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從中央到地方相關政策正持續加碼,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日前,工信部部署開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屬服務產品推薦工作,同時征集大企業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對接需求及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典型模式,此前專精特新認定標準全國統一,工信部要求構建梯度培育體系。
近些年來,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一直是紡織服裝行業一個極具意義的發展方向,不少紡織服裝企業憑借專業的技術與研發能力、強大的創新能力、極具潛力的市場開拓能力和優異的經營管理能力等方面,成功入選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和中國紡織行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
國家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從政策到真金白銀的大力支持,國家、省市對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培育也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給以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為重要發展方向的廣大紡織中小企業帶來了重大利好以及指明了前進方向,對紡織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起到了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
開展“專精特新”專屬服務產品推薦工作
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通知,部署開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屬服務產品推薦工作。將圍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全生命周期需求,突出服務產品的個性化、差異化、定制化特征,廣泛征集遴選并推介一批優質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屬服務產品,短期幫助企業解決疫情多點散發帶來的物流運輸中斷、人員跨區域流動受阻、產業鏈供應鏈阻斷、市場開拓難、流動資金緊張等緊迫問題,長期著力提升企業的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水平和創新能力,引導各類服務機構改進服務方式,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精準、優質、高效的專屬服務產品。推薦工作以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推薦為主,服務機構自薦為輔。
力促龍頭企業助力培育“專精特新”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全國工商聯聯合印發通知,征集大企業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對接需求及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典型模式。征集對接需求方面,將聚焦重點行業領域,征集技術研發、創新資源共享、科研成果轉化、綠色低碳發展、產品配套、質量標準提升、采購訂單、數字化賦能、供應鏈金融、空間載體服務、跨境經貿合作、人才共享共用等領域的大中小企業對接需求;征集融通典型模式方面,將征集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特色性的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模式,如生態圈融通、供應鏈融通、創新耦合融通、融資供給融通、基地孵化融通、平臺賦能融通、數據聯通融通、內部孵化融通、產業集群融通等,也可不限于以上融通模式,另行總結提煉其他類型的融通模式。
龍頭企業該如何助力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工信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發表署名文章指出,要加快構建國家引導、地方組織、市場培育、龍頭帶動、資本助力的多元化發展培育體系,走出中國特色發展模式。在此過程中要發揮龍頭企業“鏈主”的領軍和生態整合作用,優化融通發展環境。
龍頭企業正通過從資金到技術、訂單等多維度的要素支持,利用產業協同優勢幫助中小企業快速成長。
專精特新認定標準全國統一
工信部印發《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評價或認定標準,從評價和認定、動態管理、培育扶持等方面對評價認定工作進行規范,同時對培育管理提出了系統性要求。
李毅中指出,為健全梯度培育體系,應加快構建國家引導、地方組織、市場培育、龍頭帶動、資本助力的多元化發展培育體系,走出中國特色發展模式。國家已出臺“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和一系列支持政策;工信部等11個部門開展“攜手行動”,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提出抓住創新、產業、供應、數據、資金、服務、人才等七個鏈;地方政府要將培育“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產業鏈龍頭企業通盤考慮,與建立特色區域經濟、城市群、開發區、自貿區相結合,協同共建創新平臺。
據《辦法》明確,優質中小企業是指在產品、技術、管理、模式等方面創新能力強、專注細分市場、成長性好的中小企業,由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三個層次組成,分別代表優質中小企業的基礎力量、中堅力量、核心力量。
工信部表示,考慮創新型中小企業是優質企業培育的廣泛基礎,標準設置不宜過高。
《辦法》還從專、精、特、新四方面設置13個指標進行綜合評分,滿分100分,企業得分達到60分以上即符合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考慮到各地企業發展水平差異,在堅持全國統一標準的基礎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留有15分“特色指標”由各省結合本地特色進行設置,既確保企業水平總體上大致相當,又鼓勵地方結合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
各地扶持專精特新“小巨人”
