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下旬至今,受國內疫情影響,全國交通物流出現部分堵點。工信部近日表示,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當前工業經濟運行面臨著物流循環不暢、大宗商品價格高居等困難。下一步,要全力抓好企業穩定生產和供應鏈銜接順暢。
全力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
4月11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切實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的通知》,近兩日也在逐步見效。
工信部強調,要全力抓好企業穩定生產和供應鏈銜接順暢,保障關鍵材料、重要產品運輸通暢。專家認為,隨著國家穩增長政策的釋放,行業將整體呈現企穩回升態勢。
據交通運輸部網站消息,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交通管控與運輸保障專班14日發布全力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涉疫地區(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縣區)所在地的省級交通專班,要按照國辦發明電〔2022〕3號文部署要求,根據本地疫情防控形勢和重點物資運輸需求,提請省級聯防聯控機制適時啟動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制度,按照全國統一式樣制發《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并暢通辦理渠道,明確辦理條件、程序、范圍、渠道和時效,確保辦理便捷。
對于持有《通行證》跨省份進出涉疫地區車輛,各地要保障順暢通行,有條件的地區設立要專用通道保障快速通行。
重新“鏈接”,
浙江許村企業“外循環”逐步恢復
近日,為應對疫情助企紓困,海寧調整相關政策,在確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企業可申領“安行碼”安排貨車進出,以此暢通企業物資運輸,保障生產企業原材料進得來、產成品出得去。
消息一出,靜滯多日的生產“外循環”終于動了起來,上千份申請立馬發出,經過相關部門多重審核,合規的申請將以短信等形式發給企業和貨車司機;企業的倉庫前,工人們快馬加鞭,忙著把產品消毒檢查、裝車發貨;而在許村南高速口,交通已是川流不息,工作人員在進出口附近設立了“預檢處”,雙向檢查進出的貨車信息是否合規,確認無誤方予通行。
“安行碼”的啟用,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但企業也面臨著各自的情況需要應對。浙江瑪雅布業,在獲知消息的第一時間就發出申請,現已恢復50%運力,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倉儲和交貨壓力。“現在貨車已經往外發了6趟,雖然還沒恢復到以前,但整個鏈條算是逐步在動起來。我們企業是以外貿為主,但是由于多地疫情影響,導致物流不暢,部分城市出現無法接收的情況;而生產原料方面,我們這兒不少企業都要用到桐鄉的特種紗線,但那邊因為疫情還沒解封,所以整體上面臨著‘進出兩難’的難題。”
在華德利印染,企業生產也在逐步恢復中,貼著封條的貨車一輛輛駛入廠區,帶來了水煤漿、染化料助劑、液堿等原材料,工人們抓緊搬運,加速著讓企業的機器設備轉起來。“我們企業做的是印染,必須符合環保等要求,所以按照輕重急緩,優先保障原材料的進入,后續生產全面啟動后,再考慮產品的輸出。開工以來,我們企業已申請了140輛車次,現在有80輛貨車完成了‘安行’運輸。”華德利相關負責人介紹。
隨著“安行碼”申請數的激增,平臺審核的壓力也在不斷加大,對此許村鎮已擴充審核隊伍,加班加點把關“安行”審批,幫助企業恢復“外循環”。“這幾天收到的申請材料中,有一部分并不合規,所以也提醒大家,‘安行碼’僅限企業申請,車輛限定為貨車,必須要提交承諾書、包保責任書、行駛證,司機的健康碼、行程碼和核酸檢測報告(普通地區48小時內,帶星或重點地區24小時內),同時也建議咨詢好目的地的相關政策,提升‘安行之旅’的整體效率。”許村鎮經發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產供銷全鏈條無縫銜接 ,
濮院實現復工復產成效最大值
