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鎮千村萬條線
產能下沉 工廠進村 村民致富
如果村集體有產業,就能產生經濟效益,村集體富裕了,就能吸引有作為的年輕人參與村兩委班子,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可以就地解決許多問題,就地化解許多矛盾——村里有個工廠真好!
服裝產業是勞動密集型先進制造業,產業特征要求它一定是要下鄉的,將產能下沉到鄉鎮去,下沉到離員工最近的地方,讓農民就近就地轉移就業,實現可持續增收。
——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會長 李剛
春分過后,天氣依舊有幾分寒冷。走進內黃縣亳城鎮的卡頓地服裝生產基地,200多名工人在各自的車位上有條不紊的忙碌著,一條條流水線緊張有序的運行,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2021年以來,在內黃縣委縣政府的帶領下,在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的指導下,亳城鎮政府因地制宜,在盤活閑置土地資源的同時,探索村集體增收新模式,利用扶貧資金建設了15000平方米標準化廠房以及各項配套設施,引進服裝生產企業,建設鎮集體服裝生產基地,在帶動就業的同時增加村集體收入。今年2月21日,河南卡頓地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正式投產運營,預計2022年全年房租收入為150余萬元,租金分配將以各個村鎮所提供的員工數量為重要參考。
內黃縣亳城鎮是省服裝協會“百鎮千村萬條線”工程的樣本鎮,卡頓地服飾有限公司是該“模式”的創新實踐,通過將產能下沉到村鎮,為老百姓提供就近就地就業崗位,讓農民積極融入服裝產業的發展中,通過培訓上崗實現可持續增收。據了解,該服裝企業滿負荷運營后,能帶動周邊村鎮1000余人就業,年產值將達到2.5億元,年度繳納稅收可達500萬元以上,每年為當地員工發放3500萬元工資,最大限度激活當地經濟內循環。
文章來源: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