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是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力量。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關于支持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開展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的政策措施,試點范圍從原有9個省(市)進一步擴大至山東省等17個省(市)區域,便利更多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在一定額度內自主借用外債,助力企業加快創新發展。
根據地方政策不同,每個專精特新“小巨人”能獲得政府一次性20-100萬獎補,同時頒發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證書。對于發展中遇到困難的企業,地方政府會在財政專項資金、稅收優惠、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技術創新支持、市場開拓扶持、融資增信等方面給予幫助。同時,政府還會在融資服務、技術服務、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專題培訓等方面給與政策層面的扶持。
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的特殊時期,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中國紡織行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要緊抓機遇、苦練內功,加快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不斷強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要致力于瞄準“縫隙市場”,在細分領域建立了競爭優勢,甚至具有壟斷話語權,能有效連接產業鏈的“斷點”、疏通“堵點”,提升產業鏈的韌性,最終成為解決“卡脖子”問題的利器。
近期相關政策鏈接
關于協助推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屬服務產品的通知
https://www.miit.gov.cn/jgsj/qyj/gzdt/art/2022/art_f2bc7096f49c4dd6a44e335aa27c853d.html
關于征集大企業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對接需求及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典型模式的通知
https://www.miit.gov.cn/jgsj/qyj/gzdt/art/2022/art_8849e6202ecd4268ad926ff070554c1c.html
關于開展“攜手行動” 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2022-2025年) 的通知
https://www.miit.gov.cn/zwgk/zcwj/wjfb/tz/art/2022/art_59581adbdc7c4bf2bbdcd8ccf6a260f3.html
《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https://www.miit.gov.cn/zwgk/zcwj/wjfb/tz/art/2022/art_2a0941b2688143b1a2236970d85adbae.html
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支持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開展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的通知
全國“專精特新”企業獎勵政策匯總
(由于政策具有即時性,請以各地政府機構、科委網站最新公告文件為準。)
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獎勵標準:已被認定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獎勵600萬元/家,每年200萬元。
整體來看,對于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認證的企業,多數省市的獎補金額集中在20-100萬元之間。其中,山東省最豪橫,一次性獎勵200萬元;黑龍江、安徽、廣西、內蒙古次之,一次性獎勵100萬元。
一、北京
(1)補助是以服務卷的形式進行,可多張申請、疊加使用,每張面額是10000元;每批次每家企業可申領至多不超過20萬元的服務券,3年不超過60萬元。
(2)企業可使用“專精特新”服務券享受半價優惠,并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知識產權貫標、新技術新產品認定、人力資源培訓、招聘等服務領域享受更多優惠。
(3)領取“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證書,并增強企業宣傳推廣,并享受其他優惠政策。
(4)成為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可以優先申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并享受獎勵300-1000萬元的補助。
1.通州區
對獲得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稱號的企業,給予最高10萬元獎勵;對獲得北京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的企業,給予最高20萬元獎勵;對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的企業,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
2.順義區
對獲得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稱號給予一次性10萬元獎勵,獲得北京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給予一次25萬元獎勵,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給予一次性50萬元獎勵,晉級補差。
3.密云區
對獲得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和“小巨人”稱號的企業,首次獲得國家級認證獎項的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市級的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獲得市級認證獎勵后獲得同類國家級認證的企業,補齊獎勵差額。
4.其他區
對獲得“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稱號的企業,給予最高20萬元獎勵;對獲得“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的企業,給予最高30萬元獎勵。
二、上海
1.松江區
對首次被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給予一次性資助40萬元;對首次被認定為市級級專精特新企業給予20萬元獎勵;首次被認定為區級級專精特新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
