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建筑史上,著名的華裔設計師貝聿銘設計了盧浮宮金字塔等代表作,讓世界嘆為觀止。那么在世界時裝界,有這樣一位著名的女設計師。她為各國政要、明星、藝術家、投資人及企業家設計的時裝,也堪稱經典,譽不絕口。她就是Grace Chen 陳野槐。作為聚焦文化娛樂、時尚消費、AI科技的投資人,我們非常關注中國時尚設計產業的崛起。中國的時尚設計Designed in China如果能在世界獲得認可,那么背后一定要有這樣優秀的人物。我們首先來介紹一下Grace Chen。中國時尚先鋒與杰出代表、美籍華裔時裝設計師。畢業于頂尖時尚設計學府紐約時裝學院FIT和北京服裝學院、科班出身的她長期在紐約、好萊塢為社會名流、明星設計和制作晚禮服。曾分別在 ZUM ZUM、HALSTON 等著名紐約品牌擔任設計師,并出任美國著名禮服品牌 Tadashi Shoji 的設計總監和中國總經理。經過 10年沉淀,Grace Chen 被用戶及媒體譽為"最懂女人的設計師",她的作品融匯中西文化精髓,能精準地理解和刻畫出每位穿著者的美與魅力。 Grace Chen 的客戶涵蓋世界各地的名流精英,包括美國脫口秀女王 Oprah Winfrey,奧斯卡影后Helen Mirren、Sarah Jessica Parker,中國女排教練郎平,著名社會活動家靳羽西,著名媒體人楊瀾,著名主持人董卿,著名影星趙雅芝、周迅、許晴、俞飛鴻、林志玲、趙麗穎等。Grace Chen 多次代表中國參與國際間文化時尚等領域的交流,包括 APFC 會議領導人服裝設計、"中美人文高層論壇"、"創意英倫盛典",巴黎時裝周、莫斯科時裝周、中歐建交 40 周年"中國時尚夜"、 《財富》雜志"最具影響力女性峰會"、紐約"中國時尚盛典"等,為推進中國時尚文化作出杰出貢獻。在國際奢侈品投資和并購市場,有一位優秀的前輩伯納德·阿諾特(Bernard Arnault)。根據咨詢公司Alacrastore的數據,他領導LVMH從1987年至今,進行了62筆收購,此外還持股74家公司。從法國的紀梵希、絲芙蘭,到西班牙的羅意威、瑞士的豪雅表,到美國的Donna Karan、Marc Jacobs和BeneFit,再到意大利的芬迪以及Emilio Pucci,通通被LVMH收入麾下。您怎么看時尚產業的優秀品牌企業?以及您怎么看時尚產業的投資和并購?G:我覺得是這樣的:我們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如果說從世界整個的版圖來看,現在提到投資并購,在整個世界的時尚產業里面,占有話語權的這些企業或者品牌可以說都是國外的,沒幾個中國的。中國近十年可能有一些,但是我們都還沒有到成功的這個階段,還待驗證是否成功。 當然目前最大的或者說最成功的肯定是LVMH集團。從時尚產業本身來說,整個西方的時裝業,它是叫做贏者通吃,就是Winner takes it all。我曾經接觸過一些LVMH集團的投資人,從中國的時尚行業角度,或者說從我作為一個時裝品牌的創始人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他們其實對中國的時尚產業、對中國的消費市場,并沒有那么了解。別看現在他們可能在中國好像非常成功,但是我堅信這一定是階段性的。 中國人買了全世界40%-50%的奢侈品,原因就是國內消費實力的增長其實超過了我們供給側的進步能力。所謂的供給側就是中國我們自身的品牌成長速度沒有跟上我們消費者成長的速度。所以大家沒辦法,只能買國外的奢侈品。因為他們的購買力已經到了這個階段,可以買得起這樣的價格或層次的商品,而我們自己的品牌又沒跟上。 我非常關注這個領域,因為GRACE CHEN品牌就是要在這個領域里一爭天下。我們要成為中國第一個真正的時尚奢侈品牌。但這不是靠并購獲得的,而是自己真正創造一個東西出來。其他中國品牌的情況我不知道,可能珠寶或者包等其它領域做出了國際品牌,但是服裝是真的沒有。服裝里GRACE CHEN的品牌,目前是可以說是唯一一個能夠和國際大牌比肩競爭的國產品牌。
第二,我們的消費者是同樣一群人,這足以說明我們與他們處于同一個市場;第三,國際大牌沒有真正理解到中國市場和中國消費者。 奢侈品和奢侈品消費者之間的關系應該是一種精神上相互依賴的關系,或者是一種精神上的連接,這個是奢侈品的本質。奢侈品不是生活必需品,我不買你我也不會死的,還能怎么樣啊?大不了我就不買嘛。 那為什么還要買呢?買的原因就是因為消費者認為這個東西滿足了他精神上的一種追求。總的來講,從整個社會心理上,目前大家買大牌的原因多半是:
