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裝常服的三大類:套裝、夾克裝、運動裝,幾乎涵蓋了男士社會活動著裝的全部類別。
在色彩上始終以素色為尊,在款型上始終以簡約大方為尊,它推崇共性,但不排斥個性,始終為個性表達留出空間,領帶、手巾、袖口、領型等細節的設計與搭配。

我們泱泱大國的服裝短短幾十年發展到現在,解決了“有衣穿”的問題,但是始終沒有解決“該穿什么衣服”的問題,我們始終在談“創新”和推崇“自我”,我們始終引導消費者穿“不一樣的衣服”,我們始終在骨子里對洋裝抱有成見,但對洋品牌卻崇拜到了極致。

我們的服裝庫存積壓,不光是在工廠的倉庫里、還在商店的柜臺里,更多的是在老百姓的衣櫥里。
滿柜子的衣服,出門不知道該穿哪一件?為什么?因為我們的服裝缺少一個《著裝說明書》。我們為孩子們操辦婚禮,在人生最高的禮儀場合,在該為孩子們祝福的場合,多少人穿著休閑裝出席,包括一些新郎新娘子的父母。我們號稱“禮儀之邦”---我們還是禮儀之邦么?
服裝定制行業剛剛興起,對行業發展意義的認識各自有不同的理解,“定制蛋糕”沒有做大,行業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大家的定位都還處于動態時期,“先活著”成為了行內的生存共識,并為此創造了許多商業模式。
許多在今天看來是對的,對的原因是你還能靠它活著、活一陣子,但是明天有可能是錯的,因為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一定有它正確的模式出現。因此,今天的暫時成功者還不能說明什么。(畢竟不能跟著一件“小黑裙”走到天黑)。
我們已經踏上了互聯網時代的列車,服裝定制行業不可能置身于時代之外。
服裝定制行業要主動擁抱互聯網、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無論是傳統的服裝全定制模式,還是與工業化對接的半定制模式,只要它符合單人單量、量體裁衣、一人一版,只要它具備為顧客面對面溝通的專業服務流程,能讓顧客享受到定制的專業化服務過程和品質,都屬于服裝定制。
所有服裝定制模式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我們沒必要去排斥它、懷疑它、非議它。
服裝定制行業,不是一個簡單的商品制造行業。服裝定制行業是一個倡導文化與文明的行業,是一個美化人生、提升人性的行業,是一個提高民族素質的行業。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服裝定制行業將承擔光榮的時代使命,我們的行業同仁也為此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