2.虹口區
對首次被認定為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對復核為專精特新企業給予5萬元獎勵。
3.崇明區
對首次被認定為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給予5萬元獎勵。
4.長寧區
對首次被認定為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對復核為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給予5萬元獎勵。首次被認定為區級級專精特新企業獎勵3萬元;對復核為區級專精特新企業獎勵1萬元。
5.奉賢區
(1)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獎勵50萬元。
(2)對首次被認定為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給予5萬元獎勵。首次被認定為區級級專精特新企業獎勵3萬元:對復核為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給予2萬元獎勵。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用于生產經營發生的銀行貸款,按照央行同期一年貸款基準利率,給予不超20%比例的利息補貼,最高不超過20萬元。
6.寶山區
(1)對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獎勵20萬元。
(2)對首次被評定為市級專精特新企業提供10萬元獎勵。
7.金山區
(1)對新認定的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60萬元一次性獎勵。
(2)對首次被認定為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
8.閔行區
(1)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獎勵50萬元。
(2)對首次被認定為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給予20萬元獎勵;對復核為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給予5萬元獎勵。
(3)首次被認定為區級級專精特新企業獎勵5萬元。
9.嘉定區
對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
10.普陀區
對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對復核為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給予5萬元獎勵。
11.楊浦區
(1)對區級專精特新企業給予3萬元;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給予5萬元獎勵;
(2)對區級專精特新企業被認定為市級專精特新企業且在市級認定有效期內由區級財政一次性給予2萬元的資助。
12.徐匯區
對市級專精特新企業提供最高不超過2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
13.青浦區
對市級專精特新企業提供10萬元獎勵;對復核為專精特新企業獎勵1萬元。
14.浦東新區
列入區級“中小企業轉型成長培育計劃”的,一次性給予不超過40萬元的資助,兩年后經評估達標的,一次性給予不超過60萬元的資助。
15.黃浦區
對獲得市級中小企業管理機構認定的專精特新企業給予配套獎勵。
三、廣東
1.廣州
【落戶投資】
(1)對現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實施增資擴產的,在原規劃廠區已竣工且不新增用地的情況下,根據規劃條件適當提高容積率新增自用生產場地5000平方米以上的,按每平方米40元給予一次性扶持,最高200萬元。
(2)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新建重大產業項目,按項目投資協議、備案及土地出讓合同約定時間完成竣工投產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1億元、5億元、10億元、20億元、30億元、50億元、100億元的,經認定,分別給予500萬元、1000萬元、2000萬元、3000萬元、5000萬元、8000萬元、1億元扶持,同一企業按差額補足方式最高扶持1億元。
(3)對廣州市以外遷入本區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200萬元一次性扶持。
【成長壯大】
(1)對獲得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20萬元一次性扶持。
(2)對獲得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200萬元一次性扶持。
(3)對獲得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的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企業,給予100萬元一次性扶持。
(4)對獲得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的制造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給予200萬元一次性扶持。
(5)對獲得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的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給予500萬元一次性扶持。
(6)對認定為國家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的,給予60萬元一次性扶持。
(7)對認定為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的,給予20萬元一次性扶持。
(8)對納入廣州市“兩高四新”企業培育庫的企業,每家給予10萬元一次性扶持。
【研發創新】
(1)鼓勵專精特新企業投入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新材料和首版次軟件的創新研發。對專精特新企業研發生產的產品列入工信部《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廣東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廣州市首臺(套)重點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并實現銷售的,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10萬元一次性扶持。每家企業每年最高50萬元。
(2)對專精特新企業研發生產的產品列入國家、省、市相應部門出臺的首批次新材料或首版次軟件指導目錄的,參照上述條款進行扶持。
【金融扶持】