這種心理,其實并不是一個奢侈品牌和它的消費者之間應有的紐帶。就很容易導致今天流行這個,我就去買這個,明天流行那個,我就去買那個。說實話,這個情況我覺得對于在中國市場上運營的西方大牌來說是一個潛在的危機。而對于中國品牌來說,這是一個理所當然的機會。我相信如果我們放遠點來看,5年10年20年,對于一個品牌來說,它能否生存最終將取決于它是否能夠真正占有它的消費者。如果情況是,現在沒有別人,只有我們,你不得不買我們,那么這個不能長久。 像服裝這種產品,其實是整個奢侈品里面最Localized(本地化)的一種商品。它必須要和本地客戶在身體上、心理上、文化背景及生活方式上很契合才可以。其實中國消費者現在買這些外國品牌的衣服,還是有很多問題的。 首先,版型就不對,其他就不要說了。我在國外那么多年,還是很了解的。生產者對消費市場的理解,在產品的創作過程當中起了決定性作用。我想應該到目前為止,除了可能春節的時候出點春節款,其實沒有一個西方大牌真正把中國消費者放在心上。 它們在設計和生產開發或者整個流程里都沒管(中國消費者),直到最后營銷的時候才來搞這么下子,你覺得這是長久之計嗎?肯定不是。這就是我對這個行業的主要看法。 我要站在一個中國品牌的創始人和中國消費者的角度來講這件事情。 從并購的角度,可能未來10年20年,或許我們中國也會出現自己的奢侈品集團。我們也會面臨同樣問題,就是我們怎么去進行并購?我們怎么從商業邏輯出發贏得競爭,或者說最大化占領市場?應該是從這些角度來判斷是否要并購,是否要收購。 當然如果說資金充足的話,也要投資。
那投資的話,他的Know how(對行業的理解)在哪里?他如何判斷哪個品牌還不錯?其實說實話,我上個月曾經有一次非常受觸動。 正好我們在上海花園辦了一個活動,就是講“奢侈品領域的投資”,有投資人和我們分享了一些見解。當時我就覺得很驚訝,因為無論是中國的投資界,還是外國的投資界,看來很多人都不太理解中國的時尚品牌市場。他們對中國消費者沒有足夠的理解,對中國品牌、對我們這些企業更是一點都不了解。一個奢侈品,或者一個高端品牌,完全不能用大眾消費品的邏輯去考量。 其實,判斷一個品牌,首先要看它是不是有自己的壁壘,它一定要有東西是別人不具備的,無論在技術上還是設計上還是營銷方式上,能夠做別人做不到的事情。在科技、醫藥、生物科技等等領域搞投資的邏輯同樣適用于時尚領域,時尚不是一個什么奇怪的東西,它也是一個產品。 你如果沒有壁壘的話,明天就會有人仿你。我對我們的品牌就很放心,因為我們有很強的壁壘,而且我們所在的這個高端時尚領域目前是一片深藍的藍海。當中國消費者開始不滿意他們現在買的這些國外品牌之后,我們將提供首選 。因為無論是在產品成熟度上,還是在對中國消費者的理解上,我們是走在最前面的。我可以很篤定地說,我們是一個非常值得投資的品牌。以上就是我對于你第一個問題的基本理解和觀點。我也想借機給大家貢獻一個我的行業insight(洞察)。 你可以這樣來想象這個行業,把衣服分級,從0到10吧。那么, Gucci,Parada, Dior這些,基本就是7-8-9。 如果這樣分的話,你可以看一下中國品牌最高的能到幾。G:10我們先說是巴黎高定吧。 其實我們不用去考慮10,10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東西,你不需要非去搞他。 我一直在想,其實全世界服裝的7-10里面,有幾乎一小半是中國人在買的,這就是我們巨大的市場空間,就看你有多大本事能夠把他搞定了。中國目前的品牌可以說很少到5的,到5就到頂了,哪怕是已經非常成功的品牌。 我們這個“得分”與品牌成不成功沒有關系,只是說它在產品層級上所占領的位置。所以你就可以看到我們現在在做一件什么樣的事情了。 萬:您剛剛講到壁壘這個詞,我想要深入問一下:您提到壁壘有技術設計,營銷方式,可否舉個例子,展開講一下GRACE CHEN有哪些是別人做不到的事情? G:我們其實有很多的壁壘,先說一個最簡單、大家都明白的。我們研究了中國人的體型,總結出了一個中國人的黃金比例,這是為什么我們所有衣服都好看的原因。我哪怕做一件T恤衫也會特別好看。大家都特別喜歡我們的T恤衫,為什么呢?因為我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一個最美的黃金比例做出來的,而這個是我們自己的科研成果。 G:對。我們最近還把男生的比例也研究出來了,我們管男生的叫小八碼。 西方的樣板技術,就是給一個人做衣服是怎么做出來的? 就是先按照你的身體做一個人模,然后用布把人模的身體包裹出想要的形狀,再把它拿下來,展開成一個平面的紙樣,再去裁剪,把它縫回去。 最后,這件衣服就和這個人模是非常吻合的,這就是做衣服的原理。 我在美國工作了15年,09年回國要做自己的品牌時傻眼了:我發現中國沒有這個人模。我們連一套現代化的標準尺寸、一個標準模型都沒有。有一套數據是60年代的,但現在的人早就長得不一樣了。到現在這個行業還沒有人去做這件事情,你說奇怪吧。那我要怎么辦? 我就不得不開始研究這個東西,研究中國人的體型,最后真的研究出來了。事實證明,我們這個小六碼非常精準。