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濮院,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羊毛衫,作為全球最大的羊毛衫集散基地,濮院的毛衫產業正帶動著當地、周邊乃至全國各地的人富了起來。

今天《共同富裕我的故事》小編要給大家講的就是濮院毛衫市場里的兩代人,如何通過這個產業實現了共同富裕。
“像這種顏色比較靚麗一點,款式也相當不錯,是今年最流行的品類”,在濮院世博原創中心的一個展廳里,浙江千圣禧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建根正在展示他們今年推出的毛衫新款。

說起自家的毛衫,陳建根很自信,今年他們公司一共推出了上百個款式的毛衫產品,預計銷量能達到20萬件以上,銷售額將超過2000萬元。這是30年前的陳建根做夢也想不到的。
陳建根說:“當時我是做泥水工的,在外面做風吹雨打,相當辛苦。特別是冬天和夏天,一天就賺一塊多,如果說能夠到室內工作,哪怕再辛苦,幸福感也比較強。”
從1976年濮院彈花生產合作社生產出第一件羊毛衫,小鎮周邊做羊毛衫的小作坊如雨后春筍不斷冒出來。到了1988年,陳建根已是20來歲的小伙子。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姑媽家里有一臺閑置的橫機,一個創業的念頭在他的腦子里閃過。
“姑媽跟我說,你出來干,機器你拿去用好了,沒錢我幫你去想辦法借,借一箱毛紗的錢,如果賠了就沒了,也就是一箱毛紗的錢”,陳建根說。

在當時一箱毛紗要兩千塊錢,相當于陳建根做泥水工四五年的收入。看到姑媽那么支持自己,他也很受鼓舞,所以就找來了朋友教自己,又用借來的錢買了半箱毛紗,在姑媽家的一間平房里,他開始了創業。
陳建根一邊讓別人教,一邊自己做,一個星期下來,半箱紗也做完了。但是當時的濮院還沒有正規的毛衫市場,大家做出來的毛衫一般都是搬到馬路邊擺攤售賣。所有的毛衫放在一起,競爭自然也大,陳建根腦子很活,他另辟蹊徑,自己想出了個不一樣的銷售方式。

“晚上約了兩個跟我年齡差不多的朋友,把女士的羊毛衫穿在里面,外面裹個大衣,人家看不見的,一家一家去敲門,門敲開就問羊毛衫要不要,一聽東北口音、外地口音就知道他們,因為小鎮上沒有其他產業的,基本都是來買毛衣,采購毛衣的。” 陳建根說。靠著這樣的辦法,他很快就把所有的毛衫全部賣光了,一算賬,刨除成本,第一個星期就掙到了三百多塊錢,他全部投入到了接下去的生產當中。

“一年下來掙了幾千塊錢,估計上萬的,萬元戶,當時八幾年萬元戶已經不得了了,我第一年就變成萬元戶了。”陳建根說,到了1990年以后,濮院的毛衫產業更是以一種意想不到的速度大跨步前進。1991年,陳建根在鎮上老汽車站附近租了3間兩層樓的房子做廠房,搬遷到了這里。

1992年,濮院羊毛衫市場醞釀向國道南側發展。到1993年竣工時,有100多間門面,陳建根又以3000元的價格買了一間,成了最早一批在市場里開店的人。陳建根說:“來零售的人多得不得了,車子在國道邊,從這頭到那頭,望不到底的,每天僅零售不用批發,一個月就能把這個門面的錢賺回來。”

1999年,濮院又在市場的基礎上建立濮院針織產業園,形成市場引領,產業園區支撐的發展格局,陳建根又成了第一個入駐園區的企業。隨后又注冊了現在的千圣禧公司,在全國100多家大型商廈都設有專柜。

▲如今的濮院針織產業園
2011年開始,他還嘗試將羊毛衫掛到互聯網上銷售,開起了天貓店,也給其他網上平臺供貨,成了濮院最早一批“觸網”的毛衫人。正是有著許許多多像陳建根一樣創業者的帶領,濮院的毛衫產業每年都在發生質的變化。
2020年濮院毛衫市場整體營業額1089.89億元,物流園區年貨運量達到52萬多噸,區域快遞量2500萬件,保持著較高年增長率。而其中線上成交額超400億元,并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擴大。

憑借貨源多、物流快、供應鏈完備、直播氛圍濃厚等優勢,濮院吸引了一批批網紅主播、一家家直播機構、一個個直播產業帶扎根此地創業發展。直播產業的蓬勃發展,也有力推動了網絡零售市場發展持續向好,市場規模再創新高。

“我們家是包郵,在送什么運費險?七天無理由退換貨,你們都是零風險。”在毛衫創新園嘉興鐵朗威服飾有限公司的直播間,公司老板向斌就是在陳建根的介紹下,來到了濮院做服裝生意的。并且成功入駐了濮院毛衫創新園,從個體經營戶,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家男裝生產企業。

今年四月份開始,也是在陳建根的建議下,他招來了兩位主播,開始搞起線上帶貨,平均一場直播就能賣出5萬元左右的服裝。線上銷售占到了公司總銷售額的30%。
嘉興鐵朗威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向斌說:“我們現在是一個直播間,但是我們計劃在今年做到3-4個直播間,招引一些主播過來,我們計劃在年內達到總銷額的50%-60%”。

這兩年,濮院著力強化5G應用,積極發展新零售,打造數字化市場,進一步深化制造集群數字化融合,培育智能制造等新模式,培育并引進了一批新時尚產業數字化生產項目,積極探索數字時代背景下,共同富裕的新路徑。
來源:禾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