推薦專精特新企業納入市區兩級普惠貸款、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風險補償機制管理,鼓勵和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專精特新企業發放信用貸款。鼓勵設立專精特新基金。鼓勵風投機構對專精特新企業進行投資。加大上市扶持力度,將專精特新企業納入企業上市苗圃培育工程,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分階段給予總額800萬元獎勵。
【人才支持】
對獲得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每家企業2個企業人才支持名額,對獲得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每家企業1個企業人才支持名額,每人給予10萬元一次性扶持。
【建設“專精特新”產業園】
(1)鼓勵建設“專精特新”產業園,促進專精特新企業集聚發展,在本辦法有效期內擇優遴選不超過5個“專精特新”產業園,按運營管理機構實際運營費用的50%給予補貼,單個機構最高200萬元。
(2)專精特新企業入駐本區認定的“專精特新”產業園,租用辦公用房、生產用房且自用的,在本辦法有效期內按實際租金的50%給予補貼,每家企業最高補貼100萬元;對購置辦公用房且自用的,按購房價格的10%給予一次性補貼,最高補貼500萬元。
2.深圳
1、對入選市級、省級、國家級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最高獎勵10萬元、20萬元、50萬元。
2、聚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委托第三方開展產業緊缺人才培訓和企業家培育工程,對第三方機構按照每人每次最高2萬元予以資助。
寶安區
【首次評定獎勵】
1、對首次被評為廣東省級專精特新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2、鼓勵專精特新企業成長為隱形冠軍企業,對工信部認定的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產品企業分別給予50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獎勵。
【研發投入補貼】
1、對國家級重點“小巨人”企業給予最高600萬元研發投入補貼;對其他專精特新企業給予最高500萬元研發投入補貼。
2、對專精特新企業建設的科技創新平臺被認定為國家、省、市平臺后,給予市資助額50%、最高5000萬元的配套獎勵。
【技術攻關獎勵】
1、對專精特新企業在寶安實施的國家、省科技計劃(專項)項目分別給予國家資助額50%、最高1000萬元和省資助額50%、最高500萬元的配套獎勵。
2、對專精特新企業牽頭承擔的深圳市技術攻關專項項目,按照市資助額的50%,給予單個項目最高500萬元的配套獎勵。
【支持企業融資、上市、貸款】
1、對獲得寶安區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及其子基金投資的專精特新企業,給予其獲得投資部分5%的獎勵,最高獎勵500萬元。
2、對獲得銀行貸款的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實際支付利息及擔保費70%(屬于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給予實際支付銀行利息、擔保費及評估費80%)且合計不超過融資金額5%的補貼,最高補貼150萬元。
3、對在境內資本市場上市的專精特新企業,按照股改、備案輔導、掛牌上市分階段分別給予50萬、150萬和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4、對在境內或港交所上市的專精特新企業,其首發募投資金50%以上投入寶安的,按實際投資額的2%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1200萬元。
羅湖區
1、對轄區內企業首次被評為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分別給予25萬元、5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2、對新引進的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100萬元、2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其自用辦公場地租金給予最高30%的補貼,年補貼金額最高100萬元,扶持時間三年;按每平方米最高800元給予裝修補貼,最高補貼100萬元。
3、對新引進的信息、大健康領域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對其自用辦公場地租金給予最高50%的補貼,年補貼金額最高150萬元,扶持時間最長不超過三年;按每平方米最高800元給予裝修補貼,最高補貼150萬元。
3.東莞市
對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的食品飲料、紡織服裝和家具行業企業,一次性給予50萬元的獎勵。一個企業原則上只能申報一次市安排的“小巨人”獎勵專項資金。
4.惠州市
對新獲評國家級、省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高成長”“制造業單項冠軍”等品牌稱號的企業(單位),分別給予一次性50萬元、20萬元的獎勵。
5.韶關市
對入選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由市財政一次性給予100萬元的獎勵。
四、四川
成都市
對進入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名單的企業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補助。
五、浙江
1.杭州市
(1)、對首次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按政策分檔分別給予不超過100萬元、20萬元一次性獎勵。
(2)、《行動計劃》支持企業申報首臺(套)、首批次和首版次,對認定為國際、國內、省內首臺(套)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產品,分別給予2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的資助。
2.臺州市
對新增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一次性獎補100萬元。
3.新昌縣
對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一次性獎勵50萬元。
六、天津
對列入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名單的企業擇優給予最高不超過50萬元一次性獎勵。
七、重慶
重慶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三個梯級進行獎勵,并授牌:
(1)對首次獲得“專精特新”企業稱號的,每戶獎勵不超過30萬元;
(2)對首次獲得“小巨人”企業稱號的,每戶獎勵不超過60萬元;
(3)對首次獲得“隱形冠軍”企業稱號的,每戶企業獎勵不超過200萬元。
八、江蘇
(1)省工業和信息產業轉型升級專項引導資金對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裝備升級和互聯網化提升等方面,予以重點支持。
(2)通過發放信息化券、創新券等普惠扶持方式,支持小微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3)優先推薦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培育)企業。