關鍵是,它在美學上有很強的代表性,根據它做出來的衣服都是好看的。 G:這是真正的創新,不僅在中國,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是,因為外國更沒有人來研究中國人的體型。 那同樣的衣服,別人怎么做都沒有我們做的好看。他拿過去把衣服拆了抄,都抄不出來這個樣子。萬:第二個問題,您在海外旅居15年之后就回國來創立GRACE CHEN這個品牌,是不是出于一種使命感?G:對,有一種使命感。我有時候甚至覺得自己太過執著于使命了。 萬:您是指,如果中國出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奢侈品品牌,那就是GRACE CHEN?G:這個是我們始終如一的目標。其實最終并不只是為了做一個品牌,還是想要“爭一口氣“。我認為中國人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中國人的這種魅力、這種美,至今不為人所知,甚至故意曲解,太讓人難受了。我們自己(中國人)也不知道,別說別人(外國人)了,別人更搞不清楚了。 這不前兩天迪奧那件事情嗎,就是很讓人生氣啊! 她擔心的不是傷害中國人的感情,她擔心的是銷售額下降。情懷這個東西,對我來說是自然而然的。因為我在為中國人的美服務,而中國人的美,或者說這種所謂人的魅力,太被輕視了。 明明中國人是很好看的,我覺得我們有我們特殊的氣質和魅力。但是我們自己也不知道,外國人也不知道,就沒人知道。外國人對中國人有刻板印象,你也不能怪人家。我們也沒有把自己弄好,沒辦法。一個基本道理就是,再渾然天成的氣質和魅力,也需要在自知的基礎上進行挖掘,進行展示。你可能聽說過,我們品牌的美學密是“靜、深、富“。”靜“是指東方人特有的嫻雅、端莊;”深“是指低調,鋒芒不露;”富“是指雍容、內外兼修的氣度。單看每一項可能覺得并不出奇,但結合在一起,就凝聚成了獨一無二的中國美。其實我的很多顧客,只要在我的幫助下找對了自己的風格,都能很輕松地get到這三個字,放到世界上去比,也是毫不遜色、甚至獨領風騷的。
我的客戶、哈佛博士著名經濟學家金刻羽女士對我感嘆說,她穿過很多國際品牌,但每次穿上 GRACE CHEN,她總會在國內外的社交場合聽到別人夸贊她的衣著和魅力。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我覺得中國作為一個有五千年文明、占全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國家,被美國這樣沒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家認為是一個亞文化、一個小眾文化,我覺得簡直莫名其妙。我還是挺有這種大國情懷的,我覺得中國文化就是世界主流。 我們是唯一可以與西方抗衡的主流文化。但我可以這么說,如果中國的時尚上不去,沒有本土的世界大牌,就永遠也成不了當代的主流文化。時尚是文化或軟實力的一個最突出的風向標、最顯著的標簽。 你搞不定這件事情,你就沒有足夠的軟實力,一定是這樣的。這個你相信我,我覺得在這一點上,我說的沒有錯。 萬:這個是對的,之前我研究LVMH,那個創始人最早是在美國做房地產的,但他是個法國人。讓他進入時尚這個產業來做投資并購的原因是:他在紐約有一次坐出租車,他就問出租車司機說你知道法國的總統是誰嗎?他說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迪奧,就是這樣來的。就像剛剛Grace講的,一個國家的時尚在全球的影響力代表這個國家文化的自信。中國會有大牌的,它其實和中國人的形象與品味互為因果。我覺得只有中國人或者說中國的品牌,被大家認為代表了美,代表了吸引力,代表了時髦,代表了品位,這種時候,中國才會有自己的大牌。 比如說,GRACE CHEN你既是一個品牌,同時還是一個中國的品牌,你去不掉這個標簽的,除非你就不告訴人家你是中國的。假如你說你是美國的,那你就要跟美國產生關系,你總要跟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產生關系。 所以你要解決你背景的問題,怎么解決這個背景的問題?萬:深圳是時尚產業城市,大規模生產時尚產業消費品的。G:對!中國每賣四件衣服,其中有一件就是深圳產的。深圳的時尚產業很厲害的。我記得有一個領導跟我說過,大家都不相信,我也覺得很驚訝。說深圳的服裝行業是所有行業里面納稅最高的,超過了高科技產業,我們都覺得怎么可能?萬:深圳生產的剛才您講的1-5分這種大眾消費類服裝?G:對,深圳很厲害啊,時尚產業也非常強。那你為什么覺得時尚之都是上海?所以如果有一天你覺得中國時尚,必須得是中國的人要時尚。跟我們的服裝產業沒有關系! 就是跟你在街上碰見的人的時尚度有關系,和你所見到的所有中國人會不穿衣服有關系!