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進入到2022年,國貨消費成為了新風潮。
在我國制造業實力雄厚和內需市場廣闊的基礎上,國貨不僅奪回了外資品牌長期獨領風騷的市場地位更顯示出了強勢崛起的信心和決心。
中國作為紡織大國在全球紡織業競爭格局中有著絕對的綜合優勢,而“Made in China”的紡織品現在也已經是全球紡織上生產制造中高端產品的代名詞。其中尤其是棉紡織產品。從優質的新疆棉到高品質的棉紗、棉布,中國棉紡織品在近幾年的結構調整中逐漸構建了高端、高質、高新的現代產業發展體系。
今天,中國棉紡織企業的原料品質、工藝流程、質量管理、裝備升級等各方面均走在全球同行的前列。“中國棉紡織行業推薦產品品牌”系列活動優選行業內高品質產品及品牌,集中向全行業推介,全面體現了中國棉紡織行業的技術實力和品牌實力。
本刊公眾號也將追蹤推薦隊列里的優質企業,多角度深入持續地報道企業的成長故事,挖掘品牌在產品開發、生產智造、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理念和實踐,全面展示中國棉紡企業堅守主業,堅持創新,“以匠心守初心”的企業風貌。
無錫一棉紡織集團創建于1919年,始終堅守“一根紗、一匹布”的初心之志,鍛造“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百年匠心。2021年,無錫一棉營業收入與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實現兩位數與三位數增長,發展質效明顯提升,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根紗一匹布”式的創新融合黨建
無錫一棉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建立了中共無錫地下黨組織,并在100多年來的發展歷程中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擁有一脈相承的“紅色基因”。依托企業豐富的黨史材料與精神文化內涵,無錫一棉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打造了主題黨建館,搭建行業企業、機關單位黨建文化交流平臺。企業黨委書記周曄珺受邀參加中央電視臺建黨百年專題獻禮節目《百年信物》,多次登陸央視、紡織行業等各級媒體平臺,傳遞一棉紅色基因文化。
黨建引領是國企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無錫一棉將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作為“根”和“魂”,把黨建融入企業治理各環節,緊緊圍繞中心工作,推動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積極將“政治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在學思踐悟中積極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無錫一棉紡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曄珺
無錫一棉堅持支部建在“連”上、建在車間上,堅持書記、主任“一肩挑”,由于基層黨支部承擔的生產、經營任務各不相同,員工隊伍組成各有特點,無錫一棉黨委將品牌建設的理念和方法植入黨建工作,開展“一黨委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的黨建活動,推動黨建與生產經營同頻共振,雙向發力。
業務開拓到哪里,黨建就建立在哪里。為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在埃塞項目正式動工后,無錫一棉埃塞黨支部第一時間成立,帶領埃塞全員工戰勝各種困難,組織建設廠房與設備安裝同步進行,充分發揮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在工廠建設期間艱苦創業、永不言難。當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海外黨支部也成為當地工廠得以正常運行的穩壓器,確保工廠實現24小時持續生產,平穩運營,盈利水平不斷提高。埃塞黨支部雖遠離本土,但永遠是教育黨員的學校、團結群眾的核心、攻堅克難的堡壘。
加強創新,不斷追求卓越激發活力
企業以打造高檔紗布生產基地、做全球高支紗布領跑者為目標,立足高端,打造了更高層次的特色經典產品,榮獲了行業“十三五高質量發展領軍企業”、“年度十大創新企業”等榮譽。
堅持技術創新、擴大優勢。在中國棉紡織業中率先引進最先進的緊密紡紗技術,引領了行業發展,其中“特高支精梳純棉單紡緊密紡紗線研發及產業化關鍵技術”獲中國紡織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近年來企業不斷增加科研投入,依托紡織研究院平臺,強化理論、工藝、關鍵標準的攻關與創新,保持了在高支特高支紗技術、產品的領先優勢,高支紗產品在全球及全國市場占有率位列第一。
在此基礎上無錫一棉強化新技術的攻關研究,提高市場競爭力。研發純棉特高支股線、特高支高密織物、多成分纖維混紡等領域產品,工藝技術總體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響;優化上漿工藝降低漿料消耗及能耗,將織造提高效率10%以上;申請了多項發明專利:適用于化纖精梳的多用錫林、梳棉機的溫度調整裝置及系統等,實現成果轉化及推廣。
產品創新,追求卓越。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與紡織龍頭企業、高校等開展黨建共建,發揮行業領軍企業的引領作用。在保持純棉高支經典產品的基礎上,成功研發了系列天然素纖維產品、高檔漂白紗、滌棉混紡紗與滌長絲捻線產品、絹絲混紡產品、環保特色產品及系列高端面料、床品面料等具有綠色、時尚、功能、高附加值的“專精特新”產品。自主品牌“TALAK”在歐洲、亞洲和美洲共55個國家和地區注冊,出口全球紡織高端市場,和國際一線品牌牽手鏈接,被歐洲客商譽為最優秀的工廠之一。
固本強基,創新管理取得新突破
管理創新是企業創新的重要內容和組織保障,無錫一棉始終將其作為企業保持活力、推動經濟發展的根源。突破慣有模式,集合新時代、新設備、新技術、新思路,以老國企的實勁、韌勁摸索出一系列更有效、更直接、更適用的管理理念。
優質、高產、低耗、高效始終貫穿于企業生產全過程。企業將優質放在首位,從源頭控制好過程質量。以優質為基礎,通過掌握工藝原理和設備保障能力實現高效、低耗,全面推進生產環節效率提高。為了提升設備與紡織新技術、新產品的匹配度,無錫一棉在克服重重困難,繼續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與高校合作研發智能車間細絡聯AGV運輸設計系統;加快老車間的產能提升與智能化改造,進一步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效率,緩和一線勞動力緊張的局面。如今一棉打造了全流程智能化的生產線,達到了萬錠用工10人左右的先進水平,產量同比提升20%以上。企業榮獲了“全國管理創新大獎”、江蘇省首批“智能車間與智能標桿示范企業”、中紡聯“紡織行業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高支緊密紡紗智能工廠信息化工程創新應用一等獎”、“工業數據分類分級應用試點企業”等榮譽。
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自主研發了產供銷協同查詢平臺,構建了50多個大數據分析模型,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工作提供安全、全面、實時、準確的數據服務。同時應用大數據分析的資料,生產部門進一步加強對產品的質量管控與車間現場的“三基”管理工作,做到合理人員調度,科學降低產品的生產綜合成本,實現了創新突破,提質增效。
初心之志,銘記于心!始于夢想,成于實干。
進入“十四五”無錫一棉將繼續賡續百年紅色基因,弘揚實業報國精神,始終追求卓越,始終敢為人先,為中國紡織高質量發展貢獻一棉力量。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