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行業觀察 | 生產成本價格的飆升,對時尚產業的影響有多大?

發布時間:2021-09-17  閱讀數:7803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新一輪疫情的爆發將進一步擠壓全球供應鏈并增加時尚企業的生產成本。這些不可抗的“黑天鵝”事件,不僅增加了今年下半年及明年全球時尚消費市場發展的不確定性,還讓時尚企業們面臨著更大的成本壓力。雖然這些挑戰無法預測和徹底解決,但企業們仍需根據市場變化,更加靈活地調整策略和提高自己的抗壓能力。


時尚產業因其全球化分工明確的特點,而更加容易受到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如疫情導致的全球產能下降、航運成本激增、原料價格上漲等等這些問題就對其產生了重要影響。消費需求已經回升,但時尚產業內部的供應鏈卻仍未恢復至疫前水平,這種不確定性又將對時尚產業產生怎樣的影響?


在一個高度全球化的背景下,生產供應鏈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對時尚產業產生致命的打擊。


自全球貿易在去年第二季度開始迎來復蘇之后,服裝制造業的全球采購成本就持續攀升。從最源頭的原料、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到航運成本的一路飆升,再到各主要服裝鞋帽生產大國因疫情反復所導致的產能不足,時尚產業正面臨著供需不平衡的發展困局。


圖片

全球多個港口都發生了“堵船”現象

尤其是在全球市場消費需求迅速回升以及年底消費旺季即將到來的背景下,如果生產供應鏈中的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就意味著許多時尚品牌可能會錯過一年中最重要的銷售節點。因此解決或者在一定程度緩解這些問題,已經十分緊迫。那么這情況將持續多久?其后續影響會如何?時尚產業的參與者們又將如何應對?
圖片

在八月份,作為全球第四大紡織出口國的越南,在嚴峻的疫情形勢下采取了迄今為止最為嚴厲的防疫措施,許多服裝制鞋工廠被迫停工。越南紡織服裝業協會在 8 月 4 日發表的聲明中指出,占越南紡織服裝行業出口總額 62% 的工廠企業不得不停產。這種情況讓在越南設立了代工廠的國際品牌陷入了困境。

Adidas 在近期表示,其越南代工廠自 8 月份以來就一直處在停工狀態,預計損失將可能高達 6 億美元。所以在產品產能跟不上市場強勁需求的背景下,公司可能會考慮通過漲價來彌補損失。對于銷售增速持續放緩的 Adidas 來說,占其全球產能 28% 的越南代工廠被迫停工,無疑是一件雪上加霜的事情。

和 Adidas 一樣,Nike 也十分依賴于越南的生產能力。據分析數據顯示,Nike 有 51% 的運動鞋和 30% 的服裝產自越南,在越南國內共有兩百多合作企業。然而自 7 月份以來,多家 Nike 越南代工廠已相繼進入了停工狀態,每月減少的運動鞋產量將近 4000 萬雙。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甚至發布警告說,越南產的 Nike 運動鞋可能會很快就宣告告罄。

圖片
Nike 有 51% 的運動鞋和 30% 的服裝產自越南

三分之一產能來自越南的 Lululemon 則表示,公司正在盡可能地將生產轉移到越南以外的其他地方,并將優先生產秋季新品,以緩解因生產停滯所導致的供應鏈問題。美國快時尚品牌 Urban Outfitters 更是直接向媒體表示,“公司在越南的代工廠已經完全關閉,目前最大的擔憂是拿不到貨,這不是時間問題也不是金錢問題”,同樣的情況也在 Abercrombie & Fitch 身上發生著。

圖片
lululemon

有分析指出,越南供應鏈的中斷,對美國品牌的沖擊最大。據越南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到七月份,越南對美國的出口規模高達 536 億美元,美國已經大大超過中國和歐盟,成為越南的第一大進口國。所以在八月份,以 Nike、Gap 等品牌為代表的美國服裝和鞋類協會 (AAFA) 發表了公開聯合信,要求美國總統拜登總統加快向越南和其他伙伴國家提供疫苗援助。協會表示如果越南以及東南亞供應鏈遲遲不能恢復,將對全球服裝制造業甚至是美國經濟造成重大影響。

面對短時間內仍無法恢復的越南供應鏈,部分美國品牌已經被迫重新調整自己的生產供應鏈,其中包括把部分產業鏈重新遷回中國。近年來受到國際政治貿易摩擦和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響,許多國際品牌尤其是美國品牌都開始將自己的產業鏈從中國轉移至越南等東南亞國家。

然而目前這種情況正在發生逆轉,比如旗下擁有 Cat、Hush Puppies、Merrell 等知名鞋履品牌的美國鞋履制造商 Wolverine 集團就宣布將部分產能重新遷回到中國,以應對越南供應鏈的不穩定性和產能不足的風險。

圖片
Wolverine 集團

因疫情而發生的這種產業再轉移,或將讓中國服裝制造商重新提高自己在國際品牌總產能中的比重。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外經所研究員楊長湧認為,8 月份海外實體經濟繼續呈恢復態勢,全球加工制造業中心之一的東南亞地區疫情形勢較為嚴峻,一定程度上將讓中國出口替代效應得以延續。

