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2022年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名單公布,江蘇新視界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有限公司(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綜合運營部榜上有名,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
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是全國第13家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江蘇省首家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采用“公司+聯盟”模式,依托江蘇新視界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有限公司進行是實體化市場運營。創新中心綜合運營部主要負責公司的行政科室及日常各項行政事務及聯盟運營工作,并兼具對外溝通協調、企業宣傳的職能,為研究開發行業關鍵共性技術提供資源與服務。創新中心自成立起,就制定了引領行業在纖維新材料、高技術紡織品、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領域,打造纖維行業關鍵核心技術的“發源地”、科技創新資源的“集聚地”、科研成果轉化的“助推器”的目標。在創新中心的總體指導下,綜合運營部近年來積極組織開展國內交流,與眾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等,開展多向、互聯、互通交流溝通,并針對目前行業發展問題、關鍵共性技術問題、產品研發推廣、項目合作等多領域交流。2021年,在綜合運營部的大力推動下,創新中心與各行業企業、高校、政府部門開展了共計130余次交流活動。向天津市工信局、天津創新中心、天工大、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資產經營公司等介紹創新中心建設經驗、架構運營模式、能力建設、發展定位方向等,交流省、國家級創新中心申報注意事項等;與中國紡織工程學會、中國針織工業協會、襄陽市科學技術協會等展開交流,探索搭建以產業鏈布局創新鏈的融合創新體系;與清華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服裝學院、東華大學、四川大學、青島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等開展主題交流,聚焦高性能纖維、納米纖維、生物基纖維等的“產業化最后一公里”,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調研奧神新材料、中芳特纖、泰和新材、中復神鷹、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六研究院四十六所、亨通集團、光威集團等股東及聯盟單位,共同探討先進功能纖維制造及其下游應用企業主體市場需求與研發供給的有機結合并開展技術交流;組織“綠色向新,品牌先行”主題沙龍活動,邀請多家行業主流品牌商共同探討再生制品原材料認證環節的難題與訴求,以及在技術支撐、追溯體系方面的想法與建議等。疫情期間,綜合運營部聯合創新中心其他部門積極應對醫用防護服原料短缺的問題,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編制了《關于充分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解決當前醫用防護服緊缺問題報告》;提出可重復使用醫用防護服解決方案,并梳理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向工信部科技司提交了《可重復使用醫用防護服方案》《高性能醫用防護服新材料的研發與產業化》項目報告;參與制定由山東省醫療器械產品質量檢驗中心牽頭的《重復性使用醫用防護服》國藥行業標準,完成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醫衛防護材料應急專項《醫用防護服的制備流程及標準》和《纖維在病毒防護中的作用機制》的科普編制及宣傳,為抗擊疫情做出貢獻。
近年來,創新中心啟動了碳纖維復合材料試驗等四個技術協同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為整合行業優勢資源,協同全產業發展,綜合運營部創新優化了公司組織架構,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完善研發管理制度,制定了多梯度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為高層次人才引進提供保障,對青年人才實行“一對一”培養,大力吸引、培養和使用高層次優秀人才,為創新中心各項工作的開展奠定了保障。創新中心自成立起,就制定了圍繞高端用纖維材料及紡織品、功能纖維新材料、前沿纖維新材料等領域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構建創新平臺的目標和任務。如今已經建立起以“重點實驗室”、“中試基地”、“國家級紡織品檢測中心”等為支撐的技術創新供給體系;股東單位增至 15 家,創新聯盟單位增至 143 家,涵蓋了國內紡織纖維完整產業鏈,搭建起深度合作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此外,2021年5月11日,創新中心綜合運營部還在北京召開“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聯盟專家技術委員會會議”,向社會大眾匯報了正式獲批到組建至今的總體建設情況、運營模式,以及通過近兩年的摸索和實踐做出的重點工作、重要舉措、“十四五”期間的重大研發需求對接等,受到了業內人士的高度認可。
文章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