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晉江三家體育上半年業績均增速,安踏營收首次超過耐克中國

發布時間:2022-08-24  閱讀數:11989

晉江三家體育上半年業績均增速,安踏營收首次超過耐克中國



8月23日,安踏集團發布2022年中期業績報告,集團上半年實現收益259.65億元,同比增長13.8%,增速超出市場預期。值得一提的是,安踏集團今年上半年營收首次超過耐克中國半年營收。其中,安踏品牌增長26.3%至133.6億元,增速居行業前列,斐樂品牌收益107.77億元,迪桑特、可隆體育等多品牌也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圖片


上半年,安踏集團加大數字化投入,確立“以門店為核心”的數字化戰略。集團線上業務收益同比增長超20%,占比增至28.9%。

安踏集團表示,集團堅持戰略驅動業務,通過動態管控及科學運營,在高基數之上依然保持基本面穩健,顯示出“迎難而上高抗壓”的企業特點和“穩健經營保健康”的強大韌性。

具體來看,2022安踏半年報顯示,總收入同比增長13.8%至259.7億元,毛利增長11.8%至161.1億元,毛利率下降1.2%至62%。

從細分業務看,安踏主品牌收入為133.6億元,同比增長26.3%;FILA收入下降0.5%至107.8億元。據悉,該品牌堅守高端時尚運動賽道,強化高爾夫、網球等高端運動產品。子品牌拓展高端菁英、前衛先鋒及時尚潮童等核心客群,鞋生意增速行業領先,流水同比增長15%。在一二線主流渠道,保持高端零售形象及零售體驗。

圖片


戶外運動群抓住市場“戶外熱”新趨勢,迪桑特DESCENTE與可隆體育KOLON SPORT處于品牌發展周期的黃金上升期,收入持續穩定增長;所有其他品牌收益同比增長29.9%至18.28億。


其中,迪桑特專注于滑雪、高爾夫、鐵人三項三大戶外運動打造高端、專業、高質感商品,開辟高端社群,推動旗艦零售;可隆體育打造輕戶外生活方式,發力女性商品,強化品牌高端定位,帶動業務快速增長,推進旗艦店在重點城市落地。


從品類看,服飾銷量占比仍是最大,達54.1%,銷售額為140億元;球鞋類收入為111億元,占比42.8%,同比增長25.8%。


財報顯示,目前主品牌安踏在全球的門店數量達6660家,安踏兒童店門店數量為2563家;FILA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以及新加坡的門店總數(含FILA KIDs和FILA Fusion)達2021家;迪桑特及可隆則分別有一百余家。

在成功運營斐樂、迪桑特、可隆等品牌后,2018年安踏收購芬蘭體育用品公司Amer亞瑪芬體育,旗下包括始祖鳥、薩洛蒙、威爾遜等知名品牌,覆蓋亞太、北美、歐洲等全球重要市場。今年上半年,亞瑪芬體育全球業務收入增長21%至96.7億元,三大主力品牌營收創下歷史新高,正在成為集團新的增長動力引擎。

圖片


安踏近些年一直在做DTC轉型,今年上半年,來自DTC的收入為66.4億元,同比增長79.3%;電商收入同比增長26.6%至45.7億元;而傳統的批發及經銷渠道收入僅有21.5億元,同比下降34.1%。

據一接近安踏人士表示,安踏目前在全國90%以上的地區采用直營模式,DTC轉型后線下門店整體坪效在1300元/平米,毛利稍高于40%。但其私域的轉化率還偏低,在偏中低位的個位數,流水占比在1%-2%。

上述人士稱,從今年4月-7月的數據看,運動品牌整體的銷售同期同店都在下降,但幅度有所收窄。7月安踏同店下滑10%左右,李寧下滑約5%。進入8月,安踏、李寧均高雙位數增長,李寧的增長比安踏高10個百分點左右。

安踏旗下品牌FILA斐樂在經過幾年爆發式的增長后,基本占到安踏集團銷售額半壁江山。但據上述人士,斐樂現在對于其目標群體--即年輕人的吸引力在下降,反而是30-35歲這個年齡段的消費者多一些;同時,斐樂正逐漸從一、二線城市下線。

安踏早先在中高端購物中心這個渠道拓展并非很順利,各大商場對于國產品牌的首選多是李寧,但這兩年通過聯名、以及與國家隊的一些合作,高端購物中心對安踏網點的布局會進一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安踏發布半年報,特步集團、三六一度集團也同時對外發布2022年上半年業績,特步國際集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期間的總收入約為56.84億元,同比增長37.5%,創歷史新高。凈利潤飆升38.4%至5.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38.4%,毛利率提升至42%;三六一度集團公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集團收益達人民幣36.54億元,同比增長17.6%;毛利為人民幣15.16億元,同比增長16.6%,毛利率約41.5%;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為人民幣5.51億元,同比增長37.2%。

業內人士表示,疫情給制造企業生產、流轉環節帶來了沖擊,但在消費者端帶來利好,對健康的進一步重視,也促使更多消費者參與運動,從而帶動運動服飾、運動鞋等相關運動裝備的消費。


文章來源:CFW服裝經理人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