連日來,圍繞“產”、“供”、“銷”全鏈條無縫對接這一關鍵核心,濮院鎮與100多家規上企業同心協力,一體化推進復工復產,以最短時間、最低成本、最實舉措,努力實現復工復產成效的最大值。
浙江樂尚美意實業有限公司一家多元化發展的時裝品牌公司,在濮院布局了生產基地和電商基地,年出貨量達到1000萬件。受疫情影響,企業停擺,100萬件夏裝積壓在倉庫,為了幫助企業打通向外發貨通道,濮院鎮組成專班服務隊,向企業提供了“一企一策”精準化服務。這兩天,在獲得“嘉興市疫情防控車輛專用通行證”后,“樂尚美意”在加大積壓服裝出倉外發的同時,還組織員工加班加點忙于生產。
浙江樂尚美意實業有限公司濮院生產部負責人 付代沾:我們保障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我們保障貨品安全出貨,我們現在是主抓生產,我們對車間組建一個臨時車間,我們現在是加班加點,對員工建立一個星級獎勵機制,來保證我們的生產。
“現在作為我們來說要第一時間了解企業的困難,需求,我們第一時間幫助企業解決到這些需求和困難,加大生產力量加大生產力度。”濮院鎮助企專班服務隊成員、經發中心副主任陸金華表示。
短短3天時間,
企業的生產運力提升到現在的95%
年產值超2億元的博森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濮院鎮最具規模的紡織染整企業。受疫情影響,企業在10多天的停產過程中,積壓了大量染整貨品。4月12日,隨著濮院復工復產集結號的全面吹響,“博森紡織”第一時間通知300多名一線員工到崗到位,投入生產。
“這幾天,來料加工積壓也比較多,公司一方面馬上通員工到崗到位,另一方面開展設備全面檢修,保證開足馬力生產。”博森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東曉告訴記者,我們要想客戶所想,把客戶放在第一位,所以這幾天我們24小時在生產。
截止到目前,濮院鎮近200家規上企業已實現9成復工復產。尤其是涉及產業鏈前端的紡織印染、一體成衣等,另外,濮院鎮助企服務專班、24小時服務熱線等,已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問題事項280多件。
晉江重要市場鞋紡城復市
受疫情影響,國際鞋紡城閉市,引起了諸多鞋產業鏈相關區域及企業的關注。近日,鞋紡城封閉式復市開業,有力地滿足了鞋產業鏈企業和商戶的期待。
據悉,本次開業,晉江國際鞋紡城采取分批次開放、線上經營與定點配送相結合的策略,首批進場120余家商戶,其相關人員將在鞋紡城內閉環管理。
中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高榮財:全國各地很多市場都在等我們的材料,沒有我們的材料,他們也沒辦法正常營業。
”
為加強管理、確保安全,前期僅開放無疫網格內的倉庫,并對貨物采取零接觸、點對點轉運的方式。
線上經營期間,鞋紡城公司嚴格執行“車輛通行證”管理制度,僅允許具有晉江市疫情防控指揮部交通檢疫組及晉江市國際鞋紡城蓋章的通行證(紅色)的車輛進入市場,但須嚴格執行貨物轉運“零接觸”管理。
復蘇,東莞紡織業
把因疫情耽誤的訂單趕回來
家家毛線繞,戶戶織機響。4月11日下午,記者走進被譽為“中國毛織第一村”的東莞大朗巷頭社區,近200家毛織企業一片繁忙。附近雅綺服飾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工人們忙著趕訂單;樓上營銷中心,兩名主播正在鏡頭前直播帶貨。
距離大朗鎮60公里外,紡織設備企業星馳縫制公司營銷總監關偉亮登錄電腦后臺查看網上銷售數據。“我們要在不確定的環境里尋找第二增長曲線。”他說。
越是困難,越是考驗韌性;越是挑戰,越能激發突圍。一度“停擺”的東莞紡織業,解封后迅速復工復產“搶”回訂單,通過數字化轉型“上云”找增量,努力拓展直播供應鏈搶占市場新機……疫情下,東莞紡織產業的求變之路愈發清晰。
一大早,東莞升麗針織有限公司內,員工們排隊等待測量體溫和消毒,完成相關防疫措施后有序進入廠區。
公司位于大朗鎮管控區內,隨著全鎮疫情防控區域等級調整,3月18日,企業通過防疫驗收后迅速推動滿工滿產。“我們盡量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力爭一季度平穩開局。”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
同天,新宏豐服飾有限公司也通過防疫驗收,復工當天產能已恢復至60%。隨著大朗全域解封,企業已實現滿工滿產。
