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的平穩運行面臨諸多挑戰。疫情三年,改變了很多,改變了我們工作、生活、娛樂的方式,也在悄悄地改變著紡織服裝這個傳統行業,改變著我們的認知和思考問題的方式。很多人變得更加猶豫不決,很多行動都停留在“想想”的階段。
面對當前的行業局面,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會長李剛說,想想都是問題,做了就有答案,行動就會成功。十年前,農村的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留守老人“三留守”群體龐大,逐漸成為社會問題,巧媳婦工程實施后,留守婦女成為了行業財富;企業招工難、用工難一直是個問題,但實施了“百鎮千村萬條線”工程,產能下沉到鎮村,龍頭企業建中心,縫前縫后在公司,縫中搬進農家門后,越來越多的90后、00后年輕人走進工廠,成為了河南服裝產業的主力軍。
他以南通的阿爾本制衣舉例,講到,阿爾本落戶河南商水四年實現四個大跨越:管理實現本土化,三百多個班組長、工段長全部是周口本地人;企業實現規模化,從三百多人起步,四年實現三千八百員工;員工實現年輕化,90后占比67.8%;裝備實現智能化,一邊投資引進,一邊自行研發,現在已經開始了數字化建設。
李剛會長說,只要選擇的路線、方向是對的,就不要怕路遠。任何事,停留在想想上沒用,想了就行動,就會做成功,無論多么艱難的日子,實實在在的做事都有成功的機會!加油行業!行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