在疫情控制穩定的中國市場中,這種替代效應顯然是本土服裝制造企業的新機會,但我們仍需注意的是,產業的再轉移只是一種暫時性的現象,當東南亞地區疫情趨于穩定之后,在勞動力成本和貿易因素的驅動,供應鏈可能還會再次發生轉移。另外,東南亞供應鏈的不穩定將影響全球紡織原料的產能,從而令品牌生產成本進一步增加,而這種成本增加所帶來的漲價潮,最終將需要消費者來進行買單。

然而中國因境外輸入病例而引起的局部疫情爆發,也讓時尚企業們的“產業鏈再轉移”充滿著不確定性。

近日,福建莆田新一輪疫情的爆發已經使當地的制鞋工廠全部停業,所有工人都進行了居家隔離。作為中國“制鞋之都”的莆田,和越南十分相似,都是多個國際品牌的主要代工產地之一。但受到中美貿易摩擦和疫情影響,莆田制鞋業的出口額自去年以來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在疫情防控之下,生產停滯、工人隔離、發貨延遲以及快遞物流暫停,都會對制鞋廠原有訂單的交貨時間以及出貨量產生影響。因此本輪疫情對于莆田的制鞋產業以及來說,將是一次巨大的挑戰。

圖片
莆田制鞋業占據全國成品鞋產量的近 10%

越南以及東南亞其他國家生產供應鏈的中斷,只是全球紡織供應鏈充滿不穩定性的一個縮影。事實上,德爾塔變異毒株的快速蔓延已經對全球紡織原料供應鏈產生了影響,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一路飆升的紡織原料價格。

圖片
棉花原料價格一直在上漲

旨在反映國際棉花市場現貨價格水平的 Cotlook A 指數就顯示,棉花價格在今年七月份的時候為每磅 97.70 美分,比往年平均指數水平高出近 43%。Cotton Incorporated 的高級經濟學家 Jon Devine 表示,該指數在八月初的時候就打破了 2018 年6月份的記錄,首次突破 1 美元,而在疫情前的 2019 年 7 月同期,該指數僅為每磅 75.54 美分。

而在紗線方面,Cotlook 七月份的紗線指數平均價格為 150.54美元,而 2019 年 7 月的價格則為 122.75,紗線價格同樣上漲迅速。

圖片
紡織成本價格上升趨勢

Jon Devine 說到:“自去年 4 月創下價格低點以來,紗線價格已經明顯上漲,甚至超過了纖維價格的上漲幅度?!?/span>

另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自今年 6 月下旬以來,棉花價格就開啟了上漲趨勢,至今累計漲幅超 15%。截止 8 月 16 日,江蘇、浙江等地區棉花現貨價格已攀升至 18100 元每噸上方。

另據中國棉花協會棉花物流分會對全國棉花交易市場 18 個省市的 154 家棉花交割和監管倉庫的調查數據顯示,7 月底全國棉花周轉庫存總量約 173.1 萬噸,環比下降 46.8 萬噸,降幅較上月有所擴大,并且仍低于去年同期的 26.07 萬噸。因此預計下半年的棉花價格將保持上漲態勢。此外,國內的羊毛價格也創下歷年新高,中國濮院 28 支仿羊絨市場價格在7月初就突破 32000 元每噸的大關。預計在下半年,中國強勁的紡織需求將繼續拉動羊毛價格的上漲。

而在全球羊毛主產區澳大利亞,其目前也面臨著一定程度的減產風險。澳大利亞羊毛生產預測委員會 Russell Pattinson 表示,由于澳洲羊群的數量仍處于歷史低位,在短期內澳洲的羊毛產量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圖片
澳洲羊毛產量具有一定的下降風險

棉花、羊毛的全球產量相比疫情前,都有所下降,然而在經濟復蘇以及消費需求增長的帶動下,這些紡織原料卻開始受到了供需關系不平衡的影響,原料價格因此不斷上漲,而這最終將給時尚企業帶來成本壓力。

Jon Devine 認為,“展望 2021 年剩下的時間和明年的全球經濟,強勁增長仍將是主旋律。但疫情的反復無常卻是最大的風險來源,因為它已經導致幾個主要服裝制造國的工廠關閉。如果它持續對全球紡織原料供應造成影響,那么將會對紡織原料需求和棉花價格構成壓力,時尚品牌們也因此增加成本?!?/span>
圖片

除了產業鏈上游的成本價格上漲,航運價格的飆升同樣對下半年時尚產業的發展走勢帶來了下行風險。

據貨運代理公司 Flexport提供的數據顯示,如今一個 40 英尺集裝箱從亞洲到美國西海岸的運輸成本已經從 2019 年 7 月份的 1600~2100 美元飆升至如今的 21000~23000 美元,漲幅達到驚人的 1200%;而從亞洲到北歐的成本則從疫情前的 1400~1900 美元上升到15000~20000 美元之間,最高漲幅達到 971%。

圖片
海運價格成本一直在飆升

Flexport 執行副總裁兼全球空運負責人 Neel Jones Shah 對此向 WWD 表示,如今海上運輸的成本已經達到疫情前的 10 到 12 倍,未來這一數字還將呈指數級的增長。