“目前,企業在強化疫情防控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產能,尤其是生產多樣化的產品開拓新市場,把因疫情耽誤的時間和訂單趕回來。”新宏豐服飾經理盧仲華介紹,企業結合自身實際確保防疫生產兩不誤,力爭完成全年產值增長10%的目標。
毛織產業是大朗鎮的傳統特色產業,截至今年2月,大朗有毛織相關市場主體超過2萬家,涉及從業人員20多萬,全產業鏈年銷售額超600億元。
記者走訪發現,受疫情影響,毛織企業普遍反映前期不少訂單被迫取消、原材料進不來等問題。眼下,搶回訂單是毛織企業最重要的事情。兆灃服飾董事長朱兆周最近在給客戶一個個打電話耐心溝通,“我們要以最好的心態和服務,爭取與更多的客戶合作”。
一聲聲機器轟鳴,一輛輛呼嘯而過的貨車……毛織企業各項工作走向生產經營正軌。3月29日,大朗全域解封。
解封后,大朗鎮毛織行業全面復蘇。“企業都在滿工滿產趕訂單,政府也會持續出臺政策助力企業穩定經營。”大朗鎮委書記郭懷晉說。
上線,主動出擊加速尋找新增量
每天到達公司,登錄電腦后臺查看網上店鋪的各項數據——這是東莞市星馳縫制設備有限公司營銷總監關偉亮最近新增的工作內容。
距離大朗鎮60公里,星馳縫制所在的石碣鎮也受到疫情影響,工廠從3月16日起封閉管理。早在今年開年的全員戰略規劃動員會上,公司總經理于志豪宣布今年線上銷售額要完成1600萬元,比去年增長3倍。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管控,讓公司倍感壓力。“但是我們仍按這個目標努力,在不確定環境中尋找確定性。”關偉亮告訴記者,公司針對疫情制定了應急預案。
“最近,我們正組織團隊去拜訪大朗鎮的紡織企業客戶,聽聽他們有哪些需求。”關偉亮說,疫情下更要主動出擊。在他看來,提升復購率是“在不確定的環境里尋找確定性”最直接的體現。“在縫紉設備行業,企業客戶對于設備的忠誠度很高。一旦購買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我們希望今年將復購率提升到25%。”關偉亮如是說。
除了線下挖潛熟客業務,星馳縫制也加速在線上尋找新增量。
“幾天前,我們和電商平臺續約再投入50萬元,在平臺上增加新店鋪,同時競標好的引流項目。”關偉亮表示,今年市場低迷,很多同行均大幅削減線上投入費用,但星馳縫制反而認為這是拓展業務的好時機,“別人退,我們進”。
這樣的戰略轉型其實早在2020年底就有初步思路。關偉亮回憶,公司復盤當年全年銷售額時,發現線上銷售比上一年增長超十倍。當時就意識到,要全面往線上轉型,否則就沒有了生存空間。
關偉亮告訴記者,現在的企業訂單中新增了個體戶等零售訂單,為銷量打開了另一扇窗戶。“這些個性化定制化的零售訂單對工廠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促進我們持續創新,在不確定的環境里尋找銷售第二增長曲線。”他說。
下沉,直達C端 直播銷量逆勢增長
東莞市雅綺服飾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一片繁忙,工人們加班趕訂單。樓上的營銷中心掛滿了數百件各式各樣的服裝,兩名主播正在電腦前直播帶貨。
“我們要把一季度積壓的訂單,爭取在這一個月內完成。”雅綺服飾總經理劉劍波說,疫情對生產和業務拓展都產生了一定影響,要先把訂單趕回來。
在服飾行業摸爬打滾十多年,劉劍波深知“下好先手棋”的重要性。在劉劍波看來,每次危機過后,都是一波市場的大洗牌,消費者會更加理性,對服務的要求也更高。要提供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才能搶抓先機。
疫情影響線下銷售,但直播業務反而讓企業銷量逆勢增長。
“直播營銷讓工廠直接下沉至C端,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成本,效率也更高。”劉劍波說,接下來公司會往直播供應鏈方向拓展,與頭部MCN機構合作,推動服裝、包包、鞋子等產品線上銷售。
目前,雅綺服飾主要以電商供應鏈業務為主,分為三大業務板塊,自主品牌的開發、生產與銷售,占比30%左右;國內互聯網品牌、線下女裝品牌的ODM貼牌加工,占比50%左右;外貿出口業務,占比20%左右。
“我們計劃將外貿占比提升到30%—40%,多板塊運營,提升抗風險能力。”劉劍波說,過去太依靠單一業務市場了,接訂單很被動。接下來,企業要增加銷售渠道,擴大跨境電商平臺供應鏈服務,“在保證國內訂單的同時,爭取把外貿訂單量做大,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來源:印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