所以請萬總趕緊去告訴你們投資圈的大佬們,趕緊穿得好看一點!趕緊買衣服!趕緊把自己弄好看一點! 只有大家都好看了,我們才會有中國的大牌!真的是這樣的,讓大家去消費,別把錢都存在那,或者干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先把自己拾掇好了,真的學一學美學,我們才會有中國的時尚行業。 至少到目前為止只能是這樣子。 上海還是得益于我們以前的這個文化傳承。所以,上海的普通老百姓,哪怕是再沒錢,也都會把自己拾掇的好好的。哪像我們有些城市的人,哪怕是家纏萬貫,多少個億,90套房子,他還穿的那么難看的,人字拖。像某企業家,天天在宣傳,“我就穿200塊錢的衣服!”那我們還有什么時尚行業可言!對,建議我們今天的標題就叫作“如果大佬們都不穿得好看,中國就不會有世界大牌”! 就是這么簡單!什么時候你們都到GRACE CHEN來買衣服了,我們馬上就有個世界大牌了。 萬:第三個問題,作為投資人,我特別喜歡看到“創新”。Grace在給高級定制做數字化轉型,線上展開精密無縫的商業閉環,線下獨具優勢的極致品質與體驗。您為什么會有這種思考,為此做了哪些規劃?G:其實我們對高定這個行業,還真的是在革新上做了很多事情。說實話,從一開始我做GRACE CHEN品牌,就沒有把它當做一個傳統的高定。從第一天開始,我們的模式就跟傳統的高定不一樣了。我們其實更像一個預售制的高級時裝,因為我們把很多環節都標準化了。 傳統的高定是:你來了,然后跟個設計師或者跟個師傅,就在那兒說想要個啥,然后大家就討論一番,量一量,最后做出來一件衣服。 這種就是先沒有一個概念到底做什么,就是通過相互之間的討論,才決定做一個什么東西,最后把它做出來。那這個東西的試錯成本非常高,因為我們兩個就算說的再明白,其實還是無法鉆進別人的腦子里,最后很有可能做出來的衣服就不是你想要的。 “我那天跟你講的是這個,你也說了要給我做這個,最后怎么變成這樣了”,就跟你去剪頭發一樣,你再怎么跟Tony講,最后剪出來的永遠不是你想要的樣子。 萬:對,有的時候和發型師說修一下,結果個剪了個短的。G:對!就是這個意思。其實傳統的高定就是這樣的,不確定性很強。第一,我們把設計都做成了樣衣。我們的樣衣就是我們標準化的可靠依據。有了樣衣,你就可以把設計穿在身上去挑選款式,這樣的選擇就是非常可靠的。我從來不鼓勵為客人重新去設計一個款式。 就算我那個設計圖畫得再詳細,你心里面想象的東西我也是不知道的。最后我給你做出來的衣服需要修改的可能性是100%,然后退貨的可能性搞不好也有50%。所以,我們只會給特別熟悉、對我們有完全信任的客戶專門去設計衣服。 并不是說我不愿意給別人專門去做設計,而是用更合理的方式避免了上面這個弊端。其實大家看見的這些樣衣就相當于我們的設計圖,然后你還可以穿在身上看到底好不好看。我們就是所見即所得。你覺得好看,那就訂吧,然后按照你的身材尺寸去做,這其實是一個預售。 我們的高定在銷售這一點上已經和成衣很相似了。但它比成衣更好的是,可以完全按照你的身材來做這件衣服,然后在這個過程中改短一點,長一點,甚至是改顏色,那都沒有問題。因為最后做出來的東西是什么樣子,我們是有基本共識的。 這就是和傳統高定相比一個特別大本質的變化,所以我們基本不會被退貨,這在傳統高定行業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從來不愿意說我們是高定,盡管我們的生產模式是高定,但其他方面都比傳統高定優越很多。我們的標準就是我們的設計樣衣。作為一個參照系,無論你想改什么,至少我們知道是以樣衣為起點改的,而不是完完全全天馬行空,你不知道我在說什么,我也不知道你在說什么。 另外一個標準化就是我們那個小六碼。我們所有的樣衣都是根據小六碼體型做出來的,然后我只要對比你的體型跟這個標準體型的關系,我就知道你的衣服應該跟我的樣衣是什么關系。就是x和y之間的關系等于a和b之間的關系,“我的樣衣和我的標準人模”之間的關系就是“你的衣服和你的身體”之間的關系。我們有參照系,也有標準化,這樣一個生產模式,效率是非常高的。不夸張地說,在高級時裝領域里,GRACE CHEN的生產效率和質量效率,我覺得在全世界數一數二。而且我們是真正的高定啊,不是像很多人說自己是高定,但實際上還是在現有的號碼上,稍微給你改點長度和袖子什么的。 我們每一位客人都有自己的人模,然后每一件衣服都是完全在她的人模上定做,從胚樣到紙樣到縫紉到手工藝,這就完完全全是Dior、Armani、Chanel 歐洲高定的流程。我們的生產制作過程是100%的高級定制,但是我們的效率比他們高很多。某歐洲品牌高定做條褲子要做六個月,專門飛巴黎試了幾次,最后這位客人還把她的高定拿來讓我們給她改。 特別不靠譜,說起來還至少一萬歐元一條。這就是你問的關于我們怎么去對這個行業進行了一些數字化轉型這個問題。 我們所有的數據都在CAD里面,已經數據化了。