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2022春夏上海時裝周以“未來見(建)設者”為主題,正式啟幕。
上海時裝周組委會副秘書長呂曉磊女士
自2015年上海時裝周打造時尚訂貨季以來,《華麗志》連續十季作為 MODE上海服裝服飾展的首席合作媒體,以及上海時裝周的核心媒體合作伙伴,實地深入中國設計師產業最活躍的一線展會、showroom、論壇及各項活動。
六年時間過去了,今天,中國和海外的許多知名品牌都在上海時裝周期間舉辦重要活動,以借力上海時裝周在全國、乃至全球不斷增長的影響力。“扶持中國設計力量”、“亞洲最大訂貨季”、“全球新品首發平臺” ... 已經成為上海時裝周最亮眼的標簽。
在這次與《華麗志》長達一個半小時的對話中,圍繞著以下三個問題,呂曉磊女士與我們深度分享了她對于上海時裝周和中國時尚產業的最新思考:
-
什么樣的設計師才能走得更穩更遠?
-
一個時裝周如何成功打造訂貨生態?
-
上海時裝周的下一個戰略重點是什么?
“踏實的設計師,才能走得更穩更遠”
中國設計師品牌的快速崛起,無疑是成為中國時尚產業蓬勃發展最具代表的縮影。
值得注意的是,本季上海時裝周打破了以往由成熟商業品牌開幕的慣例,由獨立設計師品牌 MASHAMA 作為開場秀的主角。
Masha Ma 生于北京,16歲遠赴英國倫敦,考入中央圣馬丁藝術設計學院,當時她是女裝系唯一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2009年,她創立了同名品牌 MASHAMA,2012年正式受邀加入巴黎時裝周官方日程,成為首位登上巴黎時裝周官方日程的最年輕中國設計師。
過去十幾年來,中國設計師品牌在創意引領度和商業成熟度等方面快速成長,更多的新生設計力量持續涌現,而始創于2003年的上海時裝周是這個進程最好的見證者和推動者之一。
MASHAMA 2022春夏系列
根據《華麗志》去年10月和今年4月在 MODE上海服裝服飾展現場搜集的數據,疫情之后,消費回流刺激中國設計師品牌銷售的整體增長。去年開始,參展的品牌中有四成是首次參展,且都是本土設計師品牌。今年4月的展會上多個參展品牌現場收獲的訂單都有明顯增長,其中 Nikita cai 訂單量增加了300%、Byarn 訂單量增加了60%、CELF IDENTITY 訂單量增加了超50%、HáN Lù Lù 訂單量則增加了30%。
此外,除了像 Masha Ma這樣以服裝設計科班出身的設計師,在今天的上海時裝周還能看到背景更多元的設計師,比如出身服裝世家的年輕設計師、非服裝專業出身的跨界設計師等等。
通過與他們的交流,呂曉磊在采訪中感慨:“近幾年我強烈感受到了年輕人的設計活力。他們有各種各樣的表達方式,尋找到能和自己產生共鳴的消費者,這是很多傳統品牌欠缺思考的。”
在談到商業品牌與新銳設計師合作時,呂曉磊特別向我們提到了一個商業品牌與新銳設計師的深度合作案例:
本季時裝周閉幕大秀中,在香港上市的中國男裝品牌 —— 利郎 LILANZ(中國利郎有限公司,股份代號:HK1234)旗下的LESS IS MORE,將與獨立設計師品牌 CONSISTENCE 的兩位設計師 Tien Lu(呂典霖)和方芳合作發布新品。
利郎 LESS IS MORE x Tien & Fang
呂曉磊認為利郎這樣的案例頗具參考意義:“我們看到很多成熟的品牌,他們正在嘗試觸達更多年輕人,從創意設計上做轉型。比如利郎,讓我出乎意料。在與他們的溝通中,我感受到他們真正想要通過創意設計去引導他們以往的客群。這是品牌需要做出巨大努力,才能真正轉化為具有商業價值的案例。
“所以,我十分期待這樣的合作,能通過上海時裝周的平臺發布作品,引導品牌和消費群體實現更強的連接。我也希望這次的發布能夠作為一個示范,未來相信會有更多的品牌在這個方向努力。”
