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計劃明年實施“氣候標簽”,即在每一件銷售的服裝上都需要有一個“詳細說明其對氣候影響的標簽”。預計到2026年之前,歐盟其他國家也將相繼出臺類似的規定。
這意味著品牌要處理許多不同且相互沖突的關鍵數據:其原材料是在哪里?如何種植的?如何上色的?運輸需要多遠?工廠是太陽能供源還是煤炭供源?
法國生態轉型部 (Ademe) 目前正在測試11項關于如何收集和比較數據的提案,由此預測標簽在消費者看來可能是什么樣子。
Ademe的協調員Erwan Autret告訴法新社:這種標簽將是強制性的,所以品牌需要做好準備,使其產品可追溯,數據可以自動匯總。”
據聯合國表示,時尚業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的10%,水資源消耗和浪費也占比很高。環保倡導人士表示,標簽可能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要素。
專注于可持續時尚的媒體機構 The Good Goods的Victoire Satto說:“這將迫使品牌變得更加透明和知情……收集數據,并與供應商建立長期關系——這些都是他們不習慣做的事情。”
“現在看來,這個問題極其復雜……但我們已經看到它在醫療用品等其他行業的應用。”她補充說道。
紡織行業一直在可持續和透明度方面提出各種技術解決方案。巴黎紡織大會 Premiere Vision 最近的一次報告提到了許多新工藝,包括無毒皮革鞣制、從水果和廢料中提取的染料,甚至可以扔在堆肥上的可生物降解內衣。
但Premiere Vision時尚副主管Ariane Bigot說,可持續性的關鍵是使用合適的面料來制作合適的服裝。這意味著合成面料和石油基面料仍將占有一席之地。
因此,在一件衣服上的一個簡單標簽上捕捉所有這些信息是很棘手的。“這很復雜,但我們需要機器的幫助”,Bigot說道。
Ademe將在明年春天之前整理其測試階段的結果,然后再將結果交給立法者。雖然很多人對這些贊同這一規定,但環保倡導人士表示,這應該只是對時尚行業更廣泛的限制的一部分。
環境標準聯盟(Environmental Coalition on Standards)的Valeria Botta表示:“強調產品生命周期分析真的很好,但除了標簽外,我們還需要做更多的事情。”
她告訴法新社:“重點應該是在產品設計上制定明確的規則,禁止最糟糕的產品進入市場,禁止銷毀退貨和未售出的商品,并設定生產限制。”
“消費者不應該為了找一件可持續的產品而費盡心思,這是我們默認的規則”,Botta補充說道。
時尚產業碳中和是目標也是承諾
隨著全球進入碳中和時代,在消費市場和生產制造兩端都占據重要支撐作用的時尚產業,這些年就綠色工廠和綠色消費、碳足跡等可持續發展的諸多維度做出了身體力行的倡議,并落實到了行動。
在時尚品牌所做出的各項可持續計劃中,“碳中和”可謂是最為優先的選擇,聯合國《時尚業氣候行動憲章》的愿景是到 2050 年實現凈零排放;包括 Burberry 在內的多個品牌都在近幾年舉行了“碳中和”時裝秀;Gucci 稱品牌運營及其供應鏈已完全實現“碳中和”。Stella McCartney 承諾到 2030 年將碳排放總量減少 30%,奢侈品零售商 Farfetch 推出碳中和計劃,抵消因配送和退貨產生的其余碳排放影響。

Burberry 碳中和 FW 20 大秀
2020年9月,中國做出了“碳達峰”和“碳中和”承諾。而作為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領域,中國紡織服裝行業一直是全球可持續治理的活躍力量,全面助力實現中國國家自主減排目標,探索可持續生產與消費的模式與經驗,并有力推動著全球時尚產業綠色變革。在中國的紡織服裝行業,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獨特的標志,并能夠實施自己的戰略來實現碳中和目標。例如,作為其碳中和戰略倡議的第一步,太平鳥售賣了第一個100%新疆棉花生產的產品,并在整個供應鏈中測量碳足跡。在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大勢不可逆轉的背景之下,碳中和是一場必須贏的競賽,綠色發展已成為國際紡織供應鏈采購決策和布局調整的現實影響因素。
來源:紡織面料平臺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