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收入增長13.8%至259.65億元跑贏中國運動品牌市場——8月23日,安踏集團發布2022年上半年財報。在資本市場的第15個“生日”之際,同時傳來安踏集團2022年上半年營收規模位居中國市場之首的利好消息。中國體育用品市場上的角逐與不斷晉級,業績實現韌性增長,其中內含安踏集團“單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六字密碼。更科技、更專業、更創新的產品內核引領增長外,安踏集團打造的多品牌“第三增長曲線”也漸入佳境。同時,安踏集團“全球化”發展脈絡已悄然鋪開。
8月23日,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發布2022年中期業績報告。報告顯示,上半年,安踏集團營業收入259.65億元,同比增長13.8%,增速遠超之前各大行預計的5%-7%區間。
此外,安踏集團在現金流方面表現也較為強勁。財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安踏集團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銀行定期存款及已抵押存款249.32億元,同比增加3.51億元,凈現金增加7.49億元到121.57億元,負債比率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對于上半年穩增的業績表現,安踏集團方面表示,“2022年上半年,消費市場總體保持穩定,加上北京冬奧的成功舉辦,為安踏帶來正面的品牌曝光。與此同時,DTC改革成效顯著,助力我們增強了終端庫存和門店掌控力,使得我們的品牌展現出十足的韌性。”據介紹,安踏集團自2020年8月啟動DTC模式轉型,直接面對消費者銷售,并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所有相關業務轉移流程,包括建立完整DTC模式、零售業務流程及終端運營標準。值得注意的是,伴隨業績穩步提升,安踏集團的行業地位再上新高度。橫向對比看,安踏集團2022年上半年259.65億元的營收,約等于李寧公司同期收入的2.1倍,同時已超過兩家國際巨頭中國全資公司的同期收入,這是中國運動品牌十幾年來首次打破國際品牌營收規模占據中國市場第一位的狀況。業界普遍認為,安踏集團對體育用品的精準聚焦或許是其成為中國市場運動品牌第一的重要原因。2021年,安踏集團發布了以“單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為核心內涵的新十年戰略。其中,“單聚焦”為聚焦體育用品黃金賽道。多年專注體育用品市場的安踏集團,營收規模已連續十年保持中國體育用品企業第一。以往財報數據顯示,2007年至2021年,安踏集團營收從31.82億元增長至493.28億元,增幅為14.5倍,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21.63%;歸母凈利潤從5.38億元增長至77.2億元,增幅為13.35倍,復合年均增長率為20.96%。與此同時,安踏集團在2021年就已打破了中國市場長年被國外運動品牌構筑的“雙超”壟斷地位。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21年,安踏集團國內運動鞋服市場份額為16.2%,排名由2020年的第三位上升至第二位,已超越占比14.8%的阿迪達斯中國。鞋服行業獨立評論人石磊認為,“以安踏集團近年來的增長速度來看,成為中國市場上營收規模排名第一位是意料之中的事。在我看來,安踏集團業績增長的韌性來自于成功的多品牌戰略布局,多品牌的矩陣在企業的發展中更具穩定性?!?/span>
克服經營環境不確定性影響實現穩健增長的背后,是安踏集團多品牌協同運營能力的進一步深化。
目前,以安踏和并購的高端時尚品牌FILA、高端專業品牌始祖鳥等“多品牌”組成的矩陣,從專業運動、時尚運動、戶外運動三大差異化品牌形成安踏集團的三條增長曲線,分別被安踏集團定義為基石、高品質、高潛力三大增長曲線。安踏集團方面介紹,“多年來,我們聚焦體育鞋服業務,多種方式實現對體育服飾細分場景的全面覆蓋。其中,安踏主品牌覆蓋大眾市場,FILA覆蓋高端市場。此外,我們還相繼收購了高端滑雪及綜訓品牌 DESCENTE等,并在2019年并購AMER SPORTS,進而擴充在高端戶外、滑雪、運動裝備等領域的品牌覆蓋。此外,安踏集團還對旗下安踏、FILA 品牌進行細分,針對兒童和青年人群推出相關品牌,實現針對全年齡段消費人群的覆蓋。”
截至2022年6月30日,安踏集團旗下共有安踏店 (包括安踏兒童獨立店) 9223家;FILA店 (包括FILA KIDS和FILA FUSION獨立店) 2021家;DESCENTE店共182家;KOLON SPORT店153家。
