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午,2022年非織造布產業發展形勢分析暨“5G+智能工廠”專題講座在仙桃天誠國際大酒店成功舉辦。活動由仙桃市促進非織造布產業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主辦,仙桃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仙桃市非織造布產業協會承辦,仙桃市智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武漢數智乾元科技有限公司協辦。
仙桃市經信局黨組副書記、局長劉軍主持會議,仙桃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張體強出席會議并致辭。來自省內外行業技術專家及仙桃非織造布產業協會部分會員企業負責人共80多人參加會議,就2022年非織造布產業發展形勢、轉型升級方向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交流。
張體強在致辭中說,工業化是經濟發展的引擎,信息化是工業轉型的賦能手段。數字技術對傳統行業發展起著放大、疊加、倍增的效應。
張體強指出,非織造布產業是仙桃經濟發展的支撐產業,2022年1到7月產值已達160億元,占仙桃六大主導產業的35%。仙桃已建立國家非織造布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具備了55個產品、107個參數的省級和國家級資質認定檢測能力。近年仙桃非織造布產業不僅經受住了新冠疫情的沖擊考驗,大部分非織造企業仍然保持高速發展態勢,其中不少企業更是加大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改造升級的投入,不斷強化數字化賦能的效果。
張體強強調,今年仙桃市政府出臺了《仙桃市促進非織造布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致力于引導和推進仙桃非織造布產業高質量發展。希望企業家要順勢而為,搶抓政策機遇,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危機感,摒棄小富即安的思想、甘居中游的意識心態,緊盯產能升級、結構升級、品牌升級,持續擦亮“中國非織造布產業名城”金字招牌,全力打造世界級非織造布產業集群,為仙桃加快“挺進50強,創成文明城”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會長季建兵通過視頻連線作《我國非織造布產業現狀及“十四五”發展方向》的講座。他重點分析了當前中國非織造布產業發展現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結合“十四五”發展規劃,為仙桃非織造布產業未來的發展提出了寶貴建議。他回顧近二十年中國非織造布產業“由小做大”的發展歷程,分析了2021年以來中國非織造產業發展形勢,認為雖然中國非織造布總體產量有所回調,但頭部企業產量和利潤率都在提升,中國非織造布產業整體發展形勢趨好,且競爭力在不斷增強。對于仙桃非織造布產業未來的發展,他建議要弘揚企業家精神,重視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打造產業技術優勢,重視引進裝備,推動產業升級,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群,圍繞核心企業培育產業生態。
湖北企點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清曼作了《2022仙桃非織造布行業技術改造診斷工作總結報告》。她回顧了2021年在仙桃開展的智能化技術診斷工作,通過現場問卷、車間摸排、專家問診等方式掌握的企業生產經營中的痛點和難點,并針對非織造布企業所面臨的具體問題提出改進升級措施,為非織造布企業推進信息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發展提供落地實施路徑。對于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她建議企業充分考慮自身經營目標和愿景,結合經營現狀、成本和價值分析,實施分階段、分步驟進行。
上海讓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邱長利博士作了《無紡工廠向數字化、智慧化方向前進》的講座。他從為什么要建設智能工廠,到深入剖析智能工廠建設中的常見問題,提出“以模塊化邏輯架構和企業定制化流程”推進無紡工廠數字化建設的思路。他認為,無紡布企業核心要解決的問題是生產,生產效率的提升是效益提升的源泉。讓雷智能作為專注無紡布智能工廠建設的服務商,其方案優勢在于能通過實施生產協同管理,解決消息傳遞不及時,進度不透明,數據統計滯后的問題,從而實現計劃進度實時報工,生產數據全面追溯,運維大屏多元展示,質量問題自動化監測,智能分析生產線打造數據閉環。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華東分院工程師胡晨陽作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及評估》的講座。她介紹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標準的發展背景和應用定位,詳細講解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和體系標準,以及企業通過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實現了自主化智能化能力水平評估或通過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開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等級標準工作。最后分享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在行業的實施成效,包括幫助政府摸排產業智能化水平,支撐國家智能工廠政策制定,幫助企業進行標準化符合性評估、助力企業以評促建,以及幫助產業培育智能制造人才等。
湖北聯通工業互聯網BU技術總監、高級工程師舒康作了《湖北聯通5G+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與實踐》的講座。重點介紹了聯通5G+工業互聯網專網體系及支撐技術,以及聯通5G+工業互聯網在行業的典型案例,并展示了聯通為武鋼打造的5G+全聯接工廠打造全國標桿,聯合藍圖汽車打造的5G+MEC全聯接工廠,以及利用5G+北斗幫助湖北綠色家園新材料公司實現安全生產。目前,聯通5G+工業互聯網覆蓋10大重點行業的20多個應用場景,融合CT+IT+OT能力,賦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廣州織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周光華作了《信息化助力非織造企業流程管理》的講座。他認為,疫后時代抓取和分析數據是企業的一項重要能力。但就目前來說,非織造企業普遍信息化程度較低、數據孤島現象嚴重,且存在大投入小產出的情況。廣州織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非織造行業的信息化技術服務商,公司打造的錦上云非織造布行業管理系統就是一款小而齊的方案,不僅針對非織造行業管理需求設計功能,而且成本低廉,非常適合資金投入小的非織造企業進行全流程管理。
紹興環思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區域總監潘勤豐作了《后疫情時代產業用企業如何實現數字化轉型》的講座。他認為非織企業在信息化實施過程需要依靠軟件(ERP+MES),重點達成采購管理、條碼化倉庫管理、中央監控、成本核算、工藝數據管理等功能,實現快速制定生產計劃、訂單交期快速答復、無紙化生產等目標,最終取得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的效果。
隨著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開啟,工業智能化轉型升級的持續深化,各行業面臨不轉型升級就難以持續生存的產業困境。通過半天的講座交流,政府進一步明確了推進非織造布產業發展的政策和決心,行業智能化專家從不同技術層面分享了信息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應用實施方案,企業就關心的痛點問題與技術專家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為企業更好地推進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開拓了思路和提供了路徑,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效。
本次活動認真貫徹落實市促進非織造布產業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精神,幫助仙桃企業搶抓非織造布產業發展的“機遇期”和“窗口期”,加快仙桃非織造布產業產能升級、結構升級、品牌升級,打造世界一流的產業集群。
文章來源:仙桃市非織造布產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