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條名為#拉夏貝爾被申請破產清算#上了微博熱搜第一的位置。11月22日晚間,新疆拉夏貝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拉夏貝爾”)發布公告稱,公司債權人嘉興誠欣制衣有限公司、海寧紅樹林服飾有限公司、浙江中大新佳貿易有限公司(上述三方合稱“申請人”)向法院遞交了《破產申請書》,申請對拉夏貝爾進行破產清算。公司未收到法院有關本次破產清算的任何裁定,本次債權人申請公司破產清算存在非常大的不確定性。11月23日,*ST拉夏繼續下跌,最新市值僅8.68億元。

熱搜#拉夏貝爾被申請破產清算#
LADY OL注意到,拉夏貝爾的困境并不是突如其來,早在2019年就出現征兆。
于此同時,快時尚品牌的不斷興起與沒落也在提醒著服裝行業從事者,如何抓住時尚風潮延長品牌壽命值得所有人深思。
被申請破產清算或將告別A股
11月22日,拉夏貝爾發布關于被債權人申請破產清算的提示性公告。
據公告,公司從烏魯木齊市新市區人民法院獲悉,債權人嘉興誠欣制衣有限公司(下稱“嘉興誠欣”)、海寧紅樹林服飾有限公司(下稱“紅樹林”)、浙江中大新佳貿易有限公司(下稱“中大新佳”)均向法院遞交了《破產申請書》,申請對拉夏貝爾進行破產清算。

拉夏貝爾相關公告
公告顯示,申請人認為拉夏貝爾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并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因此向法院提出對拉夏貝爾進行破產清算的申請。
三家債權人與拉夏貝爾分別存在承攬合同糾紛、買賣合同糾紛、加工合同糾紛,嘉興誠欣未公布與拉夏貝爾具體的債務金額,拉夏貝爾應向紅樹林支付722.16萬元、向中大新佳支付共計支付497.49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若最終法院受理公司破產清算申請且公司被法院宣告破產,公司A股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然而,拉夏貝爾認為,三位申請人的請求不符合相關法律程序,并將及時向法院提交破產清算的異議申請。同時,拉夏貝爾表示,未收到法院有關本次破產清算的任何裁定,本次債權人申請公司破產清算存在非常大的不確定性。
業績連年下滑,從“中國版Zara”到“披星戴帽”
拉夏貝爾成立于1998年,定位于大眾消費市場的多品牌、全渠道運營的時裝集團。因零售網點眾多,拉夏貝爾曾被稱為“能繞地球一圈”,也有著“中國版Zara”的美譽。數據顯示,拉夏貝爾2015年年底網點總數為7893家,2018年6月底增至9674家,增長幅度為22.6%。然而,截至2021年6月30日,拉夏貝爾共有427個線下經營網點,其中,直營零售網點數量為242個,加盟/聯營零售網點數量為185個。這些年,拉夏貝爾經歷了什么?
在股票市場上,拉夏貝爾一度風光無限。2014年赴港上市,2017年9月在上交所掛牌,成為國內首家“A+H”股上市的服裝公司。成立之初,拉夏貝爾一路高歌猛進。2012年至2017年,結合不斷推出新品牌拓展的需要,公司采取“多品牌、直營為主”的業務發展策略,開始了擴張的步伐。品牌陣營從起初的3個拓展到了20多個,涵蓋女裝、男裝和童裝。
2017年,拉夏貝爾A股上市,其在招股書中曾極力論證“融資-擴張”將帶來業績持續增長,正如它此前所做的。當年,拉夏貝爾門店數量在同類休閑服飾品牌中名列榜首,“中國ZARA”呼之欲出。
但成功上市后的第一個季度(2017年第四季度),拉夏貝爾的業績即刻“變臉”,出現異常下滑。與之相伴的,是公司迅速收縮的門店數量。
上市后的這幾年間,公司業績持續虧損,門店數量更是從2017年底的9448個,銳減至的427個(截至2021年6月30日)。
2018至2019年,根據市場環境變化及公司自身實際情況,拉夏貝爾開始聚焦以女裝品牌為核心的品牌差異化發展方向,并調整線下低效門店。數據顯示,2018年拉夏貝爾凈利潤為-1.6億元。2019年,在營業收入下降24.66%的同時,拉夏貝爾凈虧損高達21.66億元。此外,隨著經營業績不斷下滑,拉夏貝爾的資金壓力也越來越大。2017年至2019年,其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8.31%、59.01%和85.59%。
2020年7月1日,因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拉夏貝爾“披星戴帽”,股票簡稱由“拉夏貝爾”變更為“*ST拉夏”。
快時尚品牌如何求生存?
門店關閉、業績虧損、負債壓身,拉夏貝爾也在想出路。
2020年9月,拉夏貝爾發布公告稱,把線上業務調整為“品牌授權+運營服務”的新模式,采取“輕資產”的運營模式,并計劃將旗下品牌系列商標分別授權給供應商、經銷商及代理運營商等,把線上業務的運營管理交由專業的品牌運營公司代為運營。授權品牌包含公司旗下全品牌,首先聚焦女裝品類的授權業務,后續根據業務進展情況逐步拓展男裝、童裝、家居等其他品類。
對于轉換線上業務模式的原因,拉夏貝爾表示,公司線上業務起步時間較晚,前期曾采取代理運營方式,現階段受運營經驗不足及缺乏精細化管理能力等因素影響,公司2017年至2019年線上銷售收入占整體營業收入的比例僅為13.65%、14.13%及10.65%,且始終面臨著線上流量成本逐步上升、線上業務盈利能力較弱等問題。
同時,拉夏貝爾也坦承,新模式實行后,公司線上收入將以收取授權使用費為主要來源,不再參與線上貨品的設計和采買等環節,不再承擔線上渠道庫存風險。若該線上業務模式順利推進,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若新業務模式執行不到位、相關業務資源受限及利益相關者合作意愿不強等,會導致拉夏貝爾出現線上業務拓展和經營成果不達預期的風險。
類似于拉夏貝爾的快時尚類品牌的隕落還有很多,國內的美特斯邦威、真維斯、艾格女裝;國外的GAP、H&M等都在時代風潮下慢慢沒落。
今年2月,美邦關閉了自己在杭州最大的門店。據報道,在2020年全年,美邦關店接近800家。
無獨有偶,受銷售額大幅下跌影響,在今年3月,H&M首席執行官就表示,保守估計2021年將在全球凈關店250家,而近期在中國已經關閉20家門店。
那么,這些快時尚品牌到底出了什么問題?
眾所周知,拉夏貝爾屬于快時尚品牌,那么快時尚品牌立足點就在一個“快”字上,如何“快”得住才是服裝品牌應該注意的要點。
在過去十年間,隨著國內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升級成為重要趨勢,消費者對于服裝產品的款式、設計有了更高要求,拉夏貝爾這類品牌正是抓住了這一機遇,迅速崛起。
在A股上市后開始在線下瘋狂擴張,但未能及時提升自身供應鏈管理水平,難以做到快速高效地庫存周轉。
再加上電商、直播帶貨等沖擊,進一步擠壓了拉夏貝爾這類快時尚品牌的生存空間,最終遭遇經營危機,業績逐年下滑。
在業內人士看來,快時尚品牌要想延長品牌壽命期,就必須在“快”上下功夫,把自身的品牌設計以及品牌價值跟緊時代,真正做到拓展更多創新價值點,真正的留存住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