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編者按

近日,一年一度的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產品征集又啟動了,得到了眾多纖維企業的關注。這一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消費品工業司指導,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東華大學、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主辦的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活動,至今已成功舉辦11屆。
十多年來,中國纖維流行趨勢參與申報的企業總計有550多家,申報纖維產品900多個,共有260個產品在該平臺上獲得發布,為紡織新產品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其中綠色纖維、高性能纖維、功能性纖維等受到了較大關注。為此,《紡織服裝周刊》特開辟“中國纖維流行趨勢深度回訪”系列報道,通過采訪部分參與企業,了解發布產品的最新發展情況,以及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研究與發布平臺在踐行化纖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三品戰略”中所發揮的引領和典范作用。
當前,全球綠色低碳發展的大勢不可逆轉。隨著“碳達峰、碳中和”呼聲在全球范圍內持續升溫,在我國紡織強國目標基本實現的新發展階段,紡織服裝行業以綠色、低碳、循環為特征的新經濟形態加速形成,而這樣的成績,離不開產業鏈源頭綠色纖維的貢獻!
中國纖維流行趨勢從第一屆發布開始,環保、綠色就是其主題之一,之后每年其發布的纖維中綠色纖維赫然在列,對推動全產業鏈低碳發展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本期走近盛虹集團、桐昆集團、安徽豐原生物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和廣東新會美達錦綸股份有限公司,更好地了解近幾年企業發布的綠色纖維發展情況,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01
從最初開始的“生態”、“綠色循環低碳”“纖之源”等,到近幾年的“纖·綠意之道”“纖·綠動”“纖·溯綠源”等主題,在每一屆的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中,綠色纖維幾乎都赫然在列,涵蓋了生物基纖維、循環再利用纖維、原液著色纖維等三大系列近百款綠色纖維產品,為引導下游開發綠色產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桐昆集團從2021年開始,接替盛虹集團冠名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活動。公司近幾年也有多款綠色纖維產品入選該發布活動。特別是在桐昆·中國纖維流行趨勢2021/2022年度中,桐昆集團的高透氣性循環再利用聚酯纖維和原液著色細旦超黑聚酯纖維受到了下游企業的密切關注。桐昆集團市場服務部經理李國元介紹,高透氣性循環再利用聚酯纖維是以再生聚酯切片為生產原料的纖維,其性能與原生聚酯切片生產的POY纖維相差不大,但采用特殊的噴絲孔型與孔數,使產品具有高透氣性。原液著色細旦超黑聚酯纖維通過在紡絲前將著色劑加入到聚合物熔體中而制得的有色纖維,與常規的化學纖維相比,對環境友好,紡絲過程中不產生廢氣、廢渣,原料利用率為100%,每噸有色纖維的著色能耗約為50KWh。
為2022北京冬奧會提供生物可降解餐具的安徽豐原生物纖維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少有的可以以玉米、秸稈等為原料生產聚乳酸的企業之一,其生產的聚乳酸纖維、豐原絨等產品均入選了近三年的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安徽豐原生物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范亞慶介紹,聚乳酸是目前最具發展前景的“綠色纖維”之一,自發布以來,受到了消費領域的密切關注。
在2018年和2020年的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活動中,新會美達的抑菌原液著色聚酰胺6纖維、再生尼龍同樣受到了密切關注。新會美達董事、總經理郭敏介紹,對于錦綸紡織品來說,后道染色存在染色困難、上染率低和染色均勻性差的問題,新會美達利用原液著色技術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近年來開發出了軍綠、橙色、灰色等系列產品。同時,新會美達還將抑菌性能賦予錦綸,破解了功能絲勻染性差的技術難題。
02
在采訪中,多家企業都明確表示通過參加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產品獲得了更廣范圍的推廣。
