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15屆123次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了《廣州市深化工業互聯網賦能改造提升五大傳統特色產業集群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廣州市將聚焦紡織服裝、美妝日化、箱包皮具、珠寶首飾、食品飲料等五大優勢產業集群(以下簡稱“五大產業集群”),到2022年,形成5個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打造100家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建成1個“定制之都”消費體驗中心,帶動1萬家企業上云上平臺,培養10萬名數字化轉型產業人才,為傳統產業集群向千億級現代產業集群躍升貢獻數字力量。
實施產業集群“數造”行動
《若干措施》明確了三方面的主要工作任務。首先是,實施產業集群“數造”行動。建設五大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遴選、組建5個“1+2+N”供應商聯合體(即面向每一個集群,形成行業解決方案服務商、跨行業跨領域平臺等兩方緊密合作的建設主體,協同N個數字化轉型合作伙伴,包括但不限于工業設計、共享制造、物流倉儲、直播電商、金融服務等),共同建設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形成集群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推動形成國家工業互聯網行業標準,打造“云”上產業鏈和虛擬產業園。支持建設行業數字化創新中心。
打造百家數字化轉型企業標桿。遴選集群內具有帶動作用的骨干企業或具備示范效應的中小企業,推動“1+2+N”數字化解決方案落地應用。每個集群內打造20家數字化轉型方案應用企業標桿。市屬工業類企業集團的工業互聯網覆蓋率不低于60%,集團核心業務板塊覆蓋率比例不低于80%。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企業數字化轉型貸款的支持,提供“數字轉型貸”。
推動萬家企業“上云上平臺”。編制產業集群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指引,形成指導集群內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應用產品目錄、規范和流程。組織供應商聯合體與集群內企業開展對接,落實廣東省“上云上平臺”服務券獎補政策,引導、支持企業加快“上云上平臺”進程。
改造提升流花展館及周邊商業體
其次是推進融合消費體驗行動。建設“定制之都”消費體驗中心。對流花展館及周邊商業體等進行改造提升,建設全球“定制之都”消費體驗中心。引導標桿企業及品牌商家入駐體驗中心,建設定制服裝、定制皮具、定制家居、定制化妝品等主題消費體驗館,促進“廣州展示”向“廣州定制”延伸發展。建設工業互聯網產業集群展示體驗中心,集中展示五大產業集群數字化解決方案及工業互聯網應用成果。
推動“網紅定制”模式發展。推動直播機構與產業集群對接,擴展產業集群線上銷售渠道。鼓勵“帶貨達人”、“網紅主播”等整合粉絲需求,參與標桿企業商品設計與品控環節,推出具有廣州特色的“網紅定制”服務。
推動產業集群供應鏈金融發展
第三是數字化轉型發展生態提升行動。支持本地企業發展壯大,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龍頭企業。提升工業互聯網平臺核心能力,引導平臺增強5G、人工智能、區塊鏈、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支撐能力,強化設計、生產、運維、管理等全流程數字化功能集成。鼓勵企業立足廣州積極擴展國內外市場。
加強人才培育力度。鼓勵本地院校牽頭,聯合職業教育機構、工業互聯網平臺商、服務商以及制造企業共同建設面向產業集群的高水平工業互聯網人才實訓基地。支持產教融合創新中心建設,開發完善線上課程、線上虛擬實訓系統,接入人才數據,打造區域工業互聯網人才數據庫,支持工業互聯網人才標準體系建設,探索開展人才標準等級評定和認證工作。
推動集群供應鏈金融發展。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推動針對產業集群企業訂單、倉單、預付款、應收賬款的供應鏈金融產品開發,擴大集群內中小企業融資渠道。鼓勵集群供應商聯合體與金融機構、社會資本合作,發揮金融對資金的放大作用。
推動技術創新和工業大數據發展。創建國家工業軟件適配中心,推動工業軟件園建設。優先支持依托國家工業軟件適配中心開展協同攻關的數字化產業集群。推動集群工業大數據應用,推動落實企業網絡安全主體責任。
新聞加點料:大手筆助力數字化轉型發展生態建設
為支持數字化產業集群和“定制之都”消費體驗中心建設,支持數字化轉型發展生態建設。《若干措施》制訂了8條政策措施。具體包括:
1.對符合條件的“1+2+N”供應商聯合體建設項目,采取項目事后補助的形式,按照不超過項目總投資額30%給予補助,單個企業不超過500萬元,聯合體項目最高不超過1500萬元。
2.對集群標桿培育企業數字化改造項目提供“數字轉型貸”產生的本金損失,金融機構可向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申請本金損失補償。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單個企業貸款本金損失補貼不超過100萬元,單個集群貸款本金損失補貼不超過1500萬元。
3.鼓勵各相關區政府對成功實施數字化轉型的標桿企業和利用數字化轉型方案“上云上平臺”的企業予以補助或獎勵。
4.對符合條件的“定制之都”消費體驗中心建設項目,按不超過項目總投資額的3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
5.對標桿企業及品牌商家入駐體驗中心建設的主題消費體驗館,符合條件的給予租金補貼,其中,第一年補貼當年租金的50%,第二年補貼當年租金的40%,第三年補貼當年租金的30%。單個企業每年租金補貼不超過50萬元。
6.對集群工業大數據展示體驗中心建設及人才培訓提供場地和資金支持。
7.對基于產業集群依托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進行研發的工業軟件建設項目,采取項目事后補助的形式,按照不超過項目總投資額3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8.將工業互聯網技能人才培訓納入廣州市技能提升行動計劃,并按規定給予補貼。
文章來源:羊城晚報金羊網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