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在溢達集團可持續發展園林十如園區內,以“奮楫揚帆正當時”為主題的2022年十如對話拉開帷幕。本屆會議上,300余名嘉賓通過線上或線下形式,圍繞人工智能、守護人類生命健康、環境保護與碳中和等議題交換意見和經驗,并在充滿智慧的研討和富有見解的交流中,探尋可持續發展的靈感與啟發。
自2014年起,溢達集團每年均在山水名城桂林舉辦十如對話,至今已舉辦至第九屆。十如對話旨在為如何實現與環境及社會和諧共處的經濟發展模式,提供一個集思廣益的交流平臺。每年會議薈聚多方領域的專家和翹楚,對全面的可持續發展進行深入探討,亦希望“甲天下”的自然風景為“經濟,環境與人文文化如何取得和諧發展”中心議題的討論帶來靈感。
桂林市副市長王昕致辭時表示,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到廣西視察,第一站來到桂林,給桂林提出了遠大愿景: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這一歷史使命交給了所有身在桂林、關心桂林發展的每個人身上。溢達集團作為桂林市的行業龍頭企業,是一家秉承世界級旅游城市一脈相承理念,以環保生態為己任的先進企業。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的歷史征程,需要更多像溢達集團這樣的企業和數百萬桂林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其中,這與本屆十如對話“奮楫揚帆正當時”的主題非常契合,生態環境保護和企業長續發展永遠共生共存。
圍爐夜話
在接下來的圍爐夜話中,小鵬汽車副董事長兼總裁顧宏地和該環節主持人溢達創投總裁蔡逸倫圍繞小鵬汽車的創立和發展,以及新能源汽車企業如何實現凈零排放目標和可持續發展等話題,帶領嘉賓們在他們的思想旅程中尋找靈感和啟發。
顧宏地還分享了他跨行從事新能源汽車的緣由,并談到企業如何在眾多知名品牌中放大優勢、脫穎而出,對產品市場進行精準選擇。同時,在談及對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預想時,顧宏地表示,隨著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對新能源汽車研發的大力投入,未來出行形式將更加豐富,更具價值。他認為,8年后自動駕駛將會在不同場景出現,自動駕駛將成為未來出行方式中非常重要的形式。
9月2日,十如對話第二天,各項議程繼續有序開展。溢達集團副董事長楊敏賢歡迎致辭時談到,過去兩年多,在全球疫情挑戰下,溢達依然堅持不懈通過線上形式舉辦十如對話,繼續搭建交流平臺,匯聚專家智慧。今年,十如對話終于可以重啟實體會議,并得到三百余名嘉賓支持,更首次線上線下結合,讓來自七個國家、超過150名線上嘉賓與現場嘉賓聯系在一起。今年是十如對話首次在十如園區舉行,更是別具意義。
楊敏賢強調,應對氣候變化,阻止全球氣溫進一步上升,已經到了關鍵時刻,全世界各國政府和企業需要共同協作,即刻采取有力應對措施,否則時不再來。因此,今年十如對話以“奮楫揚帆正當時”為主題,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深入探索應對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問題的解決方案,分享他們的真知灼見,為實現凈零排放目標面臨的挑戰和難題,提供一些解決思路。
“今年也是溢達集團落戶桂林十周年。受疫情及國際環境影響下,盡管面臨不少新的挑戰,但溢達始終堅韌如昔,堅持可持續發展。”楊敏賢說道。
在主題演講環節,清華大學雙聘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先生向十如對話與會嘉賓們詳細分享了諸多人工智能的實踐案例、發展現狀、研發難點以及挑戰和機會等。他表示,如今人類已被人工智能所環繞,在不久的將來,甚至會有多個人工智能同時陪伴我們,如汽車的自動駕駛就是一個從語音到視覺等功能的龐大AI系統,大家熟知的Siri、小冰則是互動對話式的人工智能。
小組討論