九、福建
廈門
(1)對獲得工信部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100萬元獎勵。
(2)對“專精特新”小微企業給予獎勵,每家企業最高獎勵額不超過50萬元。
十、湖北
(1)對獲得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每家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
(2)對獲得國家(或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對接股權交易、金融機構,拓寬融資和受信力度。
十一、湖南
1.支持技術創新。引導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破零倍增”行動,享受政府采購和推廣應用等政策。
2.推動數字化發展。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參與省中小企業“三化”試點示范。
3.加強孵化提升。遴選和支持一批省級及以上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和核心服務機構為國家級和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提供“點對點”的技術創新、上市輔導、投融資、數字化應用、工業設計等專業服務。
4.加強融資促進。推動金融機構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提供普惠性、創新性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大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積極促進銀企精準對接,優先推薦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納入全省制造業產融合作“白名單”。大力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登陸主板、科創板、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等專業資本市場。
5.提升經營管理。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發掘培育一批優秀經營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支持納入省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人才隊伍建設。針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共性問題,開展主題對標交流培訓。
十二、河北
1.資金獎勵:被認定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企業,將獲得河北省20~40萬元專項資金的獎勵。
2.專項扶持:推薦享受國家和省相關專項資金服務政策,以及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相關優惠政策。
3.技術改造:支持開展技術改造,提升企業技術裝備水平和技術創新能力。
4.品牌提升:支持企業申報國家馳名商標以及河北省知名品牌。
5.市場開拓:支持參加專業展會,發展電子商務,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6.融資支持:支持金融、擔保機構為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推薦進入國內多層次資本市場。
雄安新區
1、針對首次入庫企業一次性給予2萬元補助,并對在新區孵化載體內租賃且自用辦公用房的企業,給予1.5元/平方米/天租金補貼,每年不超過50萬元。
2、對于首次納入新區“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庫的企業,一次性給予20萬元獎勵;首次評定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再次給予30萬元獎勵;首次評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再次給予50萬元獎勵,并對疏解到新區的各類“專精特新”企業給予相應獎勵。
3、對在新區注冊并經新區認定(備案)的孵化載體,納入孵化載體庫。給予支持孵化載體專業化發展、鼓勵服務企業疏解、吸引在京科研機構在新區創新創業、鼓勵在孵企業積極創新等支持政策。對首次入庫的專業孵化載體,按其認定(備案)為省、國家級專業孵化載體的等級,依次給予60萬元、80萬元一次性專業化獎勵。對引進和培育的(含畢業后認定的)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按不低于15萬元/家、10萬元/家、2萬元/家給予孵化載體一次性獎勵;對成功掛牌上市的(含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及海外主板),給予孵化載體一次性獎勵60萬元。
十三、河南
1.三門峽
進入“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庫內的企業,獎勵10萬元;獲得“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獎勵20萬元。
2.許昌市
獲得“省級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獎勵20萬元。
3.開封市
獲得“省級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獎勵50萬元。
4.鶴壁市
獲得“省級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獎勵30萬元。
5.濟源市
獲得“省級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獎勵5萬元。
6.鄭州航空港區
獲得“省級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獎勵30萬元。
十四、安徽
1.合肥市
對新認定為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補。
2.馬鞍山
對認定為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培育)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市財政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20萬元。
3.池州市
對被認定為全國“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分別給予每戶企業一次性獎勵20萬元。
4.亳州市
對獲得國家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市財政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
十五、山東