另一個數據化轉型,是我們那個“空中花園“項目。現在大家在講元宇宙,其實我們在兩年前就已經在計劃這個空中花園。這是一個可以把我們整個品牌體系放在云端的項目,讓我們可以與全世界的消費者建立連接。可能我們還沒有能力馬上實現這個雄心,但會腳踏實地去推進。 追問:放在云端,意思是類似《我的世界》里面你放一個GRACE CHEN的花園?G:就像現我們上海的瑰絲陳花園House of Grace Chen,如果把它放到云端,除了沒辦法見面,沒辦法親自去試穿那件衣服之外,其他所有事情都可以在云端完成,所以我們把它叫空中花園。它未來不僅僅是一個零售店,而是一個我們的品牌時尚樂園。萬:第四個問題,您作為知名的設計師,您認為自己最大的優勢是什么,您和品牌最大的價值是什么?G:我覺得我們的優勢可能也就是我們品牌的最大價值:就是我所謂的高效。從我本人來說,我是一個非常看本質的人,風格啊,設計啊,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高效是對誰都有價值的。你別小看高效這個東西。 高效體現在很多方面,設計方面(高效)也是很重要,對我們客戶來說,我們的產品是高效的,我們的服務是高效的。我們的產品能夠非常精準并且迅速地滿足他生活中對服裝的要求,無論是從形象上還是場合上,等等各個方面。 因為我們的產品好,所以不用挑來挑去,費半天勁,來一下可能就搞定了,為他們節省了很多時間和錢,要不然你去買買買,搞半天也不一定買到合適的東西。 等到哪天要穿的時候又發現哪不對了。我們這種高定服務其實是對客戶來說最高效的方式。我剛才也說了,在整個生產流程、營銷流程所有的環節,我們都始終記得高效這一點。那請問高效是從哪里來的?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講,請問你做一個時尚品牌的目的是什么?你做衣服的目的是不是:這個衣服有人來穿,然后就解決了他對衣服的這種需求,無論他這個需求出于什么樣的目的。像你覺得要好看,但有一個人他就覺得,要好看但又不能太好看了。 今天下午來了一個客戶就說,我想好看可我不能比我的領導好看。有多少品牌是明白的,有多少設計師是明白的,甚至有多少媒體是明白的?他們去采訪一個設計師的時候,問的第一個問題是什么?或者問得最多的問題是什么?他們問得最多的問題是:請問你的靈感從哪里來?你的系列要表達什么? 大部分媒體都是這樣的。所以我覺得這就已經不是服裝的本質了。當然靈感也很重要,但是我的靈感,甚至我所有的東西,最終目的就是要做一件合適的衣服給人穿,我不會忘記這一點。但我們的媒體也好,包括這個行業里面很多的人,他們的目的和用戶無關,他們只關注設計師如何表達個性,標新立異。 本質的東西往往都是最明顯的,最簡單的道理。但就是沒有人去相信它,或者說是去遵循它。 只有很多中國人變好看了才會有中國品牌。我天天就講這件事情,天天見人就說這個事情。有的時候比如說走秀啊,或者說拍片,還是會有一些相對來說更加舞臺化或者藝術化的衣服。但一定是占很小的比例,我這一個系列下來40個款式,40套全新的設計,那至少有38套要拿到訂單的,這就是高效,這就是本質。我如果憑著我自己任性,隨便設計個什么沒有用的,所謂突出靈感的衣服,最終就是浪費。還有,天天有人在講可持續性。說實話,我聽了他們講的可持續性,我都覺得好笑。 很多人把廢的瓶蓋啊,塑料瓶啊,這些recycling(循環利用)的材料,費半天勁把它們做成了纖維,又織成布,總之就做成仿制面料,最后做成衣服。其實這個思路是很好的,廢物利用嘛。 但你忘了最重要的一點:你做出來的這個衣服如果沒人愿意穿的話,它又變成了垃圾。你這樣周而復始去做這些事情干什么?我就很反對什么快時尚,而且我也反對大家呼嚕呼嚕的都去搞什么環保時尚。 因為很有可能做出來的衣服沒人穿,那你前面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浪費時間,而且還浪費資源。這一點都不可持續。所以,我們的觀點很樸素,很本質:那就是一件衣服,多穿兩年、多穿五年、多穿十年,沒什么比這個更環保的,更可持續的!所以我們提倡的就是,你要是定制的話,就定制一件你穿得最多的衣服,以及你認為可以穿的時間最長的衣服。 比如說一條黑褲子,或者像我們這樣一件外套,這件外套可以穿個五年十年,那中間我可以少買好多衣服。如果所有人都這么做的話,可能本來大家一年共消費2000萬件衣服,現在只需要消費200萬件衣服,這樣是不是環保啊?這比什么都環保啊!不是嗎? 追問:可是對品牌、對投資人來說要復購啊,要營收啊。 G:那你就做好的衣服啊,做品質高、價值高,像我們這樣的衣服啊。你不要去做一大堆200塊錢一件的衣服。一件值兩萬塊錢的衣服,就相當于賣100件200塊錢。 所以為什么投資GRACE CHEN回報高,因為我們是在做應該做的本質的事情。多花點錢投高品質的東西,其實你最后反而劃算,是不是? 