當問到未來什么樣的設計師品牌會走的更遠,呂曉磊堅定地回答:
“我相信踏實的設計師才能走得更穩,更遠。他們擁有比較完整的供應鏈,與消費群體有比較好的黏合度,我覺得這是品牌能有序發展的幾個基本要素。未來10年、20年,我們再回頭看,能留下的品牌肯定是那些踏實投入在自己領域的設計師?!?/span>
“亞洲最大訂貨季”成功的背后,是聚集效應+國際化
在“扶持中國原創設計”以外,“亞洲最大訂貨季”是上海時裝周另一個最鮮明的標簽。
從2015年僅4000平米的巨鹿路地下室開始,僅六年時間,MODE上海服裝服飾展就從單一展會,發展到與時堂、ONTIMESHOW、TUBE、NOT等多個訂貨會共同構成了亞洲最大原創設計品牌訂貨季?!敖衲晡覀儎倓偨y計完,展會總面積已經達到6萬平方米了。”呂曉磊感嘆道。
呂曉磊向我們回憶道:“剛剛開始做的時候我們也是懵懵懂懂的,根本沒有想過訂貨會未來會是怎樣的模式。當時很多中國設計師進不了百貨,中國也沒有完善的買手制市場。所以我們就想如何去黏合到一些開小買手店的?我相信這些店是大量存在的,但是我不知道他們在哪里。所以我們做了這樣一個模式,當時我們不收任何費用,邀請他們來參展,就是告訴行業我們要做這樣一件事情。”
MODE上海服裝服飾展場
此后的幾年,上海時裝周打造以銷定產、引領商業模式改革的買手制商貿對接平臺,并成為各大媒體、行業人士眼中名副其實的“城中盛事”。呂曉磊認為時裝周成功打造訂貨生態的背后,最重要的是以下三點:
首先,是形成“聚集”效應。
上海時裝周是聚集了中國最多年輕設計師的平臺之一,差異化、前瞻的定位形成了獨有的特色,也因此吸引到來自全國各地的showroom、品牌前來參展。這樣的“集群”效應還吸引了海外的買手,比如多年參展的英國奢侈品百貨 Harrods哈羅德百貨,本屆打造為期三天的哈羅德“蜂”會,支持中國新銳時裝人才的成長與發展。歷年參展的其他海外買手還包括:全球知名買手店 Browns、3NY、Selfridges百貨公司男裝買手、Machine-A女裝買手等。
其次,是精細化的、國際化的專業服務。
從早期依賴人力,到現在的數字化系統。上海時裝周一直都在努力把流程簡潔、快捷化。呂曉磊強調,這不是光靠一個時裝周能辦到的,而是靠每一個品牌,每一位設計師,包括受邀的海外買手都反復教育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接待、處理訂單。
據悉,在馬上開始的第14季 MODE訂貨會也將聚焦服務升級,在廣泛吸納新興獨立品牌和優質 SHOWROOM的同時,為品牌與買手對接提供更為精細化的服務。在空間布局上,本季 MODE展進行了特色區域劃分,設置“她”力綻放、“潮”不逐流、登“鋒”造季和“飾”意盎然四個專區,分別對應女裝、潮牌、個性先鋒品牌和配飾四大區域,提高訂貨效率。
MODE上海服裝服飾展
最后,才能圍繞時尚產業打造閉環的生態。
從供應鏈到零售端、從設計師到showroom、從時裝周到時尚產業、從小眾到大眾,在每季看上去周而復始的“重復”中,呂曉磊和她的團隊始終謹慎、敏感地維護和保持的這個閉環生態的平衡。
呂曉磊向我們介紹,基于后疫情特殊時期,上海時裝周從去年開始酌情砍掉了一些品牌活動,轉向更聚焦的方向。其中,童裝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品類,在上一季獲得了巨大成功。
“從來沒見過那么多童裝品牌來上海時裝周發布!”呂曉磊感嘆道,“伴隨二孩、三孩政策的放開,年輕的媽媽從更早的時期對小朋友進行時尚美育引導。這對我們來說,是為軟實力打基礎非常好的內容?!?/span>
上海時裝周 KIDS WEAR童裝發布
在本季的上海時裝周 KIDS WEAR童裝發布官方日程中的品牌包括:TYAKASHA KIDS、巴拉巴拉、SKECHERS KIDS、特步兒童、安踏兒童、PUMA KIDS等。
