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權威解讀】李陵申:推動高質量發展 實現產業愿景

發布時間:2022-04-25  閱讀數:10897

【權威解讀】李陵申:推動高質量發展 實現產業愿景


產業用紡織品是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組成部分,是全球紡織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十三五”期間,產業用紡織品纖維加工量占我國紡織纖維加工總量的比重由25.3%提高到了33%,航天服、深海繩纜、口罩、防護服等產業用紡織品在國家重點工程、新冠疫情防控中作出了重要貢獻。進入“十四五”,加快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發展是擴大內需、暢通產業鏈循環、拓展紡織行業發展空間的重要發力點。


4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發布了《關于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旨在推動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加強協同創新,加快研發高性能產品,積極拓展產業用紡織品在航空航天、醫療健康、應急救援、海洋漁業等領域的應用,促進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高質量發展,有力保障紡織行業平穩運行。


《指導意見》圍繞發展目標,從科技創新、產業結構、兩化融合、綠色發展、標準引領等方面提出了五項重點任務,部署了高品質非織造布、安全防護與應急救援用紡織品、航空航天用高性能紡織品、海洋產業與漁業用紡織品、醫療健康用紡織品、交通運輸及安全工具用紡織品、土工建筑用紡織品、過濾用紡織品等8個重點領域提升行動。同時,為推進各項目標和重點任務、重點領域提升行動的順利實施,《指導意見》還提出了五個方面的保障措施。


繼《產業用紡織品“十二五”發展規劃》《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之后,行業再次作為紡織工業的重點子領域,獲得國家部委聯合簽發,證明了行業在紡織強國建設中的重要性,同時,國家層面上發布行業發展指導意見,對引領、促進行業健康持續發展也具有重大意義和推動作用。


《指導意見》對行業發展的現實重要意義是什么?“十四五”目標達成后,行業將會呈現出什么樣的藍圖?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專業解讀。


圖片

產業巨大進步

得益于國家戰略推動

《中國紡織》:“十二五”“十三五”期間,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部委針對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發布了《規劃》和《指導意見》。作為親歷者,您認為過去十年,這兩個《規劃》和《指導意見》對行業發展有哪些指導意義?


李陵申:作為新材料戰略支撐產業和紡織工業技術創新亮點,過去十年,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這些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國家相關戰略的推動。


《規劃》和《指導意見》將行業發展提升到了國家發展戰略的層面上,對行業發展的指導作用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政策引領,方向把握。“十二五”確定了行業發展的六大方向,“十三五”開始嘗試與環境工程、健康產業等國家發展戰略接軌,促進了行業的快速發展。制定“十四五”《指導意見》的時候,圍繞國家戰略發展方向的指導思想得到了進一步加強,我們在原有六個方向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個方向:一個是高品質非織造布,涉及產業用行業16個子類別當中的多個子類別;另一個是海洋產業與漁業用紡織品。這兩個方向都和國家發展戰略緊密相關。


二是,市場拓展、應用多元。行業科學與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原有需求的高端替代進程。實際上,產業用紡織品的各類需求是一直存在的。比如,口罩防護服一直都有,只不過是由針織的、機織的變為非織的。土工材料一直都有,只不過是由鋼筋水泥變成土工布、土工格柵材料了。防護服一直都有,只不過是變成了高端、多種功能為一體的防護,過去,防護服僅具有阻燃、防靜電功能。現在的防護服具備了防刺、防割、防靜電、防生化等更多防護功能。


三是,制造系統、集成創新。過去十年,整個制造系統的集成創新發生了很大變化。比如,過去很多產品的成型技術、工業路線是極其落后的,而現在的智能化、系統化整個體系建設,包括檢測認證平臺都得到了極大普及和創新。


四是,質效提升,結構優化。過去,企業生產的產品都是量大面廣的、中低端產品;現在,我們有一些產品已經走到了世界前列,這些都是質效提升,結構優化的成果和直接體現。


總體來說,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近十年來的發展,主要得益于國家產業政策支持、科技創新驅動、產業體系配套、內需市場牽引、國際比較優勢等方面。行業協會不斷推動和完善科技創新平臺、標準制修訂、經濟運行分析、信息咨詢、產融結合、社會責任、展會論壇、國際交流、媒體宣傳等服務,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國紡織》:近年來,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在各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李陵申此前兩次國家級的規劃,確立了產業用紡織品在紡織行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中的地位和作為戰略新材料基礎產業不可替代的作用,使產業用紡織品進入到了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鼓勵發展類別。


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在各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在疫情防控、大氣環境治理、軍民融合、重點基礎設施工程建設、海洋工程等領域,國家出臺了多項促進行業發展的政策,支持企業的技術創新、先進產能投資、融資和政府采購等。目前,我國基本建成了覆蓋高端科研機構、高校、檢測機構和重點企業的行業創新體系,培養了一大批不同層次的專業技術人才,為科技創新打下堅實基礎,重點企業的研發投入占到營業收入的2.92%(遠高于制造業的1.4%)。產業用行業研發人員占比高,產業工人人均銷售過百萬,在整個紡織工業位居前列;注重綠色、可持續發展,產業用行業的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在整個紡織工業領域也是最高的。


圖片


強化創新提升
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紡織》:目前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具有哪些發展機遇?從全球領域來看,我國產業用紡織品具有哪些明顯的發展競爭優勢?