所有人都這樣想的話,必然環境污染就會少很多。 對投資人來說掙同樣的錢,反正財務報表一樣就行了,至于你到底多少件,那不用看,你利潤到位就好了。我們要多去做7、8、9分的衣服,不要只做那個1、2、3的。占用同樣資源,越高分的衣服越環保,越可持續。 萬:是這樣,全球認可眾多,依據消費力來劃分,大眾消費品牌還是有存在的必要的。您怎么看優衣庫? G:我覺得應該可以說,過去這10年多虧有了優衣庫吧。 其實它對提升整個中國人的服裝品味和著裝水平還是起了很大的作用。至少不用去穿那些亂七八糟的奇奇怪怪的衣服。我覺得優衣庫的品味,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 它解決了很多普通人的穿衣問題,很好啊。我的夢想是在優衣庫旁邊再開一家店,因為我覺得它還有一個領域沒有覆蓋到,就是正式著裝,中國人的正式著裝,它只管休閑的。我的夢想就在它旁邊再開家店,它在哪兒開,我就在它旁邊開,去做大家的節日和正式場合穿的衣服。這樣就齊了,就可以了。萬:第五個問題,您認為設計師和企業家最寶貴的品質是什么? G:設計師和企業家最寶貴的品質,我覺得應該還是說不忘初心吧。 人們總強調堅持,我開玩笑說,好吃的東西你一直吃,這個不叫堅持。很容易做的事情都不叫堅持。碰到困難、碰到阻力的時候,你仍然不改,仍然要做,這個才叫堅持。就是我們講的初心,這是不容易的事情。我覺得最終真正能夠把事情做成的人都是這樣的人。 有信念。首先要有足夠的聰明智慧,或者說有足夠的洞察力,去找到正確的目標;然后還能夠排除萬難的去堅持,就是一定要達到這個目標。 我覺得無論是設計師還是企業家都應該這樣,而且一定要有比較大的眼界和格局吧。萬:第六個問題,你剛剛講到就是排除萬難的堅持。創立GRACE CHEN這個品牌,您曾經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你是怎么對待的? 團隊和人才的問題應該是無解的,會一直伴隨著企業的成長。只能一直不停地去努力,去提高整個企業的凝聚力、管理能力。水漲自然船高,企業好了,人才自然就會多,這樣選擇也更多。 反過來,人才好了,企業也才會更好。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真正需要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 萬:第七個問題,古今中外,您最欣賞的設計師或創始人是誰?為什么?G:肯定是喬布斯。 他最厲害的一點就是憑一己之力、一部手機,就提升了全世界老百姓的審美品位。 你想在iPhone出現之前,大家都用什么呢?之前我用過一個手機叫V3,就是samsung的V3。因為我用東西不是說能用就行了,我一定要它長得好看。 v3在那個時候是我覺得最好看的一個手機,薄薄的、很漂亮。我一直用到了iPhone 3出現之前,用了大概有7、8年。在這個過程中,每年都有新的手機出來,但我始終沒有辦法換一個手機,因為沒有比它長得更好看的。 然后終于出現了iPhone 3。跟之前所有的手機相比,它是跨越性的。有了它之后,你也就不記得之前是怎么回事了。你看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我覺得iPhone 3一下子讓所有的人都認識到一個好的產品設計是什么樣的。而且總的來說它是面向所有的人的,不像時尚,好像某些人才可以接觸到,大部分接觸不到。 可想而知,如果沒有iPhone,我們還在用之前那些那么丑的手機。目前很多電子科技產品品牌的提升不都是因為蘋果嗎?沒有iPhone的話,哪有我們現在那么多的好看的電子產品。這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我是比較看重這些東西的,看重顏值。當然它的功能也很好,功能設計其實也是產品設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它真的是拯救了所有人的審美與品位。我覺得用了iPhone的人同樣也會對其他的東西開始挑剔,看這個不好看,用那個不方便用。所以,我覺得其實一個設計師是很了不起的。 一個品牌,一個產品,他有時候能起特別特別大的作用,改變世界的作用。 萬:第八個問題,您的理想是什么?五年之后,您覺得您在做什么? 我一直在想,今后在巴黎,在紐約,走過來一個精致漂亮的東方女性,什么時候大家覺得那個精致漂亮的女性是中國人,中國才會有自己的品牌。對!我的意思就是說:這就是我的理想。
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有些國家女性她們的那種講究勁兒、時尚度。只有當你的各方面都不錯的時候,你才會講究美這件事情。所以這就已經證明了你的文化,或者說你的國力,整個人民的狀態到了一種什么樣的高度。對吧?