在麥肯錫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大中華區政府及公共事務、基礎設施建設業務核心負責人、大中華區私募股權和機構投資業務核心負責人之一,大中華區ADI (All In, Diversity & inclusion)負責人石俊娜主持下,在“守護人類生命健康”小組討論環節,微醫集團總裁兼CTO王陽表示,AI、云端、大數據等技術相繼促成智慧醫療體系建設,從醫學和科學的角度協助人類社會更有效地應對突如其來的疾病危機。英矽智能首席科學官兼藥物研發負責人任峰則詳細闡述了AI和機器人如何加速藥物研發。廣東省精神衛生中心主任、廣東省人民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賈福軍認為,健康不僅僅是指沒有生病或者體質健壯,應是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個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況。
十如開園儀式
當天,活動現場還隆重舉行了溢達集團可持續發展園林—— 十如的盛大開園儀式!桂林市政府的領導們、眾多十如對話的嘉賓們和溢達同事們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主題演講
最后的主題演講,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教授,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PPP研究中心主任王天義先生圍繞“環境保護與碳中和”議題和與會者進行了開放而深入的交流。
他向與會者詳細分享了全球生態環境的歷史與演變、現狀與問題、治理與成效,全球氣候變化的相關數據和進程,碳中和共識以及香港碳中和之路等議題。王天義教授談到,人類的出現尤其是工業文明的發展,打破了地球曾有過的“美好”平衡態,要解決人類當前遭遇的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兩大挑戰,就必須看到其同根同源同時性,以及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做到既減污又降碳。
閉幕致辭
溢達集團首席執行官童成在閉幕致辭時分享了過去一年溢達集團踐行凈零排放承諾的工作進展與諸多亮點。他強調,通過多方努力,對比2018年溫室氣體排放基數,溢達集團截至2021年已減排25%,溢達有信心在2035年實現排放減半的目標;而更具挑戰的2050凈零排放目標, 溢達將通過引領創新,協同合作來盡早實現。
童成還通過溢達積極推廣可持續發展理念、搭建數字化智能化標桿工廠、研發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零水染技術、與環思智慧合作開發紡織產業雙碳數字化管理系統、溢達Polo等案例,展示了溢達集團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努力與成果。他介紹,未來溢達將以更強力度,投入更多資源,持續在生產全流程中減少資源消耗,創新技術,繼續作為綠色實踐的領導者,不惜余力地通過自身實踐,為未來工業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新的參考模式。
十如參觀
會議期間,與會嘉賓們實地參觀了坐落于自然美景中與桂林山水相得益彰的十如。十如園區內各項設施均以低碳排放及提高能源效益為目標,呈現了紡織服裝行業開創性的發展模式,結合創新理念、優質就業、文化交流和環境可持續發展,不僅展示了制造業與大自然可以和諧共存,更以實踐及成果推動企業智能化轉型,邁向中國智造。所有嘉賓無不盛贊:十如,當之無愧是一個可持續發展與進步、自然與技術和諧共融的完美詮釋!
昆曲表演
經過了一天的可持續交流與探討,與會者們迎來了十如風景旖旎、令人沉醉的夜晚,在這里,活動有幸邀請到著名的江蘇省蘇州昆劇院的杰出演員們,為大家帶來曲調婉轉動人,引人入勝的昆曲經典劇目——《牡丹亭》。
騎行漫游
桂林以風景如畫而聞名天下,至今仍保留著許多古老村落和自然美景。9月3日,與會嘉賓們在微風中踏著自行車,一路游行于田園阡陌,欣賞美麗的鄉村風光。騎行隊伍從臨桂會仙花海景區出發,途經文全村、趙家村、巖口村等具有數百年歷史的古村落,最終在素有“一門九進士,父子三翰林”美譽的田心村 匯合,打卡狀元橋,感受濃厚的耕讀文化。
中國藍染工作坊
與此同時,本屆十如對話還為與會嘉賓們特別設置了“中國藍染工作坊”體驗活動,讓對天然染色感興趣的嘉賓,在溢達集團研發中心工程師等專業人士的指引下,從位于十如的世界首個染料植物專類園中,采摘靛藍植物,再結合古老的扎染技藝,制作出獨一無二的手工圍巾,體驗傳統植物染色之趣,感受藍染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