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帶來的紡織化纖市場負反饋已愈演愈烈!
由于國內疫情形勢突然嚴峻!全國多地倉庫對疫情期間提貨要求嚴格,對外省車輛及行程碼帶星號地區多需24小時或48小時之內核酸報告。從下游方面來看,江蘇167個高速公路出口臨時關閉,物流運輸受限對下游工廠的影響主要在于成品銷售方面,同樣由于車輛運輸受到一定限制,成品無法運出。即使有訂單需要采購,但物流停運,部分交通管制,運輸難度增加,采購較為謹慎,多數觀望為主,入市積極性不高。
據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化纖織造開機率總體呈弱勢運行為主。截至3月24日,化纖織造綜合開機率在65%,較前周下跌1.9%,其中噴水織機開機負荷相對較高在7成附近,經編、圓機表現總體欠佳,但近期盛澤地區噴水及后整理受環保限產影響短期開工率恐將急劇下滑,需求一季度總體變現欠佳,部分市場人士表示,坯布利潤訂單欠佳,工廠資金緊張為目前影響市場價格的最主要因素,傳統的“金三銀四”在今年并未體現,“金三”表現足已體現需求差,那么“銀四”市場似乎對它并無期待。

下游工廠受疫情和訂單差影響開工率小幅下降,清明節前后有進一步降負預期,聚酯開工率維持偏高,庫存壓力再次回升維持偏高水平。聚酯庫存壓力偏高,大廠的庫存調節能力高于小廠,聚酯負荷維持高位。
一季度滌綸長絲POY150D/48F季均價格在7885/噸,同比上漲976元/噸,漲幅 14.13%,而POY150D/48F季均利潤預計在70.52元/噸,同比下滑—410.79元/噸,跌幅85.35%,可見一季度滌綸長絲價格雖有上漲,但利潤壓縮明顯。

截止上周,聚酯周均開工率93.4%附近,加權利潤-130元附近,聚酯加權庫存回升至25天。
隨著庫存壓力的升高,聚酯工廠后續有聯合減產計劃。
周一據聞3家聚酯大廠達成聯合減產協議,減產幅度達到25%,目前具體如何執行尚未確認;目前4家大廠總產能2292萬噸,占聚酯總產能34.3%左右,考慮實際減產力度可能會低于協議幅度,按照輪減計算,減產1月影響聚酯的幅度大概在2.5%-3.5%(如果嚴格執行25%的減產幅度,輪減,影響聚酯的量在4.4%左右)。

在供需矛盾逐步擴大下,一季度滌綸長絲利潤遭遇擠壓,好在聚酯大廠檢修消息發出,短期或能緩解下跌速度,但二季度若滌綸長絲新投產能依舊,供應端或難有較大改善。
文章來源:全球紡織網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