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紡織服裝企業業績報告已經發布,2022年上半年,除了營收下滑,凈利潤虧損幾乎成為了共同點。

多家紡織巨頭上半年成績“欠佳”
榮盛石化:上半年歸母凈利潤53.67億元,同比下滑18.27%
8月17日晚,榮盛石化披露了2022年半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76.28億元,同比增長74.88%;歸母凈利潤53.67億元,同比下降18.27%。
新鄉化纖:上半年凈利同比大降98%
8月11日晚間,新鄉化纖發布2022年半年報,公司2022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39.64億元,同比下降3.8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42.24萬元,同比下降98.72%,每股收益為0.0064元。
魏橋紡織:上半年凈利潤虧損6.5億元
8月19日,魏橋紡織發布公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0.6%至約人民幣82.93億元;毛利潤虧損約人民幣4.19億元,去年同期毛利約人民幣8.8億元。公司擁有人應占凈虧損約人民幣6.5億元,去年同期公司擁有人應占凈利潤約人民幣5.83億元。
虧損主要原因為:1、集團紡織產品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材料皮棉價格保持高位,員工成本亦較上年同期增加,導致集團紡織產品的生產成本大幅上漲,銷售價格上漲幅度不及生產成本的上漲幅度,致使集團今年上半年的紡織業務毛利虧損;2、2022年上半年,盡管集團的電力業務維持盈利,但主要原材料煤炭價格在高位震蕩,電力成本大幅上漲,致使單位毛利減少。
華茂股份:上半年凈利潤下降152.52% ,虧損7672.20萬元
8月22日,華茂股份披露2022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6.96億元,同比增長1.9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672.20萬元,同比盈轉虧,下降152.52%。2022上半年,公司圍繞“穩市場、調結構、降成本、減虧損”目標任務,做文章、下工夫,克服各種困難,穩定主營效益。面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的挑戰和疫情反復的考驗,克服市場需求不足、原料價格大幅波動、出口不暢等各種困難,堅持聚焦主業,迎難而上,企業生產經營保持平穩運行。
江蘇聯發:上半年實現營業利潤7806.41萬元,同比下降25.96%
8月23日,江蘇聯發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2年上半年財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80億元,同比增加1.98%;實現營業利潤7806.41萬元,同比下降25.96%;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5932.14萬元,同比下降44.14%。
對于業績變動的原因,聯發股份解釋稱,報告期內特別是4、5月份、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紡織業最集中最發達地區的紡織企業,面對疫情反撲、物流不暢、消費不旺、內需訂單不足等不利因素,及俄烏沖突造成原油和原材料價格的大起大落,增加了下游企業采購對行情研判的難度,企業運行遇到了較大困難。公司持續通過產業鏈進一步融合、智能制造投入與改造、科技創新和產品研發、品牌建設及市場開拓等積極措施,保持相對穩健的發展態勢,對沖了外部不利環境的影響。
華孚時尚:上半年營收及利潤保持基本穩定
8月25日,華孚時尚披露2022年半年度報告。在美國實施涉疆棉花產品禁令的背景下,面對國內外復雜環境變化,公司利用品牌與產品優勢,調整市場與客戶結構,整合優化紗線主業,大力發展網鏈業務,積極推進數智化升級,營收及利潤保持基本穩定。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5.35億元,同比下降0.22%,歸母凈利潤2.92億元,同比下降3.03%。
華紡股份:上半年凈利同比下降66.06%
華紡股份(600448)8月30日晚間發布2022年半年度報告,公司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8.28億元,同比增長8.3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2.92萬元,同比下降66.0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326.56萬元;基本每股收益0.04元。
服裝行業同樣不樂觀,集體遇“滑鐵盧”
森馬服飾上半年凈利1.04億元,同比下降84.31%
森馬服飾發布2022年半年度報告。2022上半年,森馬服飾實現營收56.41億元,同比下降13.43%;歸母凈利潤達1.04億元,同比下滑84.31%。
具體來看,森馬服飾線上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45%,線下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5.76%,線下業務中,直營的營業收入下降19.02%,加盟批發業務的營業收入下降27.64%。服裝業務中,休閑服飾同比下降15.54%,兒童服飾同比下降12.45%。
美邦服飾:半年凈虧超7億,關閉超300家門店
8月28日晚間,美邦服飾公布了2022年半年報。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美邦服飾營收約7.23億元,同比減少47.49%;凈虧損約6.89億元,虧損同比擴大超500%。
太平鳥: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67.57%,線上收入下滑10.74%
8月29日晚間,太平鳥的半年報公布稱,其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1.97億元,同比下降16.3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3億元,同比下降67.5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521.96萬元,同比下降98.2%。按渠道來看,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直營收入18.76億元,同比下降21.33%;實現加盟收入9.09億元,同比下降13.59%;實現線上收入13.82億元,同比下降10.74%。
與“疫”相伴,實屬不易
有企業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坦言,今年上半年,受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原材料價格上漲、短期消費需求減弱等多重因素影響,國內零售行業及紡織服裝行業確實承受了一定的壓力。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1-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0432億元,同比下降0.7%;全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6282億元,同比下降6.5%;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1756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2.5%,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0.8%;全國居民人均衣著消費支出725元,下降2.3%;全國網上穿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4%。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經濟環境改善,消費者的消費意愿、消費信心會進一步提升,紡織服裝行業在雙循環經濟背景下,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其中,市場資源會加快向行業頭部企業集中,有利于處于優勢地位的企業更高效地整合上下游資源,鞏固自身的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未來行業集中度將繼續提升。
來源 | 國際金融報、和訊網、 化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