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布衣在產品開發層面欠缺考慮,而市場監管層面也存在缺口
江南布衣童裝品牌jnby by JNBY再次陷入設計爭議。有網友日前指出,江南布衣出售的一款童裝(頭圖所示)上出現疑似罌粟果實的圖案;另一款連衣裙上印著兩個人坐在鳥背上,另有一個人用腳勾住鳥脖子,仿佛要跌落的樣子,英文配文:“我很害怕,我希望他們停下來,我不想這樣掉下去,不!!!(I’M AFRAID! I WISH THEY WOULD STOP. I DON’T WANT TO LAND. NO!!!)”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5月31日發布通報稱,市區兩級市場監管部門對江南布衣服飾有限公司有關問題童裝圖案進行現場檢查,現已責令該公司對相關問題童裝509件做下架處理,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調查并依法嚴肅處理。對此,江南布衣并沒有做出回應。《財經十一人》多次致電江南布衣創始人、CEO李琳的辦公室,均無人接聽。消息爆出后,江南布衣的股價不跌反漲。6月1日收盤,江南布衣股價上漲6.37%,報收9.18港元。這已經不是江南布衣第一次因“詭異”的童裝圖案上熱搜了。2021年9月,網友爆出江南布衣童裝印有疑似宗教、邪典、種族歧視之類的圖案,部分衣服上印有“Welcome to hell(歡迎來到地獄)”和“Let me touch you(讓我撫摸你)”等標語,引起消費者不適。江南布衣將產品下架,并發表公開道歉信,了結此事。時隔不到一年再次登上熱搜,網友也不禁疑問,究竟是江南布衣的設計審查不嚴,還是市場對童裝的監管不到位呢?
運動品牌資深從業者林子誠認為,江南布衣的童裝出問題,要負責任的肯定不止是某個設計師。“一個設計圖僅公司內部可能就得經手二十人,到訂貨會上可能有上百人。”林子誠有朋友在安踏、李寧、鴻星爾克等運動品牌從事企劃、設計工作,他向《財經十一人》還原了服裝從創意到面市的全過程。
一件衣服從創意到成型要經過企劃部、設計部、品牌部的通力合作。首先,企劃專員在搜集和分析各品牌銷售數據后,做出企劃案,例如需要多少個SKU、版型如何、配色怎么講究、流行趨勢如何等。企劃落地后才能交給設計。設計部門拿到企劃案后,開會商討可行性。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公司的品牌部也會參與,從消費者眼光、市場動向等方面給出一些建議,進而做出設計提案。林子誠表示:“這一版提案需要各部門的總監都通過,有些可能還需要公司負責人通過,才能送去工廠打樣。”設計師拿到樣品后基本都會進行微調,往往第三稿才接近成品。“當然,如果某位領導突然覺得‘之前沒發現這個問題啊······方向好像錯了’,打回企劃案重做也不是不可能。”林子誠說道。成品在推向市場之前,還會經過“一選會”和“二選會”,也就是經銷商參與選貨,這里面又會提出很多修改意見。之后才是訂貨會,經銷商、電商部門等會來看,決定要不要下單。“只有他們認可了,產品才能真正走向市場。”“很多環節都能阻止產品面市,只能說江南布衣自身審查不嚴。”童裝設計師不器表示,她此前供職于杭州一家童裝品牌suntomorrow。“江南布衣作為一個上市集團,設計部門團隊龐大,招聘要求高,專業度在服裝行業也是首屈一指,現在出了這種事兒,而且還不是同一批貨,應該上升到公司文化的層面。”
公司內部的層層關口沒有卡住問題設計,市場監管的力量為什么也沒有及時發現問題呢?
