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西平:以城帶鄉,精準發力

發布時間:2022-04-02  閱讀數:10453

西平:以城帶鄉,精準發力


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需要在促進城鄉要素雙向自由流動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方面大力改革探索,以工補農、以城帶鄉。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2022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以下簡稱《任務》),在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推進城鎮公共服務向鄉村覆蓋、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等方面作出明確部署。

當前,城鄉融合發展現狀如何?農村群眾享受到了哪些城鎮化便利?“以城帶鄉”的發力空間還有多大?



“家門口就業”含金量高

圖片

目前,中國生活在城鎮的人口已達9億多人。專家指出,未來,全國基本實現城鎮化后,仍將有4億左右的人口生活在農村。

“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需要在促進城鄉要素雙向自由流動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方面下大氣力改革探索,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制度保障。”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說。

圖片

如何實現“以城帶鄉”?在發展布局上,《任務》強調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推動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協作、功能完善的城鎮化空間格局;在發展重點上,《任務》要求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支持一批具有良好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集聚人口經濟條件較好的縣城發展。

在這一過程中,不少地方積極推動城市資源向縣鄉輻射,提升鄉村發展水平,幫助農村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

圖片

依托嫘祖文化、便利的交通、充沛的勞動力資源優勢,西平大力發展服裝產業。“前些年在廣州服裝廠上班,一個月平均薪資達6000元,除去開支便所剩無幾,而且不能陪在老人孩子身邊,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我內心時常很痛苦。這幾年,縣里陸續引進了幾個大的服裝企業,我毅然就回來了,在家門口既能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又能賺錢補貼家用,孩子成績提高了,夫妻感情也和睦了,現在的我真的很幸福,我再也不想外出打工了!”武春麗滿意地講到。

圖片
圖片
公共服務擴大鄉村覆蓋面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不僅要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更要推進城鎮公共服務向鄉村覆蓋。為此,《任務》提出了“積極建設城鄉學校共同體”“推動城市優質醫療資源向縣域下沉”“健全縣鄉村銜接的養老服務網絡”等多方面措施,這讓不少農村居民備受鼓舞。

圖片

生活選擇會更多。54歲的孫占軍曾長期在長三角地區打工。近幾年,隨著年齡增長,他選擇回到駐馬店西平縣的老家,準備過“慢生活”。“外出打工是為了多賺點錢。現在,外出打工機會依然不少,但這幾年老家發展也不錯,我就不想再出去了!”孫占軍說,別看老家屬于村鎮,現在什么好東西都能買到,一點不比南京、杭州等大城市差。特別是醫療條件比以往好了很多,這也是自己決定回到家鄉的重要原因。

圖片

生活品質會更高。家住駐馬店西平縣嫘祖鎮的陳美華發現,原本富集于城市的5G網絡、交通道路、教育等資源向廣大鄉村地區延伸,正在快速提升著鄉村生活的質量。“你看,不少人在新建的廣場跳舞健身,連茶余飯后人們聊天的內容也更加新潮、貼近社會熱點了。”她說,國家積極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向鄉村覆蓋,無疑會讓鄉村生活品質進一步接近城市,對老百姓是實實在在的利好。

根據《任務》要求,未來縣城在公共服務設施、環境基礎設施、市政公用設施、產業配套設施、商業體系建設等方面將進一步加強。這有利于返鄉農民工在縣城安家,進一步鞏固和加強縣城經濟發展。這有利于刺激鄉村人口消費,釋放4億左右農村人口的消費潛力。



提升鄉村自身“造血功能”

以城帶鄉,產業發展是關鍵。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3月22日,縣級及以下行政單位(鄉、鎮、村)的在冊企業數量,江蘇省最多,共881.53萬家,廣東(703.88萬家)、山東(669.11萬家)、浙江(520.88萬家)、河南(517.82萬家)等省份緊隨其后。從增量看,近3年此類企業注冊量,海南、江西、江蘇、福建、重慶等地增速較快;從行業分布看,2021年此類新增企業主要分布在零售業、批發業、餐飲業、居民服務業和畜牧業。

產業發展起來,鄉村經濟才有活力。專家表示,《任務》提出的“建設聯結城鄉的冷鏈物流、電商平臺、農貿市場網絡,建設重要農產品倉儲設施和城鄉冷鏈物流設施”等舉措,聚焦的正是提升鄉村經濟“造血功能”這一關鍵點。

圖片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農業生產機械化、智能化程度不斷提升,農村將釋放出更多勞動力。促進新型城鎮化,就要順應經濟發展規律,實現要素在大都市、小城市、縣城、鄉鎮、農村之間更合理流動以及產業鏈的更合理布局,通過發展縣域產業、支持鄉村經濟,實現以城帶鄉、城鄉融合,同時避免農村人口空心化。他認為,接下來,落實好《任務》要求,更好釋放“以城帶鄉”的潛力,還需要在交通、物流、網絡通信等方面進一步下功夫,引導原本聚集在大城市的產業鏈更多向縣鄉村延伸、下沉。

文章來源: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