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聚焦 | 解決“卡脖子”難題!恒逸這項重大科技成果將帶動消光錦綸6產業鏈快速發展

發布時間:2022-06-23  閱讀數:10519

聚焦 | 解決“卡脖子”難題!恒逸這項重大科技成果將帶動消光錦綸6產業鏈快速發展


6月21日,恒逸“錦綸專用TiO2消光劑綠色制造及全消光錦綸產業化應用成套技術”項目通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成果鑒定,認為項目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項目由浙江恒逸石化研究院有限公司、東華大學、浙江恒逸錦綸有限公司、海寧瀾鈦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同承擔。

項目研究成果簡要介紹如下:

圖片

一、

項目研究背景

? 

聚酰胺6纖維俗稱尼龍6、錦綸6,是目前世界上產量僅次于聚酯PET纖維的合成纖維。由于錦綸6纖維化學穩定性、熱性能、機械性能等突出,其制品具有彈性好、強度高、比重小、耐磨、不易蟲蛀等優良性能,備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近五年來,在下游紡織領域需求的驅動下,我國錦綸產量快速增長,2021年產量達415萬噸。錦綸行業總體保持良好態勢發展。目前錦綸6主要應用于紡織服裝、地毯、漁網、繩索、汽車內飾、工程塑料等行業。然而,大有光錦綸6纖維存在色澤強烈、無懸垂感等問題,尚不能滿足人們對其服飾織物感官上的要求。為了解決該問題,目前工業上主要在錦綸6聚合時加入消光劑來進行改善。二氧化鈦與錦綸6纖維的折射率差值較大,消光性能強,且在地殼中鈦礦石儲量大,產量高,成本相對較低,是一種理想的化纖用消光劑。


錦綸6是由己內酰胺以少量水作為引發劑在一定條件下先開環,然后通過分子間縮聚反應后得到的,分子間主要通過酰胺鍵進行相連,而二氧化鈦具有一定的光催化活性,長時間光照后容易導致酰胺鍵斷裂,加速錦綸6纖維老化,縮短產品的使用壽命。為了解決此類問題,需對二氧化鈦進行表面處理以降低其光催化活性,并提高其分散穩定性及與熔體的相容性,以保證聚合系統的穩定性,延長紡絲組件使用周期。目前,國內錦綸6消光劑大部分采用國外進口的粉體二氧化鈦,不僅價格高昂,而且供貨周期長,成為了一種“卡脖子”添加劑,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國內消光錦綸6的發展。因此,研發錦綸專用二氧化鈦不僅可以掌握核心技術,突破瓶頸,而且也能帶動國內消光錦綸6產業鏈的快速發展,對于國內化纖行業的發展意義重大。

二、

項目主要創新點

? 

該項目開發出二氧化鈦濕法研磨、表面包覆硅鋁及有機修飾改性技術,制得良好耐候性、高濃度、高分散穩定性和界面相容性的錦綸專用消光劑漿料;針對錦綸6聚合特點,研發消光劑合流添加技術及預混合換熱系統,實現了二氧化鈦在錦綸6基體中的均勻穩定分散;自主設計并建成百公斤級錦綸專用二氧化鈦漿料中試裝置,開展聚合擴試及紡絲評價,進一步優化消光劑生產流程和成套工藝,為產業化裝置的設計和工藝參數確定提供了技術支撐;設計并搭建了能耗物耗低、三廢排放少、生產效率高的錦綸二氧化鈦漿料綠色制造產業化裝置。


圖片


圖片

三、

項目產業化及應用情況

? 


該項目形成200噸/日全消光錦綸6切片生產能力,實現了規模化生產,運行穩定,生產的消光錦綸6切片指標完全符合優級品標準,已經具備了大規模推廣的條件。產品經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所測指標符合企業標準要求;產品經用戶使用反映良好,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目前消光錦綸6切片已廣泛推廣應用于細旦、多孔纖維的生產,下游客戶反饋切片可紡性良好,與進口消光產品無明顯差異,纖維加工性能優異。在差別化產品領域,浙江恒逸石化研究院有限公司有關抑菌、陽離子可染等功能性復合材料的開發已初具規模,并逐步推進產業化。



圖片


圖片


四、

項目成果主要完成單位簡介

   

  ? 

浙江恒逸石化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恒逸研究院”)是國內化纖龍頭企業-恒逸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納米技術領域、石化及高分子材料領域、化工新材料領域內、紡織化纖原料及產品的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服務及銷售等業務,是一家集差別化聚酯及纖維產品(技術)研發、生產、銷售與技術服務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直接面向市場、客戶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以及對現有生產技術、設備的改進和再創新、再提高。恒逸研究院集聚化纖化工行業的技術專家、工程專家、博士后和資深研發工程師,現有碩博80余人,占比30%以上,均來自海內外知名高校。

公司下設纖維材料研究所、先進材料技術研究所、化工研究所、過程開發研究所、知識產權與情報部、分析測試中心、成果轉化中心、推廣銷售部和綜合管理部等部門。依托集團公司設立的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與浙江大學、東華大學等多家高校深入合作,建立多個產學研合作平臺,為公司高新技術成果的順利轉化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和技術支持。同時,公司配置了大量研發專用設備、試驗分析儀器以及中試和產業化轉移裝置等,開展全產業鏈相關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可實現全流程、柔性化的高新產品(技術)開發和科技成果轉化。

東華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秉承“崇德博學、礪志尚實”的校訓,不斷開拓奮進,已發展成為以紡織、材料、服裝、設計為優勢,特色鮮明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學。擁有“材料學”國家重點學科和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為化纖新品種、新產品的開發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撐。2019年東華大學與恒逸石化子公司—浙江恒逸石化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建立校企實驗室,依托校方科研力量與企業產業化資源進行全面合作。

浙江恒逸錦綸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8月,注冊資金21379萬元,是一家集錦綸6產品(技術)研發、生產、銷售與技術服務為一體的高科技民營企業。公司于2019年首次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利用恒逸集團擁有的己內酰胺原料優勢及其規模化公用工程,綜合利用裝置余熱,建設了2條共日產400噸的生產線,形成年產16.5萬噸差別化錦綸切片的生產能力。

海寧瀾鈦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4月,注冊資金500萬元。主要從事化學纖維相關原輔料的開發研究,主要方向包括化纖用催化劑、消光劑、助劑等。

信息來源:中國紡織科技、恒逸集團

文章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