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市經濟運行總體穩定,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112.78億元。
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9%,增速高于全國2.4個百分點,與全省持平。
分產業看,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8%、5.3%、4.6%,總體保持協調穩定增長。
上半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95.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7%。
糧食生產保持穩定。早稻種植面積217.14萬畝,豐收已成定局;種植中稻112.38萬畝,落實晚稻271.5萬畝。
蔬菜產量持續增加。蔬菜類及食用菌播面97.19萬畝、產量157.50萬噸,分別增長4.1%、7.2%。
生豬產能穩步增長。生豬出欄357.33萬頭,增長5.0%;生豬存欄368.24萬頭,其中能繁母豬存欄33.49萬頭。
水產品產量穩定增長。水產品產量16.10萬噸,增長6.6%。
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增速高于全國3.6個百分點。
新興產業快速發展。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6.1%、22.6%、26.7%,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23.5%、32.1%、41.2%。
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0%,增速高于全國、全省4.9、0.4個百分點。
項目建設支撐有力。億元以上在建項目1172個,同比增加135個,完成投資增長12.7%。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209個,增加33個,完成投資增長18.9%。
利用省外2000萬元以上項目資金608.52億元
增長9.7%,高于全省0.5個百分點
出口總額325.87億元,增長34.4%
各項貸款余額7135.78億元
比年初增加513.31億元
增長12.4%,高于全省0.6個百分點
上半年,全市全社會用電量127.4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7%,高于全省3.9個百分點。
其中,工業用電量67.25億千瓦時,增長7.3%,高于全省3.2個百分點;服務業用電量23.70億千瓦時,增長14.4%,高于全省5.7個百分點。
上半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13元,增長5.3%,分別高于全國、全省1.7、0.3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38元,增長8.6%,分別高于全國、全省2.8、1.7個百分點。
一、總體平穩:主要體現在指標增長面、經濟基本盤總體“穩住”
1.指標增長面總體穩住。1-6月,10個主要經濟指標中,實際利用省外2000萬元以上項目資金增長9.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6%等2項指標列全省第1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實際利用外資增長9.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3%等3個指標列全省前3位;GDP增長4.9%、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0.9%(剔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同口徑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7%、出口總額增長34.4%。
2.經濟基本盤總體穩住。一是市場主體穩步增長。1-6月,新登記企業2.09萬戶、增長26.5%,其中凈增企業1.35萬戶、增長19.5%。二是社會用電積極向好。1-6月,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0.74%、列全省第1位,其中,工業、服務業用電量分別增長7.3%、14.4%,列全省第3位、第1位。三是就業物價總體平穩。1-6月,城鎮新增就業、新增農村轉移勞動力4.43萬人、7.18萬人,分別完成省下達任務的72.6%、78.1%;CPI平均上漲2.1%,控制在3%左右的年度目標內。
二、穩中有進:主要體現在三次產業、三大需求實現“進好”
1.三次產業實現進好。一是工業穩中提質。稀土礦山結束長達6年停產,首套“贛州造”格力空調下線,引進富士康智能制造、格力小家電等百億項目,1-5月,有色金屬和新材料、電子信息、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營收分別增長43.2%、36.9%、77%。二是服務業發展加快。1-6月,工業、制造業貸款分別增長27.3%、29.7%;接待旅游總人數、旅游總收入分別增長0.3%、5.7%,其中“五一”期間分別增長22.8%、27.2%;郵政和快遞服務企業業務收入增長11.6%。三是農業穩產增產。217.14萬畝早稻豐收已成定局,種植中稻112.38萬畝,落實晚稻271.5萬畝。蔬菜播面、產量分別增長4.1%、7.2%。生豬出欄357.33萬頭、增長5%,豬糧比高于盈虧平衡點。
2.三大需求實現進好。一是項目投資力度加大。6月底,526個省大中型項目完成年度投資率72.5%、超時序進度22.5個百分點,2020-2021年專項債支出完畢,2022年已發行專項債支出進度達99.7%。二是消費市場持續恢復。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較快,1-6月,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分別增長31.4%、120%。線上消費保持活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銷售增長53.2%。三是外貿結構不斷優化。1-6月,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分別增長33.6%、50.3%,對RCEP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分別增長89.6%、43%。
三、進中調優:主要體現在產業結構、質量效益持續“調優”
1.產業結構持續調優。一是轉型升級步伐加快。1-6月,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6.7%、26.1%,占規上工業增加值41.2%、23.5%,同比提高7.2個、2個百分點。工業技改投資增長43.8%,高于全省21.2個百分點。二是數字經濟發展提速。1-6月,新開通5G基站1941個,100個數字經濟重點項目年度投資完成率87.5%。1-5月,規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收增長28.8%。
2.質量效益持續調優。一是生態環境質量提升。1-6月,中心城區PM2.5平均濃度2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均列全省第1位。26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100%。二是重點企業效益改善。1-5月,規上工業企業營收、利潤分別增長21.2%、13.5%,其中,74戶上年營收10億元以上企業分別增長43.7%、25.4%;規上工業企業虧損面較一季度縮小1.4個百分點。
來源:贛州廣播電視臺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