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7日,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施艾珠率隊來溫州大象城調研服裝產業鏈發展。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洪國,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鄭宏國,溫州市經信局一級調研員蘇友燦,甌海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林仕德,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孟曉晨,市委宣傳部、市經信局、區府辦,區經信局,區商務局,區市場監督局,溫州高教新區發展中心等單位參加調研,溫州大象城董事長陳龍秋及相關企業負責人陪同并作工作匯報。
(領導一行參觀大象城國際服裝面輔料中心)

主要領導嘉賓
施艾珠 溫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張洪國 溫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鄭宏國 溫州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
蘇友燦 溫州市經信局一級調研員
林仕德 甌海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
孟曉晨 甌海區委常委、區宣傳部 部長
吳志澤 浙江報喜鳥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黃劍忠 浙江森馬服飾有限公司 副總裁
陳龍秋 森象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董事局主席
葉潔 溫州嘉德利實業有限公司 董事長
張光榮 溫州市豹子頭制衣有限公司 董事長
陳惠婷 浙江迪亞服飾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潘廖若 浙江百先得服飾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陳琦翔 溫州市服裝商會 秘書長
日前,溫州出臺鏈長制“十個一”機制方案將圍繞“5+5+N”兩大萬億產業集群培育,深入開展補鏈、延鏈、強鏈工程,著力在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上奮勇爭先,加快打造具有全國乃至國際競爭力影響力的現代產業集群。作為服裝產業鏈鏈長,當天,施艾珠一行先后實地走訪浙江迪亞服飾股份有限公司、溫州大象城國際面輔料中心,面對面與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了解服裝行業發展情況。
(領導一行參觀企業品牌)
服裝產業被列為溫州五大主導產業集群之一,已經構建起以甌海為重點,龍灣、永嘉、平陽等地協同推進的服裝產業發展格局,是浙西南時尚產業帶核心。作為溫州服裝主要生產基地,甌海現有規上服裝企業71家、產值1-10億元7家、超100億元1家,2021年占全市服裝產業份額6成以上,服裝制品在國內市場行業占有率達15%以上,成為第三批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分行業省級試點。
“集聚產業,助推區域品牌良性發展”
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施艾珠一行在溫州大象城國際面輔料中心,與服裝面輔料企業進行了親切交談,作為招商引資入駐的品牌企業“杰恩勝”,現場負責人表示“溫州有成熟的生產制造和展貿銷售的產業鏈,又有溫州大象城這樣的產業平臺,非常看好溫州服裝行業的發展”。
中國第一家個體工商戶章華妹入住了溫州大象城國際面輔料中心,她表示,溫州服裝人的精神就是敢打敢拼,在大象城這樣的產業平臺發展,才能為溫州服裝行業創出新的發展之路。
(領導一行參觀華妹輔料)
“建言獻策,共謀溫州服裝產業發展”
隨后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施艾珠一行與溫州服裝企業家代表召開了服裝產業鏈發展座談會,與會企業家圍繞服裝產業存在的短板問題,提出服裝產業做強做大、轉型升級的意見建議。
“找準溫州服裝產業振興切入點,凝聚力量,推進產業集聚發展”
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施艾珠鼓勵大家,要堅定信心,科學定位,找準溫州服裝產業振興切入點,畫好產業鏈圖譜,聚焦優勢精準發力。要發揮優勢,突出引領,遴選出“鏈主”“鏈群”企業,在資源要素保障上給予重點支持,充分發揮龍頭作用,“華妹輔料“入駐大象城面輔料中心的集聚規模效應已出現成效,加快促進產業集聚發展;要做優生態,打響品牌,構建產業鏈內外聯動格局,發揮商協會行業引領作用,完善協作機制抱團發展。要文化賦能,凝聚力量,做好區域品牌宣傳,建立全球代表人士聯盟,助力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政企要高效聯動,形成合力,重振產業雄風。
(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施艾珠)
“打造產業服務平臺,為溫州服裝人樹立信心”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洪國談到,市委、市政府針對溫州服裝發展計劃,在未來推出一系列產業服務平臺,溫州企業家樹立信心,一起把溫州服裝做強做大。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洪國)
“壯大品牌矩陣,形成引不走的服裝產業鏈”?