李陵申當前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機遇期和窗口期。一是我國紡織業將成為中國最具潛力率先跨入世界制造強國行列的工業之一,為行業提供巨大的競爭優勢;二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讓全社會對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有了全新的再認識,為行業帶來更廣泛的應用空間;三是國家多次強調要實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提升工程,而產業用紡織品是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的基礎產業,行業強基面臨著新的機遇。未來,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競爭將由規模體量優勢轉變為創新應用優勢,由成本優勢轉變為質量和品牌優勢,由廣度拓展優勢轉變為深度主導優勢,由國內制造基地優勢轉變為全球制造網絡優勢。


“十四五”已經到來,這是我國紡織工業邁向世界科技強國前列的重要時期,加大應用基礎研究力度、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強化創新載體間協同互促、構筑行業標準化創新生態體系、提升產業支撐服務能力,是我們未來相當一段時間不斷努力的方向。

《中國紡織》:日前,兩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特別強調了高質量發展,您認為產業高質量發展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李陵申:產業高質量發展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產業發展規模適度,二是產業結構要多元合理,三是產業質量效益顯著,四是產業國際間伸縮能力強,五是產業發展空間廣闊;產業創新貢獻突出。產業質量包括勞動貢獻率、GDP增速、質量品牌、全球500強影響力等一些指標。內需市場是行業發展的壓艙石,既有效抵御國際市場波動,也為行業迭代提升提供了較大的成長空間。目前產業用紡織品內銷比例超過80%。出口方面,中國制造無論在技術還是在成本上都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業用紡織品出口國。同時,在產業鏈配套方面,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也有較強的整體優勢。

《中國紡織》: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處于核心地位,行業協會在引導行業企業創新發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指導意見》中對共性基礎研究、創新體系建設和產業鏈強鏈補鏈進行了闡述。您作為紡織行業主管科技的領導,對未來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科技工作有哪些考慮?


李陵申:近年來,協會主要在落實黨和國家科技發展戰略、制定科技發展規劃、制定行業技術發展路線圖、實施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培育公共創新平臺、引導產學研用對接、推動標準專利有效供給、推進新產品新技術應用等方面開展了相關工作。“十三五”期間,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承擔了3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十余項中國紡聯基礎研究項目,制修訂了37項行業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行業6項項目獲得國家科技獎項,1項專利獲得中國專利獎金獎,100余項成果榮獲“紡織之光”中國紡聯科學技術獎,行業現有7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5家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一大批中國紡聯和中產協研發創新中心。這些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基礎應用研究突破和標準體系完善,對于促進行業創新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導推動作用。


《指導意見》中多次強調科技創新的重要性,例如,在指導思想中提出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科技創新為動力;在基本原則中提出堅持創新引領;在重點任務中強調強化科技創新,穩固產業發展基礎,并在各項內容中提出了具體措施,這些都充分說明了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對科技創新的迫切需求。從協會的角度來看,“十四五”期間,產業用紡織品科技創新需要進一步突破現有的小散弱局面,形成行業合力實現快速突破,為行業進步和保障產業鏈安全保駕護航。目前,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正在積極推動建立“國家先進技術紡織品創新中心”,也正在積極申報成立“全國產業用紡織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相信這些行業公共創新平臺的建立,將有利于全面統籌和推進行業科技和標準化工作,更好地服務行業高質量發展。


產業用行業在整個紡織工業里面是科學技術運用較多的行業,科技創新正在或將會對行業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未來產業發展將聚焦以下重點:新材料催生新型產業發展;運用人工智能、信息技術打造新型制造業;綠色低碳技術對行業技術創新和消費升級雙向促進;通過實現補鏈、強鏈工程培育專精特新和產業鏈創新鏈主企業。


圖片


用好戰略機遇期
實現產業未來愿景

《中國紡織》:“十四五”是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鞏固產業基礎、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在這樣的發展機遇下,您對產業用“十四五”發展有怎樣的期望?您認為“十四五”末行業會變成什么樣?


李陵申:“十四五”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希望在國家部委的支持下,通過高水平創新平臺開展關鍵技術的基礎研究、產品開發和應用推廣,實現我國在高品質非織造布、安全防護與應急救援、航空航天、海洋產業與漁業、醫療健康、交通運輸、土工建筑、過濾用紡織品領域關鍵技術突破;在產業用紡織品標準化組織方面取得突破,實現行業標準和質量工作的重大提升;行業重點企業在技術創新、先進制造、高端應用和品牌影響力方面取得明顯進步,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顯著加強,涌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和國際領軍企業。


“十四五”期間,行業要以頂層設計、政策系統推進為保障,以行業關鍵共性技術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為突破口,以解決跨領域、產業鏈協同創新、廣泛應用融合為抓手,構建產業發展氛圍良好,具有高韌性、高附加值、高技術紡織品的產業鏈,這是我們對這次《指導意見》發布的未來愿景。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