“上海時裝周并不局限于服裝的領域,更多的可以觸及到這個城市時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覺得這是一個城市軟實力的提升,時裝周助力城市往這樣一個方向發展,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欣喜的發展趨勢?!眳螘岳诒硎?。“我們希望各方共同助力時裝周的發展,朝著一致的方向共同輸出,共同努力把這個平臺維護好,為這個城市,也為這個產業,也為這個生態。”
重點引導設計師品牌與產業鏈資源共創
以往的時裝周的招商比較困難,但是到本季,僅僅在新天地會場的招商就有200多家品牌、企業報名。從新天地出發,上海時裝周的時尚影響力正在不斷發散,逐步覆蓋了靜安寺、西岸等更多的時尚地標區域,并推動了相關區域的時尚產業繁榮。
據上海時裝周組委會發布的官方日程顯示,從10月8日起有超過一百場男女裝、童裝、禮服新品發布,將匯集上海新天地、中國船舶館、靜安嘉里中心、靜安八佰秀等上海時尚藝術地標。據悉,針對C端消費者,上一季上海時裝周舉行的云上時裝周以直播賣貨等形式,實現了5億元銷售額。
上海時尚生活嘉年華
呂曉磊向《華麗志》透露,未來幾季,上海時裝周將基于長三角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地位,進一步聚焦在引導設計師品牌與供應鏈資源的共創,比如雙方在可持續方面的合作,就是呂曉磊及團隊努力推動促成的重點方向之一。
“現在大家經常談可持續,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讓中國的優質可持續供應鏈企業和設計師們有直接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讓他們能共創出更優質和更有設計感的產品,并直接投入市場?”
呂曉磊認為,時尚行業的可持續實踐并不僅僅停留在銷售終端的循環經濟,比如回收舊衣改造;而是應該更早關注供應鏈源頭,從材料和技術的研發階段介入,形成供應鏈前端企業與設計師的共創關系。
MODE上海服裝服飾展“有料 SPACE”
為此,從2019年開始,上海時裝周 MODE上海服裝服飾展推出特色板塊“有料 SPACE”。通過 workshop ,pop up等形式連接供應鏈企業和品牌、設計師,共創產品并直接參與到當季的訂貨會,進入市場。
“因為很多設計師總體上還沒有那么大的(訂單)量可以直接介入到(供應鏈)前端。我們其實是在做一種共創,設計師提一些想法,由企業為他們打樣,這樣設計師就能很快看到需要的面料”。
本季“有料 SPACE”還將全新推出“M SAPCE 共創聚談”將邀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開云集團、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世界自然基金會等中外機構的嘉賓代表和行業影響力人士,就可持續時尚和商業創新等議題展開探討。
MODE上海服裝服飾展“有料 SPACE”
7月19日,經國務院批準,上海等五座城市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與此同時,時尚消費品產業建設更被首次列入支撐未來上海發展的六大重點產業之一。
作為上海城市軟實力建設的重要內容,上海時裝周正在成為上海一張亮麗的“時尚封面”和“城市時尚會客廳”。
過去二十年一直與上海時裝周相伴的呂曉磊感慨道:“為區域經濟帶來繁榮,這是我們希望通過時裝周達到的目標,這個目標現在真的實現了!”
附錄:2022春夏上海時裝周官方日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