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十年不遇的巨震”,從今年二季度在跨境電商界猛烈蔓延。這是亞馬遜平臺史上最嚴厲的一波“封號潮”,有關數據統計,亞馬遜封號今年波及超10萬中國商家,造成行業損失金額預估超千億元。
而這次“封號”事件的導火索,是因為眾多賣家在亞馬遜平臺上大量使用“刷單”的方法來提高店鋪權重,最終導致1300萬條刷單數據泄露。

亞馬遜是全球最大、流量最大、復購率最高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而在亞馬遜上,70%的賣家來自于中國。
從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跨境電商領域有了一部分政策扶持以及大量資本的涌入。各種暴富的神話,傳遍大江南北。同時也因為新冠疫情刺激了網購市場需求,讓亞馬遜踏上了發展快車道,也讓跨境電商作為外貿行業的新“業態”,爆發了強勁的活力。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69萬億元,同比增長31.1%。其中,出口為主導,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出口1.12萬億元,增長40.1%,占比近七成。2021年一季度,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達419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6.5%,其中出口2808億元,增速遠超進口,達69.3%。

從跨境電商大火、企業大肆招聘新員工,到“封店潮”來襲、跨境電商降溫,行業開始大批量裁員,僅用了不到一年時間。
顯然,國內企業小步快跑、跟風布局跨境電商領域,的確在后疫情時代里,迎合了海外市場部分消費需求,同時也都分到了一杯羹。但是一些習慣國內電商市場、運營方式的企業,在快速進入跨境電商領域之后,自身的運營、管理水平卻明顯滯后,最終導致處罰現象頻頻發生。

家紡產品品類豐富,包括床上用品、毛巾、抱枕、窗簾、毛毯等。受疫情影響,中國家紡產品面向海外市場也是“如魚得水”,前期有些品類甚至出現了24小時加班生產都趕不及交貨的狀況。但后期庫存積壓嚴重、貨柜海運費用高昂,以及亞馬遜的“封號潮”,也是給眾多行業潑了一盆冷水。
面對亞馬遜來勢洶洶的整頓,跨境家紡該如何發展?引起了眾多企業商家的反思。

在數字經濟時代,家紡企業的跨境業務生態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對于家紡企業來說,如何吸取經驗、教訓,釋放庫存、重“新”出發,才是所有跨境商家的重中之重。
跨境電商一波三折,不僅挑戰企業電商運營的規范能力,將來更具挑戰的是企業快速響應市場、柔性供應能力。數智化制造快反供應才能滿足未來跨境發展的小批量、快時尚、定制化的市場獨特需求。才能實現趨勢預測、以銷定產、精益生產并將庫存降到最低。
傳統制造在供應鏈條上節點多,從原材料生產到鋪布、裁剪、縫制加工,再到成品檢驗、包裝、倉儲物流,耗時耗人多。而,智能制造加工單元,則可以實現自動上料、自動裁剪、自動縫制快速出成品,再結合工業APP、MES系統等成組應用,高效協同、快速供應,不僅可解決用工缺乏,緩解勞動力成本持續上漲帶來的壓力,且自動化裝備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單位時間內的成本,從而增大盈利空間。
未來跨境家紡品類將呈現以下趨勢:
第一,涌現出大批量國際電商品牌。全球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縮減產品端到消費端之間的距離和環節,平臺規范化也會讓更多商家深耕品類和精細化運營,打造自主品牌。
第二,性價比仍會是消費者關注重點。從市場的反饋來看,家紡產業中,性價比仍然是絕大多數海外消費者關注的重點。
第三,進場門檻越來越高。越來越合規的海外市場,進場的門檻也會越來越高,但每年擁有萬億級增速的跨境電商,仍舊是最值得押注的行業。

野蠻生長時代,規則還不完善,有空子可鉆;但到了下半場,拼的還是產品和服務。中國賣家要想真正地走向世界,還得來一場創新中的“自我革命”,才能找到更多的新大陸。
文章來源:e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