據悉,三大差異化品牌群會共享安踏集團在零售運營、采購、物流等方面的資源,進而形成平臺型的企業運營架構,強調品牌協同和新品牌孵化,實現高效多品牌運營。具體從業績表現看,安踏主品牌在2022年上半年繼續領跑中國品牌,財報顯示,安踏品牌上半年收入增長26.3%至133.60億元。對于安踏集團各板塊的營運表現,鞋服行業獨立分析師程偉雄向《消費鈦度》分析稱,“安踏近兩年在加碼國貨營銷,強化主品牌的進步。”2021年年中,主品牌安踏制定了“專業為本、品牌向上”的發展策略,時隔一年開始體現成效:將氮科技、冰膚科技、熾熱科技為代表的奧運領獎裝備及國家隊比賽裝備的核心科技運用于大眾市場,開發出奧運科技產品矩陣;新一代安踏品牌零售終端——“安踏冠軍店”入駐多個一二線城市核心商圈,天貓平臺新銳白領、資深中產及Z世代等身份標簽的優質客群占比明顯提升。同時,安踏品牌DTC線上線下業務占比已達70%。上半年,FILA則從高速增長邁向高質量增長的新階段。財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FILA基本維持了去年同期的收入水平,表現仍然跑贏中國市場上其他主要國際品牌。同時,上半年FILA的盈利水平也比去年下半年提升了2.5個百分點。更為可喜的是,基于上半年疫情反復帶動的全球戶外熱潮,安踏集團其他品牌收益同比增長29.9%至18.28億元。迪桑特和可隆正處于品牌發展周期的黃金上升期,走出了不受疫情影響的強勁走勢。對于多品牌的發展,安踏集團有自己獨到的運營方法論。安踏集團介紹,安踏集團在產品端以專業運動以強研發賦能產品力提升,時尚運動打造獨特風格,戶外運動占領細分場景心智;營銷端通過贊助專業賽事與運動員、時裝周走秀、聯名合作全方位強化品牌專業/時尚屬性;運營端通過建立以單店為基礎的商品運營模型提升商品銷售效率,線下拓大店+線上業務優化以提升品牌形象和消費者購物體驗。安踏集團表示,“建立在多品牌模式基礎上的科學運營方法論,幫助安踏集團有效地管理多變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風險,在保證增長質量的前提下顯現出穩健的發展韌性。”
穩坐中國本土運動品牌第一把交椅后的安踏集團,實則早已將腳步邁入全球。
在“新十年戰略”中,安踏集團透露出對于“全球化”的新愿景:“成為世界領先的多品牌體育用品集團”。不但致力于不斷增強各品牌的領先優勢,安踏集團還在專注實現市場地位、品牌布局、價值鏈布局和治理結構的全球化。近年來,安踏集團堅定打造品牌,擁抱全球機遇,成就全球化戰略。2019年,安踏集團和其他投資者組成的投資者財團收購國際體育用品巨頭亞瑪芬體育。公開資料顯示,亞瑪芬體育成立于1950年,目前旗下擁有13個品牌。其中,Wilson、始祖鳥、Salomon、Atomic、壁克峰分別都是網球、籃球、戶外用品、登山鞋和滑雪裝備領域的第一品牌。安踏集團曾表示,這次收購是安踏走向全球化戰略的重要一步,具有里程碑意義。通過雙方的優勢互補、各自擁有的專業能力、現有的品牌組合,安踏在市場運營上的成功經驗,這次收購將會實現有戰略意義的雙贏。在2022年上半年,亞瑪芬體育在全球業務表現超預期:亞瑪芬體育全球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1.1 %至96.7億元,EBITDA增長28.2%至7.14億元。其中,三大主力品牌(始祖鳥、薩洛蒙、威爾勝)業務收入創同比新高,正在成為安踏集團新的增長動力引擎。程偉雄認為,對于亞瑪芬體育多品牌的消化,對安踏成為“世界的安踏”而言至關重要?!俺?/span>主品牌的‘再生長’,安踏集團的未來布局還有更多的想象空間。當下來看,亞瑪芬體育的成功運營對安踏集團的全球化發展很關鍵?!?/span>實際上,安踏集團在供應鏈、零售門店和創新研發設計網絡的布局上均已實現了全球配置,接下來再繼續將國際品牌引入中國市場的同時,也將致力于推動安踏品牌作為中國運動品牌的代表走向世界,計劃在五年內將安踏品牌的海外業務占比提升至15%。與此同時,安踏集團也將“創新”的品牌內核帶向全球。除成立國內行業首家獲國家認定的國家級運動科學實驗室外,安踏集團目前擁有中、美、日、韓、意五大設計研發中心,已搭建覆蓋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全球創新研發網絡,吸納了200多名來自20多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學科科研工作者。以研發驅動產品力,安踏集團目前已連續三年入選Brand Finance全球最有價值服飾品牌Top20,連續兩年入選BrandZ 2022最具價值全球品牌服飾類TOP10,排名第一的中國體育品牌。在石磊看來,安踏集團注重在研發創新上對基礎學科的投入,不僅是中國市場,這在全球運動鞋服市場上會形成差異化難以打破的壁壘,目前安踏集團已登頂中國運動鞋服市場,預計增長趨勢會長久保持,從而站在國際運動鞋服市場的頂端。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