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產業資訊丨【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新產業集聚 新動能引領

發布時間:2018-01-08  閱讀數:10939

近年來,廣州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核心,加快動能轉換,積極探索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新路徑,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近年來,廣州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核心,加快動能轉換,積極探索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新路徑,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廣州擁有良好的制造業基礎,一方面運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進行“智能升級”;另一方面通過IAB(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NEM(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廣州未來發展注入后勁。廣州有突出的服務業優勢,通過促進產品和服務創新,正在逐步實現更高水平上的需求結構的匹配和優化。利用長期以來的對外開放優勢,廣州抓住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主動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積極拓展發展空間。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一系列數據表明,廣州的創新驅動發展從“積累期”逐步邁入“加速期”。科技創新作為廣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正在不斷地增強。最近三年來,廣州的高精尖企業、項目加速集聚,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吸引騰訊、阿里巴巴等17家企業入駐,總投資規模達630億元;富士康10.5代顯示器項目、思科智慧城、GE生物科技園、氫能價值創新產業園、粵芯12英寸芯片制造項目、寶能集團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相繼落戶;廣州還成功引進了海爾集團落戶南沙,打造海爾全球產業金融中心


傳統產業:存量變革  新興產業:增量崛起

新動能覆蓋一二三產業。在發展新動能的過程中,廣州堅持“增量崛起”與“存量變革”并舉,既培育發展前景廣闊的新興產業,也運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實現“老樹發新枝”,促進生產力整體躍升。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工業發展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打開該區的工業地圖,其“工業一哥”的屬性早有歷史緣由。早在改革開放前,這里就布局了文沖船廠、廣州石化等工業企業,奠定了石化、商貿物流的基礎;之后又陸續規劃建設了云埔高新技術開發區、雙沙工業區等園區,引進了可口可樂、粵華發電、廣州本田、東風本田、南玻玻璃等知名企業,工業底子相當雄厚。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得益于過去高速發展,已擁有較完善的工業體系,面向未來,正引入新動能,方向明確指向從“黃埔制造”向“黃埔質造”、“黃埔智造”轉身,大力推進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實施IAB、NEM兩大產業計劃。

2017年6月,GE生物科技園項目在中新廣州知識城動工。該項目是GE醫療集團在亞洲首個生物科技園,年產值預計40億~80億美元。隨著該項目落戶,其“磁場效應”立竿見影,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上下游企業接踵而來。如在GE的引薦下,總投資22億元的百濟神州生物藥項目聞訊而來,進駐園區生產單克隆抗體類抗癌新藥。

2017年12月26日,粵芯12英寸芯片制造項目、寶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同時動工,廣州IAB產業再度迎來千億級重磅項目的鼎力支持。粵芯項目將徹底改變廣州缺乏大型芯片制造項目的歷史,“廣州芯”產業破局在即。以粵芯項目為龍頭,關聯15個上下游項目的“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終端應用”為一體的作業模式已構建,產業項目集聚集群集約的全產業鏈生態圈已形成。


創新企業高速增長

近年來,廣州的創新企業快速發展。2017年,廣州高新技術企業預計凈增4000家以上,總數超過8700家,在2016年凈增2820家基礎上再次實現飛躍。2017年,廣州新增入庫科技創新企業4萬家,累計達16.9萬家。模式創新、業態創新的科技創新企業不斷涌現,入選中國最佳創新公司50強的企業數連續四年居全國各大城市前列。



科技融資與政府投入

科技離不開資本助力。廣州建立了3000家上市掛牌培育科技企業數據庫,今年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113家,總數達428家,進入創新層企業55家。廣州的科技創新投入在持續加強。廣州從2013年開始實施一般公共預算安排科技支出倍增計劃,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安排科技支出114.6億元,是2013年(54億元)的2倍多。



針對未來布局產業

在產業布局上,廣州更是圍繞第四次工業革命,著力打造高端高質高新產業,重點實施IAB(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NEM(新能源、新材料)產業行動計劃。為了力爭產業的技術優勢,廣州加大AR/VR、無人技術、基因診斷和治療、石墨烯材料運用、區塊鏈等五大未來產業關鍵技術的研發力度。



供需結構:逐步調整  現代服務:高速增長

廣州擁有強大的服務業優勢。近年來,廣州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實現了更高水平上供需結構的匹配和優化。

全國經濟強區——廣州市天河區的案例值得參考。數據顯示,近三年,天河區工業、商業、房地產業等傳統產業增長持續放緩,科技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高速增長。

一方面,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速從2014年的13.3%放緩至2016年的3%,商品銷售總額增速從16.4%放緩至0.9%,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延續下行趨勢至零增長,工業、商業和房地產業等傳統動能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2014年的30%下降至9%,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持續減弱。另一方面,金融業、其他營利性服務業、軟件業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2014年的30%大幅提升至49.3%,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

從要素投入增長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由過去依靠勞動力數量和資本存量增長驅動,轉變為主要依靠科學技術、人力資本增長,天河區以創新為主的新動能逐步增強。

2017年度“中國最佳創新公司50”榜單是觀察中國創新的風向標之一。天河的創新企業多年來頻頻上榜,圖普科技、大象健康、考拉先生、樓小二(云系)以及廣州酷窩科技有限公司5家天河企業位列其中。

成立3年來,考拉先生在“消費升級與新零售”的道路上業已碩果累累,為其服務的40多萬實體商家提供SCRM系統、考拉店長小程序、超級POS等軟硬件。“我們給實體店賦能。中國有4600多萬實體商戶,考拉先生APP能幫助他們做貨源營銷、收款、會計賬單等各種分析。”考拉先生CEO雷勇說。

而聯合辦公空間——位于珠江新城的酷窩,就像一個資源共享平臺,通過線下開設的全球聯合辦公社區空間、線上移動端產品APP,形成以精英社群為目標,創新創業為目的的社交場景閉環,幫助創新創業人士解決找人才、項目、資本的需求痛點。一系列創新企業的涌現,正是天河驅動新舊動能轉換,不斷升級完善創新創業生態圈的結果。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