甌海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林仕德從甌海服裝發展基本情況做了分享,他表示,溫州服裝品牌企業矩陣不斷壯大,技術創新持續推進,品牌層次有了新的提升,平臺宣傳途徑優化,產業鏈是引不走的產業,鞋服產業鏈的形成,能夠支持產業穩固,壯大,繁榮,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加強對行業發展提供支持。
(甌海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 林仕德)
“建設區域品牌,加強產業集聚,才能構建產業生態圈”
溫州市服裝商會秘書長陳琦翔談到,溫州服裝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在業內也擁有公認好口碑,首先要聚焦核心品類,做好產業集聚,打造區域品牌。其次通過集聚產業優勢,助推區域品牌可持續發展。最終通過區域品牌的嫁接和賦能,聯動內外溫商協同高效發展。只有區域品牌建設好,才能更好形成產業集聚、創造更佳氛圍活力,才能引進人才培養人才、激發更多就業創業,創出更多優質品牌,助推區域品牌可持續建設,最終形成良性循環的產業生態圈,賦能溫州經濟高質量發展!
(溫州市服裝商會秘書長 陳琦翔)
“加強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提升溫州服裝競爭力”
報喜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志澤談到,溫州市委、市政府重視服裝產業發展,溫州男裝基礎扎實,為全國各大男裝品牌做貼牌加工,品質和生產量都有區域優勢,西裝定制在全國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未來在數字化和智能化建設相結合,提升溫州工廠實力。
(報喜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吳志澤)
“服裝集聚發展需打造良好生態圈及集聚發展平臺”
森馬服飾副總裁黃劍忠談到,政府就服裝產業鏈發展成立“鏈長制”對于服裝行業發展是利好信息,服裝集聚發展需打造良好生態圈及集聚發展平臺,發揮區域優勢和特色,打造區域影響力,為溫州智造發展賦能。
(森馬服飾副總裁 黃劍忠)
“溫州服裝產業需要戰略性人才和發展平臺”
嘉德利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潔談到,溫州服裝產業鏈發展需要戰略性平臺,產業集聚的資源共享才能加快重啟溫州服裝產業的內循環供應系統的步伐。
(嘉德利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葉潔)
“賦能溫州服裝發展,打造時尚產業綜合體”
服裝是溫州的一張金名片,80年代的妙果寺服裝市場,90年代的黃龍服裝面輔料商貿城,那時候誕生了溫州第一批全國知名的服裝品牌,“穿在溫州,時尚溫州”的口號享譽全國,引發了全國學溫州的熱潮。
新時期,市委市政府、甌海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市場發展,在南站高鐵新城核心區規劃了一個服裝時尚中心,溫州大象城一、二、三期服裝產業綜合體逐步發展,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
歷經10年的發展沉淀,大象城致力于吸引服裝行業在外溫商回歸創業,已經入住了8大服裝商協會和3000多家中小企業及品牌商戶,致力于為服裝企業和經營者打造一站式全產業鏈的服務生態,從集研發設計、面料開發、新品展示展覽,品牌孵化,批發零售,電商物流等等,打造一個賦能溫州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產業綜合體。
振興產業升級、創新發展的當下,要加強甌海高鐵新城核心區時尚中心,充分利用高速、高鐵、機場等交通樞紐,物流園、工業園齊聚等配套優勢,打造服裝產業集聚時尚綜合體,構建永不落幕的廣交會。
(溫州大象城董事長 陳龍秋)
服裝產業是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助力溫州服裝成為全國乃至世界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標志性產業。溫州大象城致力引來更多時尚的金鳳凰,打造溫州時尚中心,一起創造產業新時代,為溫州經濟社會發展,為文明城市創建樹立市場樣板,為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為區域消費中心城市打造,貢獻服裝人的力量。
(領導合影)
文章來源:溫州大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