在梅鋒看來,通過多年參與冠名支持,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已成為推廣盛虹品牌的有效載體,所獲得的收效遠遠超出了預期目標?!拔覈鞘澜缁w生產和消費第一大國,但是要讓國內產業優勢轉變為國際競爭優勢,單靠一兩家企業遠遠不夠。而‘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從整個產業出發,努力打造了一個‘生態圈’協同發展、創新引領的平臺,放大整個行業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這對企業高質量發展是一件好事,也是盛虹從一開始就參與的重要原因?!泵蜂h談到,近幾年,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已經從“活動”向“平臺”轉變,希望它能夠繼續加大品牌化推廣力度,繼續強化和鞏固“平臺化”運營效果,并能進一步擴大國際影響力,不僅成為國內化纖企業的交流和推廣平臺,還成為中國化纖產業與世界對話的窗口和舞臺?!?/span>
具體到盛虹的產品,梅鋒談到,舞虹彈系列自推出以來,已經和各世界品牌進行了定向的產品研發,銷售規模超萬噸,成為了彈性陽滌產品的市場風向標,舞虹彈也成為了公司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品牌產品之一。海麗絲低耗海島產品的推出,給面料染整工廠帶來了巨大的節能減排的優勢,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環保目標做出了貢獻;舒棉彈基本奠定了次世代運動休閑面料的基調和研發方向,已經被優衣庫,安踏,李寧等品牌公司指定使用;再生Memory生物基彈性纖維(再生H400)目前已經通過了阿迪達斯、迪卡儂等運動品牌的認證。
李國元也表示,自參加趨勢發布以來,桐昆集團的綠色產品發展迎來了很大變化,訂單量得到了明顯上升,特別是入選的產品,訂單量幾乎是原來的2—3倍,咨詢的客戶也明顯增多。同時,部分產品打出了品牌,如原液著色細旦超黑聚酯纖維解決了客戶的染色和可紡性的問題,日產量已經超過了150噸,深受廣東、福建、紹興等地客戶的青睞。同時,通過“纖維之路”等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相關活動,桐昆更好地與終端服裝品牌如安踏、特步、沐途者等建立了聯系,并達成相關業務合作,為未來形成品牌產業鏈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郭敏談到,新會美達的抑菌原液著色聚酰胺6纖維自入選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活動以來,確實受到下游市場的廣泛關注,看到行業對產品的認可,讓企業更有信心為天更藍、水更清的生活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
范亞慶表示,通過參加發布活動,讓更多的人對聚乳酸纖維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時通過與下游客戶的結識,也讓公司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帶動了大批量的下游客戶使用聚乳酸纖維。
03
綠色發展毫無疑問是整個紡織行業大勢所趨的方向。上游提出了綠色發展對于下游來說也是一種倒逼,一種傳遞,一定會引起下游的重視和思考。對于未來,眾多企業也紛紛表示仍將加大力度研發更多的綠色纖維,以引導下游、引導全產業鏈綠色發展。
梅鋒介紹,盛虹集團一直關注纖維的循環可持續發展,2021年集團投產了全球首套6萬噸/年瓶片直紡生產裝置。項目采用PET瓶片為原料,突破了熔體直紡生產再生纖維的關鍵技術,首次實現了國內外再生纖維熔體直紡大規模產業化的生產;項目投產后,每年可消化約30億只塑料瓶,可減碳約12萬噸/年,與切片紡生產再生纖維相比,單位產品能耗下降5%,為我國碳達峰、碳中和做出積極貢獻。在消化該技術的基礎上,盛虹集團正在分二期建設芮邦科技50萬噸再生纖維產能。建成后,盛虹集團將成為全球產能最大的綠色纖維生產基地。


李國元表示,再生循環利用和原液著色免染是目前桐昆集團綠色纖維的兩個主要方向,同時還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其功能性,實現綠色纖維的功能化。另外,桐昆還著手研究生物基纖維的發展。桐昆集團希望三個方向同時研究、同時發展,力求在做大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差別化、功能化比例,為引領中國化纖向綠色、低碳發展作出桐昆應有的貢獻。


隨著聚乳酸纖維的進一步應用,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聚乳酸纖維的優點。范亞慶表示,隨著國內外“禁塑”、“碳達峰”、“碳中和”等政策的發布,聚乳酸纖維市場占據量將會越來越大,目前安徽豐原聚乳酸纖維應用正在向家居產品及無紡布產品方向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