不器告訴《財經十一人》,童裝生產有嚴格的國家標準,但國標更多的是針對物理和化學層面,例如禁止裝配尖銳扣件、禁止繩帶過長,紐扣不能掉、燙鉆必須牢固等等,違反這些規定的懲罰力度是很強的。2016年6月1日,童裝強制性標準GB31701-2015正式實施,將童裝安全技術分為A、B、C類,A類最佳,B類次之,C類是基本要求。強制標準對童裝的材質、化學安全、機械安全以及配件等方面都有要求。江南布衣的童裝多屬于C類。“但是,對風格方面,國家標準只有對宗教元素和恐怖惡心元素的限制,而對于性暗示、不良價值導向等沒有嚴格規定。”不器認為,后者也應該加入監管范圍。被網友認為有問題的童裝圖案,大多來自西方藝術、宗教、漫畫等,并非江南布衣設計師原創設計。例如最近一次被曝出的圖案,實際上來自美國動畫之父溫瑟·麥凱于二十世紀早期創作的作品《小尼莫》。包括去年有一個涉嫌印第安人種族歧視的圖案,也是來源自此作品。有美國網友表示,其中的幾個故事是他們的童年陰影。
設計師莊澤曦認為,江南布衣在圖案創作的過程中,改變了原色調,用畫風曲解了作品的問題,把中性的或正面的故事扭曲成負面的,這才造成了“詭異”的效果。
雖然國標未能給出具體限制,但《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有明確規定,禁止制作傳播含有宣揚色情、暴力、迷信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也禁止刊登含有該內容的廣告。如果江南布衣涉嫌宣揚暴力乃至“兒童軟色情”,市場監管部門應及時督促其下架相關廣告和商品。但是,《財經十一人》查找了幾個不同省市監管局的《2021年童裝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通報》,從檢驗項目、抽查結果和質量分析來看,監管范圍確實聚焦于材料、物理配件等方面,沒有看到對設計圖案進行專門檢驗。
網友扒出的涉及宗教等的“詭異圖案”里,最早能追溯到2017年-2018年,不過當時并沒有引起水花。這些款式的童裝能一直存在,既說明監管有問題,也說明其有一定的銷量,否則早就會停產了。
小波是江南布衣的擁躉,她也在給孩子買了一些童裝。小波告訴《財經十一人》,在圖案問題引發討論熱潮之前,她并沒有多想,“但輿論發酵之后,我把衣服拿出來仔細看,好像所有圖案都不對了,有朋友說我矯枉過正。”由于孩子已經穿習慣,小波把衣服上她認為有問題的地方用其他布貼掩蓋了過去。在資深童裝設計師楊錦濃看來,江南布衣只是延續了一貫風格,只是這個風格不太適合兒童。“2017-18年的時候,大家會覺得江南布衣的風格很有新意,它本身就是一個設計比較小眾的品牌,也有一批忠實的粉絲。”但是,大人喜歡的款式,未必就適合小孩。楊錦濃的兒子五歲,給兒子買衣服的時候,她會采納兒子的意見。“至少我周圍同事的小孩沒有喜歡樣式怪異、有個性的衣服,他們更喜歡明亮、簡潔的。”“老板娘在設計部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你們這些小年輕沒有孩子,有些東西要向你們有孩子的同事問問,學學。’”不器回憶自己剛進suntomorrow做設計的經歷,就她所知,這種做法和觀念在童裝界非常普遍。童裝設計師路楊告訴《財經十一人》,其實江南布衣這種童裝風格,在國內其他品牌也有,例如朵氏、M.Latin,都是撞色、大圖案,設計偏向西方油畫風、藝術感,定位中高端。“只不過其他品牌的品味很‘正常’,沒有爆出引人遐想的圖案”路演認為,童裝潮流化的趨勢越發明顯,這種帶點復古、跟歷史藝術掛鉤的設計,其實與很多成年人的審美契合,這也是當下流行的風格之一。“可以說江南布衣是站在成人的角度賣童裝,它吸引的是那批固有粉絲,而不是兒童。”楊錦濃認為家長應該提高意識,但也無需過于緊張,“應該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其他方面,不妨聽聽孩子的意見。”
(應受訪者要求,不器為化名)
文章來源:財經雜志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