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紡織業兩化深度融合”系列報道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紡織服裝行業小單快反、個性化定制等新模式噴涌而出,成為消費升級下的潮流和趨勢。
尤其是《紡織行業“十四五”發展綱要》按照國家“十四五”規劃要求提出,要實現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和制造能力高端化。推進產業的智能化、數字化成為紡織“十四五”的一項重要工作。
為此,要加快突出工業互聯網的引領帶動作用,支持中小企業上云,用平臺打造一批傳統產業的AI深度應用場景,推動企業開展機器換人、數字化車間、智能化工廠建設,加快實施全產業鏈工業互聯網的改造,實現產業轉型升級;通過科技研發創新驅動,推動傳統產業向內涵式發展轉變。
為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紡織服裝周刊》特推出“推進紡織業兩化深度融合”系列報道,介紹產業兩化融合現狀,剖析瓶頸所在,并分享先進經驗。

澤乾
麗仁


澤乾
孫村服飾時尚創意小鎮
“我們主要是生產Kappa,出口到歐洲。在疫情的影響之下,東南亞一些工廠的訂單都轉移到了中國。以前的大訂單是幾千件,但現在增長到幾萬件,尤其是美國訂單很多。”新力源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敏說。
“我們公司主要以生產童裝為主,年產值3000萬左右,主要出口于澳洲,現有職工160人,工人計件工資,最高月工資已突破15000元。”金貿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汪良西說。

華陽
華陽


華陽
“有繼承、有突破、有新看點。”在孫村鎮,規上服裝企業引進的智能生產吊掛系統服裝生產線都在滿負荷生產。制衣車間內,工人們正在智能吊掛流水線上有條不紊地工作著。裁剪好的布料被送上工人頭頂的吊軌系統,它們就像坐上了過山車,在空中不斷流轉到下一道工序,幾經騰挪,一件全新的衣服就出爐了。
“智能生產吊掛系統比原來傳統生產方式的效率提高了50%,以前公司接到訂單從打版設計到出廠需要半個月時間,現在只需要三到五天就可以完成了,而且服裝的產量和質量都有了明顯提升。”安徽省澤乾服飾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俞傳華說。

新力源
天云


星輝
服裝行業作為傳統制造行業的代表之一,招工、成本以及效率等問題一直制約著行業的發展。隨著服裝生產數字化技術的不斷進步,利用自動化設備進行流水作業,將有效解決服裝產業發展難題,助力服裝產業效率整體提升。近兩年來,孫村鎮規上服裝企業積極投入大量資金對廠房進行數字化改造升級,讓企業服裝生產進一步智能化,企業效能實現再提速。

澤乾
澤乾


匯龍
繁昌區孫村商會副秘書長、繁昌縣星輝針織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畢林表示,這些整套系統的投入使用,大大提升了孫村鎮服裝企業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了孫村鎮服裝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為進一步做大做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我鎮鼓勵企業積極開展技術裝備的自主化開發工作,推進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生產,構建紡織機械制造的信息管理系統,實現生產實時在線監測和自適應控制,引領產業走向高端。以有實力的龍頭企業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為試點,推廣建設智能化制造生產線和數字化工廠,建立智能化管理體系,整合供應鏈、設計、生產和銷售等環節,嘗試將‘云工廠’與電子商務相結合,實現遠程制定、異地設計、協同生產等信息化運作,減少人工依賴,降低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孫村鎮領導介紹,孫村鎮將加強“地域品牌、企業品牌、服裝品牌”三個品牌建設。
持續建設地域品牌,繼續做好服裝產業未來五年(2021-2025)規劃工作,為孫村服裝產業助畫方略;重點提升企業品牌,以樹標桿、樹典型、搞試點等方式,重點支持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創意設計等針對發展短板和薄弱環節的相關企業轉型項目,提升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力;鼓勵創建服裝品牌,通過合作創立品牌、收購國內外知名品牌、自創品牌等多種途徑加大培育服裝家紡品牌力度,聚集優勢資源擴大自主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和知名度,向產業微笑曲線的兩端延伸。
在面對“一帶一路”等重大機遇或挑戰時,該鎮提出要加快產品升級,善于抓住新的市場。加速紡織服裝行業的產業鏈升級,將產業重心從中間制造環節逐步向研發設計和銷售環節轉移,加速產品向中高端層次邁進;充分利用“一帶一路”沿線的眾多國家,尤其是東南亞、南亞、東歐和北非的發展中國家潛在的巨大需求和購買力,促進紡織服裝出口市場的多元化發展;積極開拓國內市場,研發軍裝、警服、校服、工裝等以滿足不同群體需求,從而創造新的增長點,逐漸擺脫外貿依賴。

華陽
華陽


金貿
眾所周知,孫村紡織服裝產業在資源方面所具備的三點優勢:一是服裝企業代工資源,二是產業技術優勢,三是比較完善的產業鏈條。部分企業如華陽服裝集團,在全省乃至全國紡織行業都是有影響力的,并且發展態勢較好。孫村目前呈現出“小而美”的產業發展格局,龍頭企業和骨干企業開始發揮帶頭和輻射作用。但毋庸諱言,全鎮也面臨著一些不利因素,比如創業創新動力不足、發展規劃不清晰、品牌意識不強等等。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在今后的探索發展中加以克服和解決。
星光不問趕路人,對歷史的最好紀念,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十四五”期間,孫村鎮的紡織服裝產業怎么干?如何發展?有關方面的專家開出了“良方”:
1
中國紡聯集群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流通分會副會長徐建華:孫村特色小鎮建設應以產為先,重點服務于周邊眾多企業,力爭形成集群效應;要緊緊抓住產業轉移的契機,重點培育和積極引入龍頭企業、優質項目等,打造安徽服裝金字招牌,形成“龍頭企業+骨干企業+一般企業”的合理化、良性發展結構,在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國正在構建“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持續推動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
2
中國紡聯流通分會副會長、安徽省紡織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葉梁:孫村鎮的紡織服裝產業在十四五期間,要以科技、時尚、綠色為指導思想,走特色化小鎮建設的發展路子。以華陽服裝集團為龍頭 ,帶動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做好產業鏈的完善工作。在特色小鎮的建設上,要以長三角地區成功和成熟的特色小鎮為孫村的對標。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要融入長三角,走孫村鎮自己特色的發展道路,走品牌、文化、時尚、設計創意的發展路子,把孫村鎮的特色小鎮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標桿項目。
3
原安徽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嚴立鳴:孫村應著重加強優質企業和先進技術的引入和運用,集聚力量,實現“以大帶小、相互彌補、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同時借助行業協會的資源整合力量,引領孫村紡織服裝產業的協同發展。
信息來源:蕪湖市繁昌區孫村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