我希望中國人找回這一天。我用“找回“這個詞,因為其實中國人在歷史上是有過這種登峰造極的高光時刻的。 五年之后,我希望自己團隊小伙伴們一個個都很厲害,我就可以不用在一線了。我可以去培養新的人才、可以去教書、在這里跟萬總交流產業投資并購,或者去傳播中國美學,然后搞個脫口秀什么之類。跟我一起來創造中國第一個時尚世界品牌,讓中國人變好看,一起來做這個事情。 或者不投資,那你們來買GRACE CHEN的衣服也可以。要么成為我們的投資人,要么就成為我們的消費者。大佬們要身體力行啊。你們是最有需求、最有消費能力、最有號召力的人,你們不穿起來,哪里可能會有中國時尚啊? 萬:第十個問題,就是說那個投資圈有很多優秀的女的投資人,創始人里面有很多優秀的女企業家,你最想對他們說什么? G:其實大家都已經站在一個代表中國女性,或者是為中國女性樹立榜樣的這樣一個位置上。所以,大家要重視美這個東西,我覺得美是最高的一種素質。因為美是一個綜合體,是你從內到外,包括你駕馭時尚的能力。 事業成功,學歷高,這些東西都非常重要,也非常好,但只是不要忘了美這件事情。也希望大家除了在自己本身的領域里有話語權,然后都是很厲害的人之外,在時尚與審美這件事情上也可以追求更好的境界。人在任何年齡都要追求美,不要總是認為時尚只是Z世代年輕人的事情。我是一個專業的設計師,我們的團隊是專業的。但真的就有這樣的人,他們不尊重別人的專業,但又希望別人尊重他們。 就好像某位企業家一樣,一邊說我們的空調從來不降價的,一邊又說我從來不買正價的衣服,買衣服90%都是打折的,200塊錢的衣服。那憑什么呀?為什么你的東西賣的時候你就不減價,別人給你賣衣服就要減價?---萬兩女士身著Grace Chen經典流蘇禮服亮相嫣然慈善晚會---Grace也經常去采風尋找設計靈感。您在很多設計作品中運用到苗族錫繡,可以講講當初是怎么開始在苗族錫繡上展開創新的嗎?近期我作為投資人代表出席嫣然慈善活動,穿的您設計的重工流蘇禮服,流蘇好像也是你特別喜歡的元素之一?此次“書”系列也是以流蘇開場,而且這次的流蘇設計不像常規我們看到的流蘇,這是不是種新工藝,為了這次“書”系列專門研究出來的嗎? G:“書”這個系列的設計方面,我可以簡單地說一下吧,正好講一下關于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事情。對中國的文化到底怎么跟時尚連接,我覺得“書”其實是個很好的例子。 我從小練習書法,關于我們品牌的風格,作為一個設計師,我覺得我的審美觀可以說是完全來自于書法,書法里面所說的這個精神氣韻。為什么我喜歡用流蘇?因為流蘇它是線條,代表了動感。這個跟書法是一脈相承的,書法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它其實是代表了一種哲學思想。 我們從氣韻靈動當中獲得一種平衡。這個字就是不管你怎么歪歪倒倒,到最后怎么著看,它必須是立得住的,這就是中國人的平衡。還有無論是什么樣的一個字,最終還要歸結到一個美字,它要有美感。就是我們不像西方人凡事要做得很極致,我們總是留有余地。 有人要以書法為靈感,去設計服裝。迪奧就是直接把字印在衣服上了,大家都知道那件衣服,對吧。現在我們很多時候對傳統文化就是采取這種復制粘貼的處理方式,就是弄個圖騰、弄個文樣,印在衣服上就表示我們繼承傳統文化了。 中國的文化,它的思想是真的很厚重的。你可以汲取的養分是非常多的,但是你一定要用一種智慧的方式汲取它的靈感,而不是用直接復制粘貼的方式,這個只會把我們做狹小了,做low了。 所以在看“書法系列”的時候,可能你看不見一個字,但書法的那種氣質撲面而來。這個其實也是今年,我們做中國文化年---“琴棋書畫”系列的一個初衷。就是我們想表達,到底怎么去運用我們的傳統文化,怎么把它的思想提煉出來之后再去做現代設計,做符合現代人日常生活方式的衣服。