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在資金、人才、孵化平臺搭建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就此,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中國經濟基本面向好,韌性強、潛力大,應把握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大勢,用“新IT”賦能中國制造的智能化、低碳化轉型升級,筑牢經濟“壓艙石”,尤其要重視扶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發展,保障高質量就業,如此才能堅持穩中求進,實現高質量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
對于5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楊元慶說,“十四五”實現了良好開局,中國經濟基本面向好,韌性強,潛力大。“我們要用恒心和信心,繼續把握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大勢。”楊元慶建議,用“新IT”賦能中國制造的智能化、低碳化轉型升級,筑牢經濟“壓艙石”,尤其要重視扶持中小企業發展、保障高質量就業,這樣才能實現穩中求進,實現高質量發展。楊元慶表示,將積極參與數字經濟建設,為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一方面,積極推動‘新基建’發展,讓數據中心、5G網絡、云計算、邊緣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形成核心技術,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另一方面,要以‘新IT’助力各行各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實現傳統實體經濟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才能增強中國制造的核心競爭力。”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推進5G規模化應用,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村。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提升關鍵軟硬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釋放數據要素潛力,更好賦能經濟發展、豐富人民生活。楊元慶表示,在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國家戰略中,中小企業和大型行業企業同樣重要。中小企業不僅是產業鏈供應鏈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且是創新的重要源泉,對就業、民生等問題都影響重大。楊元慶坦言:“在數字經濟發展進程中,不少中小企業存在數字化基礎薄弱,資金和技術人才匱乏等挑戰,升級改造動力不足,也缺乏清晰的著力點和抓手。”楊元慶建議,加快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企業。比如,構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評估咨詢、培訓與資助方案;科學精準制定幫扶政策,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完善信貸支持政策、暢通市場化融資渠道;政府和相關協會共同建立“中小企業數字化發展指數”,為評估中小企業發展水平提供科學依據。
楊元慶認為,在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國家戰略中,中小企業和大型行業企業同樣重要。中小企業不僅是產業鏈、供應鏈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且是創新的重要源泉,對就業、民生影響重大。但在數字經濟發展的進程中,不少中小企業面臨數字化基礎薄弱、資金和技術人才匱乏等挑戰,升級改造動力不足,缺乏清晰的抓手。
因此,楊元慶表示,大型行業企業應當承擔起企業社會責任,帶動和支持產業鏈上下游的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尤其是幫助好、服務好“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壯大,支持更多的中小企業成為“隱形冠軍”和“配套專家”,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的局面,以此來支撐我國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據了解,近年來,聯想在帶動和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方面不斷努力,與國內中小企業供應商共建數字化管理平臺,幫助他們實現數字化轉型,并積極采購高精尖技術、零部件。此外,聯想通過創投投資孵化等多種方式,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成長壯大。
文章來源:黑馬專精特新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