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正了解國潮背后的主流群體“Z世代”嗎?

文化的自我認同與傳承




藝術需要載體,文化亦然。面臨多種舶來文化近乎爆發式的集中輸入,堅持自我的Z世代更加需要文化層面上的認同感及群體歸屬感;因此他們對于中華文化以及中國原創設計的需求也愈發強烈,這推動了中國設計師品牌的進一步發展。同時,也是在面對各種外來文化的沖擊時,新一代年輕人們保持自我的最佳方式。
初見季紫荊,落落大方,眼睛里一直透露著親和和笑容,隨著訪談的深入,她“執著”的一面逐漸顯現,對非遺文化的熱愛,對傳承的追求,對文化的獨特見解,是她溫柔外表下的堅韌力量。
自幼耳濡目染,從事牛仔行業的母親對季紫荊在非遺傳承的道路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喜愛琴棋書畫的季紫荊在國外上大學時就時常與同學溝通交流中國的文化,并將中國傳統樂器——古箏帶到了國際舞臺上。2021年從英國卡斯商學院“創業學”碩士學位畢業后,季紫荊毅然決然的回到了廣州,投身于非遺文化項目的工作和研究中。

時代性的對立面則是因循守舊,我國的部分手工藝或者民俗,非遺傳承難以維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能夠適應時代潮流,與當下生活方式結合不夠緊密。
季紫荊針對非遺文化項目在發展和傳承上的重點和難點,對中國傳統非遺文化進行二次創作,迎著“國潮”盛行之風,為非遺文化“煥新顏”,通過設計與開發,結合當下年輕人的思想潮流,擴大非遺文化在年輕人中的影響力,讓非遺的技藝重新回到現代人們的生活當中,將這些可貴的智慧的結晶保留并弘揚。


在探究傳統
文化與現代
文化融合的
設計過程中
會采用哪些
方式或途徑
來獲得靈感
?
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文化是我們開發現代文創產品設計的巨大資源和寶貴財富。我們追根溯源,去到非遺文化的發源地,親自拜訪當地的繡娘、染娘,深入了解他們的民族文化;同時,我們也會向非遺傳承專家學者請教,翻閱書籍,讓思維保持開放暢想。
做為文創產品設計師需要真正理解和消化特定地域的傳統藝術,把握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將其融入文創產品設計之中,在重新整合的基礎上注入新的形態藝術元素,創造出更具民族精神和美感的作品。

您認為在當
下的藝術市
場環境中,
年輕一代的
設計師們最
需要注意的
是什么?
在進行文創產品設計時,應當守正創新,尊重本土文化,同時符合國際審美,概括出文化的共性和個性,突出文化的個性,反映特定地域的自然風貌和風土人情。當今文創產品對文化的詮釋多流于表面,不能夠深入地挖掘文化內涵,這也是導致同質化現象嚴重的原因之一。

編輯:YANWEN
設計:晏輝
文章來源:FDC面料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