北京證券交易所來了。
9月2日晚間,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的致辭中宣布,將繼續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
北京證券交易所有效服務專精特新
證監會在答記者問中表示,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是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舉措,將著力打造符合中國國情、有效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資本市場專業化發展平臺,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主要思路是,嚴格遵循《證券法》,按照分步實施、循序漸進的原則,總體平移精選層各項基礎制度,堅持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由創新層公司產生,維持新三板基礎層、創新層與北京證券交易所“層層遞進”的市場結構,同步試點證券發行注冊制。
證監會透露,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主要思路是:嚴格遵循證券法,按照分步實施、循序漸進的原則,總體平移精選層各項基礎制度,堅持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由創新層公司產生,維持新三板基礎層、創新層與北京證券交易所“層層遞進”的市場結構,同步試點證券發行注冊制。
北京證券交易所的建設將重點把握好以下原則:
一是堅守“一個定位”。北京證券交易所將牢牢堅持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尊重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規律和成長階段,提升制度包容性和精準性。
二是處理好“兩個關系”。其一是北京證券交易所與滬深交易所、區域性股權市場堅持錯位發展與互聯互通,發揮好轉板上市功能;其二是北京證券交易所與新三板現有創新層、基礎層堅持統籌協調與制度聯動,維護市場結構平衡。
三是實現“三個目標”。包括構建一套契合創新型中小企業特點的,涵蓋發行上市、交易、退市、持續監管、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的基礎制度安排,補足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普惠金融的短板;暢通北京證券交易所在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紐帶作用,形成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成長路徑;培育一批“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形成創新創業熱情高漲、合格投資者踴躍參與、中介機構歸位盡責的良性市場生態。
據悉,下一步,證監會將指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司,加強與有關方面的協同配合,扎實細致做好北京證券交易所設立的制度規則的制訂發布、技術準備等工作,推動完善配套政策,確保這項改革平穩啟動、順利實施。
可以看出新三板創新層將是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企業的主要來源,根據北京證券交易所設立的目標——發揮在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紐帶作用;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來看,那些具備“小而美”特點的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的“小巨人”有望成為首批登陸北京證券交易的“幸運兒”。
近幾年國家先后出臺多項政策支持鼓勵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今年2月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重點支持以下領域的中小企業:
——專注于細分市場、聚焦主業、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助力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做實做強做優;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加大創新投入;
——推進工業“四基”領域或制造強國戰略明確的十大重點產業領域“補短板”和“鍛長板;
——與行業龍頭企業協同創新、產業鏈上下游協作配套,支撐產業鏈補鏈延鏈固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促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業務系統向云端遷移,并通過工業設計促進提品質和創品牌。
通過梳理政策,可以看出具有科技創新能力、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領域內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國家政策支持的重點,《通知》明確提出:“通過支持部分國家(或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強化服務水平,聚集資金、人才和技術等資源,帶動1萬家左右中小企業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支持企業加快上市步伐,加強國際合作等,進一步增強發展潛力和國際競爭能力。”
8月25日工信部網站公布《關于建議支持的第二批第一年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國家(或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名單的公示》對外公示“建議支持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第二批第一年)”和“建議支持的國家(或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名單(第二批第一年)”企業名單。
其中“建議支持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第二批第一年)”名單公示企業共計656家;通過初步梳理656家企業,博思遠略發現這些企業大部分所處行業屬于“硬科技”類的實體經濟領域,在各自細分技術領域具有突出的科技創新能力,發展潛力巨大,具備直接融資上市的相關條件。
這656家具備專、精、特、新鮮明特色的創新型中小企業中有能否產生第一批登陸北京證券交易所的“幸運兒”,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上海證券報、博思遠略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