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湖南常寧各重點項目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建設熱潮,建設者們戰高溫、斗酷暑,奮戰在重點項目施工一線,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8月13日,筆者走進省重點培育發展的紡織產業特色園區——湘南紡織產業基地服飾生產園,隨處可聽到轟鳴的機器聲,看到工人們忙碌的身影,呈現一片火熱的生產景象??创a、測體溫、登記……在已入園工廠和項目建設工地門口,工作人員嚴格落實人員以及車輛的排查登記,要求一人一碼一測溫,佩戴口罩 ,嚴防疫情輸入。
在已投產的康杰服飾公司生產車間,百余名工人戴著口罩在生產線上忙碌。公司負責人廖志勇來到廠門口仔細檢查了當天的人員進出登記情況,叮囑疫情防控責任人要嚴把疫情防控關,確保公司生產不受影響。
“生產任務非常緊張,我們堅持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兩手抓”。廖志勇介紹,在疫苗接種全面放開后,工廠組織所有員工全員接種了疫苗,新進廠員工也須持有疫苗接種記錄才允許進廠上班。特別是7月以來,工廠實行疫情防控常態化管理, 并備足備齊防疫物資,定期對工作、生活區域開展消毒消殺等防疫措施。今年1-6月,工廠共生產了112萬多條牛仔褲,全部出口,產值6000余萬元。
湘南紡織產業基地作為省“十四五”重點培育發展的紡織產業特色園區,總體規劃約6平方公里,分為服飾生產園、環保設施園兩大功能區,涵蓋服飾生產、洗水印染、熱電聯產、污水處理、品牌研發、外貿營銷等全產業鏈。項目總投資100億元,達產后年產值1000億元,年出口貿易額300億元。
在2021年“港洽周”——衡陽市紡織服裝產業鏈專題招商推介暨重大項目簽約專場上,金城服飾、宏曜紡織等31個紡織服裝產業鏈重點項目與湘南紡織產業基地完成簽約,總投資額54.45億元,進一步發展壯大了湘南紡織產業基地服裝紡織全產業鏈集聚優勢,鞏固了常寧承接沿海紡織產業轉移的橋頭堡地位。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
今年以來,常寧市委、政府對所有項目進行“一盤棋”規劃,對項目進度定期調研、實時調度、現場辦公,并抽調懂項目、知工程、曉設計的專家人才“一對一”服務,對每個項目由專人專班服務,實行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全力優化流程、加快建設速度,抓實抓細各項防疫措施,確保項目建設不減速。目前 ,服飾生產園一期已建成廠房和倒班房26萬㎡,近期可全面交付使用;環保設施園一期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已全面完成,2棟印染廠、7棟洗水廠、1103套職工宿舍、3條主干道及管網配套工程已全面開工建設。
據了解,湘南紡織產業基地一期正式簽約企業55家,入駐服飾生產園32家,購買標準廠房約15萬㎡,其中旭華、康杰、千藝紡3家企業已投產運營,圣文織帶、淇澳貿易、德正貿易3家企業正在加緊裝修和安裝設備;入駐環保設施園23家,購買標準廠房12萬㎡,購買土地100畝,目前環保設施園一期廠房和土地已經供不應求,企業紛紛慕名而來,開始預約二期廠房和土地。(常寧宣傳 錢輝)
廣州引導牛仔服裝產業向外轉移
目前,廣州增城區新塘有牛仔企業10000多家,30多個規模品牌,占全國60%以上的市場份額,日產牛仔服裝300多萬件,年產接近10億件,全國約30%出口的牛仔服裝出自增城區新塘鎮,直接從事紡織、制衣、洗漂等工作的從業人數約30萬人,各類服裝紡織制衣設備近7萬臺(套)。
爭取用1至2年時間實現區域產業整體轉型發展
增城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區將堅持疏堵結合原則,通過積極引導牛仔服裝產業生產制造環節向外轉移,支持企業發展研發、設計、品牌、營銷等高附加值環節,鼓勵支持企業自主發展科技研發孵化、商務辦公、電子商務等高端產業等方式,探索謀劃新塘環保工業園向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轉型發展。
抓好抓實“三引”工作,大力引進科技創新類企業入駐園區
進一步加大轉型升級力度,扶持優質牛仔企業做優做精,主動淘汰低端生產加工環節,推動新塘牛仔向品牌化、高端化轉型,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
曾經的“世界牛仔看中國,中國牛仔看新塘”,這句話,或將成為歷史!
2019年2月10日,執法人員對第三批廣州新塘環保工業園及周邊52家污染企業實施停止排污。至此,新塘環保工業園及其周邊共76家污染企業順利完成停止排污(停產)。這是廣州市增城區政府向污染企業揮出的一記“重拳”。
▲環保工作人員在給停止排污企業貼封條、上鎖。
廣州“驅離”服裝制造業,給鄰居湖南帶來巨大商機!
計劃新建66家印染廠+40家服裝廠=總投資100億
湘南紡織產業牛仔小鎮項目包括環保設施園、服飾生產園兩大部分。項目總投資100億元,達產后服飾年產量15億件,年產值1000億元,創匯160億美元。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投資30億元,服飾年產量5億件,年產值300億元。服飾生產園則位于宜陽工業園,規劃用地6平方公里,一期占地810畝,建設40家服飾生產企業及1個出口貿易中心。
該項目環保設施園位于水口山有色金屬循環經濟產業園,規劃用地2000畝,一期占地810畝,建設1家日處理6萬噸的污水處理廠、38家洗水廠、6家染色廠、8家漿染廠、3家件染廠、8家絲光后整廠、3家印花廠、1家紙箱制造廠、1家化工廠。
2017年12月29日,常寧市政府與海上思路環保工業園有限公司成功簽約牛仔服飾產業鏈項目,湘南紡織產業基地正式落戶常寧。
2018年2月12日,湘南紡織產業基地項目正式開工,“千億級”紡織產業航母揚帆啟航。
2018年3月13日,湘南紡織產業項目鏈首家企業——常寧市衡達服裝有限公司在宜陽工業走廊正式成立。
2019年3月8日,第一批16家入園企業正式集中簽約入駐。
2019年10月,服飾生產園、環保設施園的征地拆遷、三通一平全部完成。
2019年12月13日,湘南紡織產業基地項目污水處理廠及熱電聯產廠兩大關鍵項目同時開工,標準著湘南紡織產業基地建設邁出了關鍵一步。
2019年12月22日,我市在東莞市舉行招商座談推介會,現場簽約項目10個,簽約資金達6億元。
2020年6月,與中信環境公司合作的污水處理廠和熱電聯產一期集中供熱項目啟動。
2020年6月12日,服飾生產園裝配區12棟廠房全部封頂。
▲服飾生產園裝配區12棟廠房全部封頂
項目規劃建成集設計、研發、主題文化、生產、展示和網絡平臺、銷售、出口、物流一體化世界級紡織產業基地。項目總投資100億元,達產后年產服飾15億件,年產值1000億元,年出口貿易額300億元。遠期至少提供10萬個就業崗位,極大的帶動周邊發展,解決大量就業,外出廣東沿海打工的湖南人可選擇回家鄉就業、置業,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問題也迎刃而解,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
▲常寧湘南紡織產業基地(效果圖)
依照常寧優越的地理位置,湘南紡織基地其產業鏈將輻射到永州、郴州、衡陽其它縣(市)區等周邊地區,切實將加工貿易這種外向型經濟發展為“創新、開放、崛起”的推進器。
來源:綜合 常寧宣傳 常寧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