(1)在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擇優評選推薦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符合條件的,支持參加省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申報工作。
(2)鼓勵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通過購置先進適用設備開展技術創新,實現管理提升,對符合相關專項資金扶持要求的,給予專項資金支持。
(3)支持符合條件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薦申報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投資項目、省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發展股權投資項目等項目。
1.青島市
對于優勢高成長企業培育庫入庫企業被認定為青島市隱形冠軍、山東省瞪羚和山東省獨角獸的企業,分別獎勵50萬元、50萬元和300萬元;對工信部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按照省級補助標準給予獎補。
2.煙臺市
對新認定的“專精特新”企業中的小微企業給予貸款貼息補助。貸款貼息補助按照不超過上年度一年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的50%計算,單個企業貸款貼息補助額最高不超過10萬元。
3.濟南市
濟南市針對新認定”山東省專精特新“企業獎勵30萬元(一次性獎勵)。
4.德州市
針對新認定山東省專精特新企業給予貸款貼息。
5.聊城市
針對新認定”山東省專精特新“企業獎勵5萬元。
6.棗莊市
針對新認定”山東省專精特“新按照省級獎勵的30%給予配套獎勵。
7.威海市
針對新認定”山東省專精特新“獎勵10萬元。
8.日照市
針對新認定“山東省專精特新”企業,在新上設備投資額達到300萬元以上的技術改造項目上,按項目設備投資額的3%予以補助。
十六、山西
對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最高不超過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1.綜改區
對首次認定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一次性獎勵50萬元。對首次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別給予15萬元、25萬元。
2.太原市
(1)支持民營中小微企業發展新產業、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對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民營中小企業,市財政給予與省同等額度的資金支持,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小巨人”企業。
(2)對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同比例獎勵。
3.朔州市
支持和指導民營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對省、市級“專精特新”企業,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給予獎勵。
4.忻州市
1.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對獲得省、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的分別一次性給予10萬元、5萬元資金資助。
2.對認定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單項冠軍”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中小企業給予10萬元的財政資金獎勵。
5.呂梁市
對成功認定“專精特新”、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中小企業,且運行良好、誠信經營、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在省獎勵基礎上市財政再給予適當獎勵。
6.陽泉市
新認定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一次性給予5萬元獎勵。
7.長治市
推動民營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對獲認定的市級、省級、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分別一次性給予10萬元、20萬元、200萬元獎勵。
8.晉城市
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新產業、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凡被認定為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配套給予最高不超過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小巨人”企業。
9.臨汾市
鼓勵大中型企業帶動產業鏈上的小型微型企業協作配套,引導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對“專精特新”和“管理標桿”企業中帶動性、示范性強的行業龍頭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
10.運城市
對新認定為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給予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十七、吉林
1.提供財政支持。對每年認定后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按相關規定給予省級專項資金支持,并擇優向國家推薦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按規定積極爭取國家專項資金支持。有條件的地區,也可給予本區域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相應的資金扶持。
2.提供金融支持。組織金融機構深入市(州)開展專項銀企對接,為在庫企業開發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擴大征信、增加融資供給。
3.提供市場開拓服務。支持在庫企業參加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會等域外展會,省級專項資金對參加域外展會的企業給予支持。
4.提供人才培育服務。支持在庫企業利用與浙江大學對口合作渠道,組織開展多領域、專業化、多形式的企業家培訓。
5.提供公共服務。在政策解讀、法律咨詢、融資對接、人力資源、技術創新、工業設計等方面為在庫企業開展精準服務,積極爭取專項資金支持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的公共服務平臺(機構)。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