追求神似,而不是形似,并將提煉出來的“神“用到設計上,服務于現代生活,我認為這才是有用的事情,才是應該去做的事情。像喬布斯,可能他喜歡極簡主義,就是非常簡單、簡約的那種感覺,那這個就是他的思想。但也有一些人喜歡用非常復雜的東西,大家的偏好不一樣,做出來的產品氣質也是不一樣的。我把書法的靈魂提煉出來之后,放在我們的衣服上,這個其實就是我的整個設計邏輯。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立場就是要堅持要做中國的品牌。 所以,GRACE CHEN的風格里面有很強的中國元素。但你可能一眼看過去不覺得有什么突出的符號,沒有啊,沒看見,除了有一些衣服好像有點像旗袍之外,覺得不怎么看得出來。就連這種中國結的編制,也有人會認為很“古希臘“,對吧?苗族錫繡也是一個用現代設計傳承中國非遺文化的典型例子。我們團隊多次去貴州苗族地區采風,我很喜歡苗族600年歷史的錫繡,嘗試把它用在我們的時裝系列里,但是把他們的繡片直接放在衣服上,無論怎樣都很突兀。最后我們從根源上去研究錫繡的工藝,解構之后,重新運用在現代的蕾絲花邊和面料上,做出了苗族繡娘們驚嘆說她們祖祖輩輩都沒有想到的錫繡,最美的錫繡。所有人都很驚訝這樣的少數民族手工藝竟然可以這樣和現代高級時裝結合起來,我們的客戶更是非常喜歡穿我們錫繡系列的衣服。我們要用聰明的現代設計去尋找中國文化里面的普世價值,也只有這樣,外國人才看得懂,他才會去買你的東西。 就連像Chanel、Dior?這樣的品牌,她也有普世得價值在里面。 就像我們不可能跑去穿一個法國18世紀的衣服,但是你可以穿Chanel、Dior?,對吧? 第二,它表達了普世的價值,例如女性的美或者其他美好的感覺。它讓你覺得作為一個中國人,在現在的這個時代,穿上它很正常,可以去上班,可以去逛街。首先,我覺得近2-300年的歐洲文化其實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歐洲人在文藝復興、古羅馬體系,或者古希臘體系的基礎上獲得的很多新思想,其實基本都來自東方的中國。 他們的紡織品、工藝品、珠寶、甚至到建筑很多都是學習中國的,那我還跑去學什么呀?所以,我覺得沒有必要去學這個東西。當然我覺得也能學。 但相比之下,美國紐約所代表的現代設計、時尚商業體系才是我們所不具備的。我們至少在這現代的幾十年近百年,沒有真正的現代設計,也沒有現代的時尚商業。所以我覺得應該去學習商業化的這個部分。古典文化、古典裝飾藝術這些東西,中國人自己就有很好的,反而現代設計的東西才是我們真的需要去學習的。 萬:最后的問題,此次的“書”系列好像更加偏重了實用性,這是您未來設計作品的發展趨勢嗎?G:實用性始終是GRACE CHEN優先考慮的問題。 這次的“書”系列,我們分別提取篆書、楷書、行書、草書的時代精神和性格風貌對應到大衣、套裝、禮服的類別創作中,但又不完全一樣,在面對一些不同款式時,還會不斷進行調整,以增強實用性。同時,比書法更復雜,顏色和面料也是決定著一件衣服能否呈現出高級 “美”的因素。 “書“系列中,GRACE CHEN團隊繼續研究和創造了許多新面料和工藝,把中國人柔軟的體態和堅韌的內心表達出來,就跟書法一樣。 “看似柔軟的毛筆,實則利劍出鞘”,這也是我在書法里領悟到中國人最本質的精神——剛柔并濟。 它不能是羽毛輕紗,那是軟而非柔,我們必須找到或創造這種帶有厚重感的柔軟面料。 最藝術的也是最實用的。時尚不只是T臺上的模特,而是生活里這些卓越的女性和男性。這肯定是GRACE CHEN要堅持的東西。
---萬兩女士身著Grace Chen經典流蘇禮服亮相嫣然慈善晚會---
文章來源:萬兩投資視野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