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 |
其實1954年的《薩布麗娜》(Sabrina)才是真正讓紀梵希與赫本結緣的電影,當時都還只有二十出頭的兩個年輕人不期而遇。剛剛拍攝完的《羅馬假日》(Roman Holiday 1953)還未公映,赫本仍算是好萊塢的無人知曉的小配角,而紀梵希也才創立品牌1年左右。當紀梵希得知赫本小姐要來他的工作室為的電影挑選服裝時,他甚至誤以為是凱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而激動萬分。未想到如約而至的卻是位不知名的妙齡女子,失望之余紀梵希因在籌備新系列而婉言拒絕了為赫本設計服裝,而聰慧的赫本并未悻悻而去,轉而要求看看紀梵希以往的設計,幾番試身后兩人都因紀梵希設計與赫本的契合而分外驚喜,緣分也就此注定。
紀梵希為赫本量身打造的削肩系帶裙裝,有效的遮蔽了赫本過分消瘦的鎖骨,突出了她的曼妙腰身,也讓赫本展現出更為成熟高雅的一面。這條被紀梵希命名為“薩布麗娜露肩裙”的簡約洋裝,因電影的上映而成為廣受歡迎的時裝款式,擴大了品牌聲譽。電影中紀梵希為赫本設計的造型,給予了赫本不同于以往的全新面貌,也是成就日后“奧黛麗.赫本風格”的開端。
《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 1956)之后,奧黛麗.赫本又接拍了《滑稽面孔》(Funny Face 1957),紀梵希也再次與赫本合作。這部電影可謂為赫本量身定制,講述了一位平凡女子如何被發掘成為時尚寵兒。影片中赫本身著黑色洋裝,搭配輕巧的平底鞋和恰到好處的優雅帽飾,手拿彩色氣球的場面讓人過目不忘。還有火車站的攜著手提箱和小寵物的毛料套裝造型、身著火紅禮服從盧浮宮寬階梯飄然而下的場景……這部電影不僅鼓舞影響了一代的服裝設計師,更奠定了赫本“時尚ICON”的地位,1957年電影上映當年她就躋身于紐約時裝協會推選的全球十大最迷人女性之列,并在此后幾乎每年都出現在時尚媒體最佳著裝的名單中。而紀梵希也因對赫本的成功打造,引來了如溫莎公爵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及摩納哥的格蕾絲王妃這樣最顯赫優雅的時尚女性們穿著他的設計,奠定了紀梵希品牌在時裝界不可撼動的地位。
本文摘自《VOGUE時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