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2浙江省兩會在杭州召開。會議期間,中國絲綢協會副會長、浙江省政協委員、萬事利集團董事長屠紅燕接受新華網兩會特別訪談,圍繞老字號品牌打造、高質量制造業發展等問題,分享了如下觀點。
新華網:結合老字號的發展情況,對于老字號在新時代國潮品牌打造,您有哪些建議? 屠紅燕:“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升傳統消費和培育新型消費是全面促進內需、擴大消費的重要途徑。浙江也在2021年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在充分發揮消費基礎性作用促進內需方面,要“大力發展‘新消費+新制造’,打響‘國貨新潮、品質生活’品牌”。因此,對于浙江而言,利用杭州亞運會重要機遇期,培育新型消費擴大內需,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消費”動力,擁有一批高知名度、高品質、獨具江南韻味的國潮消費品牌顯得尤為關鍵。所謂國潮,就是指帶有中國特定元素的潮品。它是中華傳統文化融合現代潮流因素,結合時尚設計風格,多元化營銷手段,建立品牌工作IP,以品牌為載體,應用至各類老字號商品中而形成國貨新潮。由此可見,打造浙江新型國潮消費品牌過程中,最有希望率先取得突破的方陣,便是以優質的產品、服務和獨特厚重歷史文化積淀為顯著特征的“老字號”品牌。 浙江的“老字號”品牌開發打造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但是,當前我國90后和00后人口已經超過3億,新生代正逐漸成為消費市場的中堅力量,購買力日益增長,消費行為更加個性化。面對這樣的市場變化,有著悠久傳承歷史,經受過大浪淘沙后的很多老字號,在現今卻愈發呈現出了產品單一、附加值低、市場萎縮且不受當代消費者青睞的困境。據《中華老字號品牌發展指數》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全國1128家中華老字號中,只有10%的企業發展勢頭良好,將近70%的企業面臨發展困境,還有約20%都是慘淡經營或者持續虧損狀態。 為此,針對老字號企業轉型升級打造國潮品牌,打好新時代發展“翻身仗”,提出以下四個方面的建議: 一是建議政府有關部門積極拓寬老字號企業融資渠道,使其具備在產品、技術、營銷等方面開展更多創新工作的“硬實力”,進而塑造變革,蝶變提升。 二是加快打造老字號企業數字化升級的綜合服務平臺,豐富老字號產品的推廣渠道,增加展示其產品特色魅力的露出機會,幫助更多“老字號”企業實現數字賦能,以數智力量擴大老字號產品在消費者中間的影響力。 三是以萬事利“絲綢+”再創造為參照樣本,促進杭州其他優秀傳統老字號品牌開展跨界合作,用文創智慧催生更多“大牌帶小牌、名牌帶老牌”的國潮“組合拳”,共同展現中國文化的感染力。 四是建議加大對老字號企業的扶持力度,建立“老字號”品牌長效保護機制,支持“老字號”對創新人才的培育與引進。 新華網:您認為浙江省制造業發展有何特點?對于更好地推進“十四五”時期浙江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您有何建議? 屠紅燕:制造業發展是國家強盛和經濟發展的重要階段。浙江的制造業通過20多年的開放型發展,已經形成富有特色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培育出了一批品質高端、技術自主、服務優質、信譽過硬的“品字標”浙江制造優質品牌,在新型技術的助推下,逐漸呈現欣欣向榮,全面高質量發展之勢。
2021年7月,《浙江省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布。《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推進制造業數字化、高端化、綠色化發展,建成國內領先、有國際影響力的制造強省,加快建設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打響“浙江制造”品牌,助力制造強國建設,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作出更大貢獻。
加快建設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一定要對標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多學習交流先進經驗,取長補短,通過以數字化改革引領浙江制造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讓浙江制造插上數字化騰飛翅膀。針對加快建設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我認為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 一是要搶抓數字化改革機遇,建設“產業大腦+未來工廠”,促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推動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推進制造行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構筑夯實一流數字基礎設施,引領浙江制造業全方位升級。 二是要促進行業整體高端化發展,提升產業基礎能力,打響“浙江制造”品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升產業平臺能級,強化全球產業合作,提升浙江制造業全球競爭力。 三是要圍繞“雙碳”目標,加快綠色低碳發展,推進低碳轉型,推進綠色清潔發展,推進資源循環可持續發展,轉變浙江制造業發展方式。 四是要建設高質量發展營商環境,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建立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全面提升政府服務能力,大力弘揚新時代浙商精神,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來源:新華網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