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共享”一次次成為熱搜榜上的常客,“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硬幣”等等共享經濟熱點事件,也一次次成為網民熱議的話題。
2017年年末,中國傳媒大學校園草坪出現了一排可愛貓窩,全都是衣二三共享衣櫥用殘次衣服改造出來的貓窩,這些有愛的貓窩也讓“共享衣櫥”成為新一輪的共享經濟話題,再次引起網友們的熱議。
1 共享衣櫥起源
都說女人的衣櫥總是少一件衣服,這個歷史難題現在似乎找到了解決方案。
2012年,“共享租衣”于國外開始流行,出現了像是美國的LE TOTE,德國Myonbelle,日本的AirCloset等拔尖的共享租衣平臺。業務模式主要有時尚分享、宴會禮服及包月日常通勤三種,以日租為主。
在美國、日本也都出現了服裝租賃的O2O類創業公司,基本可以歸納出三種類型的租衣模式:時尚、宴會、通勤,一般消費人群在這三種場景下的租衣需求,都可以通過不同的平臺來達到滿足。
2 共享衣櫥在中國的發展之路
與日本、德國、美國的共享租衣市場環境相比,中國的服裝租賃市場較為遜色。
直到2015年,國內的共享服裝經濟才開始發展起來,出現了多啦衣夢、魔法衣櫥、衣二三、女神派、無限衣櫥、愛美無憂等共享租衣平臺。
雖說國內共享服裝經濟起步較晚,但是發展勢頭不容小覷,多家租衣平臺都已獲得資本融資。
2017年初,女神派獲得1800 萬美元投資,由北極光創投領投,經緯中國、上輪投資方華創資本和多位國際時尚品牌投資人跟投。
2017年3 月 1 日,多啦衣夢宣布完成 1200 萬美元A+輪投資。
本輪投資由君聯資本領投,服裝品牌上海拉夏貝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戰略跟投。2017年9月6日,衣二三獲得C輪融資,包括商業巨頭阿里巴巴、紅杉中國等。
這些共享租衣平臺有了資本加持,其2018年的發展勢必會再上一個階梯。
3 共享衣櫥商業模式
解決“女人衣櫥里永遠少一件衣服”、”網購的衣服總是貨不對板”、“退換麻煩”、“老風格穿膩了,總想嘗試新的風格”等等女性穿衣痛點,是共享衣櫥發展租衣模式的根本。
“共享衣櫥”模式的發展也從傳統的高端禮服租賃轉變到日常著裝租賃市場。目前,國內共享租衣平臺商業模式主要有兩種:
模式一:包月“租衣”模式
每月只需支付一定的會員費,就有專業的造型師為客戶搭配專屬的服裝組合,并且郵寄到家。國內支持這類型模式的平臺有衣二三、租衣日記、有衣、多啦衣夢、那衣服、魔法衣櫥、摩卡盒子等等。
這類“租衣”模式主打輕奢快消品牌、設計師品牌和日韓風潮流品牌,衣服來源于正品的實體店和官網,風格趨向正在流行的風格,所以主要針對的是年輕白領、80/90后和00后的互聯網原住民。
模式二:垂直領域場景類“租衣”模式
場景類“租衣”模式,又稱場合類的服飾平臺,主要針對婚禮、年會、酒會,商務宴請,公關活動,寫真攝影等,包括禮服、配飾、包包等的租賃。
目前國內支持這類型模式的平臺主要有愛美無憂、美麗租、無限衣櫥、久物。這類租衣模式主打高端品牌,大牌禮服,高檔衣裙,所以主要針對的是CBD白領和20-40歲的都市時尚白領。
4 共享衣櫥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互聯網租衣雖有市場需求,但目標群體僅是小部分人群,這種少而分散的需求,很難在全國范圍內做成標準化復制。所以共享衣櫥要想發展的更好,還有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1、大牌服裝價格較高,占用平臺大量資金多,造成平臺資金流動難;
2、服飾損耗高,修復成本(特別是大牌服飾)高;
3、盡管各個平臺強調服裝衛生消毒,但是多數人對此仍有顧慮;
4、服裝款式繁多,需要大量SKU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對于庫存管理、選品能力有很大挑戰。
5 共享衣櫥的未來
共享衣櫥的發展過程中雖然依然存在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服裝的共享解決了獲客和復購兩個核心問題,是電商新商業模式的一種有力的破繭。
隨著共享經濟的快速普及,服裝共享電商改變了傳統的服裝售賣方式,顯現了在不遠將來成為主流的服裝銷售渠道的實力,在這一點上,“共享衣櫥”更是推進了服裝產業的供應鏈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