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報記者 同黎娜
編輯| 王亦一
我們都需要綠色,一起奔向綠色未來。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已成為全球共識。中國化纖行業的綠色發展一直走在全球前列。近期,以“奔向零碳,眾行向新”為主題的中國再生紡織行業可信體系——綠色纖維制品可信平臺發布會在線上舉行。該發布會由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蘇州市吳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指導,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主辦。來自國內外相關品牌方代表,以及紡織化纖產業鏈眾多企業代表參會。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再生紡織品行業是典型的綠色、環保、循環經濟產業,符合國家“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我國雖然具備完整的再生纖維產業生態鏈,但是缺少可再生的追溯體系和可信認證體系。為充分發揮企業在可再生行業的社會責任,提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認證及協同效率,穩固提升我國可再生生態領域的行業地位和影響力,成立綠色纖維制品可信平臺,構建技術先進、高效協同的再生可信平臺意義重大、迫在眉睫。循環再利用化學纖維又名再生纖維,是綠色纖維的一個重要品類。近幾年,該纖維成為紡織化纖行業推進資源節約利用的代表,已逐漸在面料、品牌和消費者中受到普遍認可。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的循環再利用化學纖維市場中,還存在追溯鏈不完整、以次充好、所占比例不清,監管標準、測試方法、次品換算標準不統一等問題。企業需要通過更清晰的路徑、更有效的鑒別手段和平臺,推進行業可持續發展。據介紹,綠色纖維制品可信平臺(簡稱STCP)由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和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聯合運營。該平臺作為芮邦·中國纖維零碳行動2022年中的重要一環,積極響應國家、行業綠色發展的政策方針,從纖維產業的角度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可持續發展貢獻產業力量。平臺運用先進的阿里云區塊鏈服務,通過物聯網(IoT)區塊鏈可信應用系統、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等技術,以及專業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致力于打造我國自主的標準行業體系,提升我國綠色纖維制品的可信賴度和可追溯性。 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平臺運營負責人曹秀雨介紹,平臺通過對瓶片廠、切片廠、紗線廠、面料廠、成衣及品牌商提供輕量應用,在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和在線交易的同時,實現生產數據、倉儲數據、物流數據、交易數據的可信上鏈,最終實現從采購、原料入出、生產消耗、絲餅、箱,到成品入出、發票、綠色認證的數據透明上鏈。通過平臺的數字化應用,進行數字化可信升級,按平臺的標準進行生產、出入庫、物流等操作,向平臺授權實時、可信、有效的數據。據了解,根據目前的循環再利用聚酯纖維的市場環境,平臺首先上鏈循環再利用聚酯纖維,并將緊密鏈接瓶片、纖維、紗線、面料、服裝、終端品牌,打造循環再利用聚酯纖維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參與的全國性供應管理系統。企業入駐平臺,需提交相關資料,明確企業類型和產品類型,待物料清單(BOM)審核通過后,獲得交易及流程認證(TPC)證書。購買企業纖維制品的下游用戶,可通過掃描證書上的區塊鏈二維碼,追溯全流程信息,以解決市場中產品真偽難辨,以及全產業鏈纖維材料信息追溯鏈不完整等難題。在數據安全方面,平臺會對所有敏感數據及數據傳輸過程進行加密處理,且具備數據備份與恢復、重要操作可追溯等功能,確保產業鏈全流程數據的可信、有效。在此過程中,還會推動原材料、纖維產品等標準體系的建立。目前,平臺正在進行第一階段實廠內測,完成基礎數據的搭建,打造從廢料回收到面料的完整可信鏈路。通過打造可信標桿,基于可信質量的統一要求,建設再生化纖數字化品牌,建設數字化可信標準,實現生產、流通和交易的標準接入,搭建行業平臺架構,上架數字化可信服務。據介紹,2022年~2023年,平臺將進行外部拓展與內涵延伸,持續完善平臺功能,擴展平臺服務內容,通過數字化可信改造逐步深入,通過頂層設計,完善數字化可信解決方案,實現產業鏈的數據可信接入。預計到2024年,平臺將賦能整個產業鏈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擴展平臺價值,創造效益,并且參與定制行業規則,打造出中國自己透明、可追溯、可信賴的認證平臺,維護綠色纖維、綠色紡織品市場秩序,最終將平臺打造成國際一流的認證平臺。綠色纖維十分出色,自然要得到下游品牌和消費者的更多認可。在本次發布會的產業鏈訪談環節,來自家居和運動服飾領域的品牌代表從下游終端用戶的角度,介紹了品牌目前在采購和使用循環再利用纖維的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并對綠色纖維制品可信平臺接下來的發展提出了相關建議。來自我國一家知名運動鞋服品牌的代表指出,生態環保是品牌企業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循環再利用是一種利國利民的長效機制。目前,我國廢舊紡織品的回收途徑,主要包括政府支持的廢舊衣物回收、民間組織的自發回收,以及品牌服裝企業自主回收等途徑。我國廢舊紡織品的回收再利用率仍不高。再生企業產能相對分散等,是大型鞋服品牌企業目前在原料采購中遇到的較大難題。“當前,對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的宣傳力度仍不夠,企業和消費者也相對缺乏參與的意識和能力。廢舊紡織服裝產品要想實現循環再利用,需要全社會和廣大公民都積極參與,并行動起來。未來,品牌方將持續走低碳發展之路,將與平臺一起,共同推動紡織行業可持續發展和供應鏈轉型,一起為綠色纖維發聲。”這名代表說。一名來自國際知名家居品牌的代表介紹,他所在的企業是全球家居領域的“頭部”企業,一直注重追溯源頭數據。“一個好的系統對于企業進行數據分析非常重要。節能減排是‘雙碳’目標的一部分,可再生、可循環材料是其中的重要部分。當終端制造廠商面對國內、國際品牌商的問詢時,綠色纖維制品可信平臺能夠讓他們做到有據可循,從而能大大增強品牌的數據管控能力。”他說。另一名國際運動品牌的代表也表示,通過綠色纖維制品可信平臺,可以解決透明供應鏈的追溯體系,并通過數字化手段與國際大品牌對話,把數字化、可持續發展與綠色環保進行有機結合,把追溯鏈展現在消費者面前。“平臺致力于實現從消費端到制造端完整的透明度,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也是能讓消費者信服的方法。”他還建議,平臺要以品牌為主導,在品牌統籌之下把透明的供應鏈完整串接,把品牌需求融入到產品開發中去;要能提高品牌附加值,提升開發效率,助力品牌建立粘性;賦能產品,使品牌企業開發出爆款產品,提高品牌的銷量和市場占有率,最終實現共贏。
另據了解,綠色纖維制品可信平臺線下發布會將于4月舉辦的中國國際紡織紗線(春夏)展覽會期間舉行。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