業內人士指出,導致海運成本價格飆升的主要原因是供需關系的失衡。

首先,全球各大港口的擁堵讓海上運輸的效率被大幅削減。今年年初,洛杉磯和長灘的兩個港口就開始排起長隊,多達 40 多艘的巨型貨輪在港口排隊等待卸貨。截至目前,仍有許多貨輪停泊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圣佩德羅灣等待駛入港口;三月份,長賜號(Ever Given)在蘇伊士運河長達一周的擱淺,更是直接導致了歐亞之間的數百艘貨輪延誤;中國第二繁忙的寧波港,則因為境外輸入病例的影響而關閉了一周,這讓 50 多艘貨輪無法進港卸貨;上海港也因為蘇伊士運河的“蝴蝶效應”而受到波及。

圖片
擱淺于蘇伊士運河的 Ever Given 貨輪

從上海、寧波到中國香港,再到美國西海岸以及鹿特丹,全球多個重要港口都出現了堵船現象。業內人士表示,港口擁堵的主要原因是市場消費需求的持續增長,但海外部分市場卻因為疫情而持續進入封城狀態,這導致了一些客戶不能及時提貨的情況,貨物進庫、出庫的效率降低,貨物大量堆積港口也導致了更多的貨輪排隊等待卸貨;另外相較于自動化水平高的中國港口,一些海外樞紐港長期的效率低下,船期混亂,港口容量不足等隱患也在疫情之后集中爆發出來,這近一步加劇了全球海運的堵船現象。

港口工人短缺以及各地防疫措施的收緊進一步加劇了港口貨物處理效率的低下。

如果港口無法提高卸貨效率的話,那么航運公司投入更多的貨輪也只能是徒勞,這只會讓更多的船堵在港口。此外大量集裝箱因卸貨能力不足,而被閑置在配送中心或港口倉庫,這大量降低了其循環使用的效率。據丹麥咨詢公司 Seaintelligence 的最新報告顯示,由于許多國際港口嚴重擁堵的影響,全球各地的船期可靠性全年都相當差。在亞洲至北美西海岸的堵船高峰期,延誤一周或半個月以上的船只數量高于 2015 年美國西海岸勞資糾紛最嚴重時的數量。

由于集裝箱大量堆積在港口,排隊等待上船出港,這期間所產生的滯期費、擁堵費、堆場費等額外費用都十分高昂,這也進一步推高了航運成本的增加。在港口周轉效率低下、擁堵現象加劇、災害天氣頻發以及疫情封鎖等多重影響疊加下,全球海運的運力已經無法滿足市場強勁恢復的需求。

而且更為緊迫的是,年底的圣誕消費旺季即將到來,如果航運成本問題和港口擁堵問題得不到解決,那么許多時尚品牌將可能錯過這一重要的銷售節點。
圖片

從短期來看,供應鏈以及海運成本這兩個問題依舊無法得到徹底解決,這也意味著時尚產業的生產成本將持續增加。

在此背景下,品牌們只能依靠更加靈活的措施來應對挑戰。在供應鏈方面,除了暫時轉移供應鏈至疫苗接種率較高的地區如中國之外,品牌們也似乎沒有別的辦法。但轉移產業鏈也意味時尚企業在勞動力成本、運輸物流成本上面會付出更多代價,所以這并不是一個長期可行的辦法。只有等待那些發展中國家的疫情發展趨于穩定之后,供應鏈問題才能夠得到根本上的解決。

圖片
疫情使全球紡織產業鏈被迫中斷,許多東南亞訂單重新轉向中國,今年上半年中國的服裝外貿訂單大幅增加

在貨運方面,部分企業也被迫選擇價格更高的空運方式來緩解貨物運不出去的問題,從而盡可能準時地將貨物送到跨境電商用戶的手上。但值得注意的是,當下的航空運輸和海運一樣,都面臨著機場擁堵、航線減少、疫情防控收緊、運力不足和價格表高企不下等問題。

Flexport 執行副總裁兼全球空運負責人 Neel Jones Shah 向 WWD 表示,空運成本價格的上漲預計會持續到明年上半年,但這取決于亞太地區國家防疫措施的變化情況。

此外年底銷售旺季的即將到來,也迫使許多時尚企業開始反思自己的產業布局策略——在新形勢下,它們開始思考如此依賴中國、東南亞地區的生產鏈是否還具有優勢性。許多企業已經在考慮將全球化變成區域化,即將產業鏈轉移到離企業更近的地方,雖然勞動力成本會因此增加,但供應鏈中斷、貨運成本卻可以大幅降低。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新一輪疫情的爆發將進一步擠壓全球供應鏈并增加時尚企業的生產成本。這些不可抗的“黑天鵝”事件,不僅增加了今年下半年及明年全球時尚消費市場發展的不確定性,還讓時尚企業們面臨著更大的成本壓力。雖然這些挑戰無法預測和徹底解決,但企業們仍需根據市場變化,更加靈活地調整策略和提高自己的抗壓能力。

來源:WWD國際時尚特訊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