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工業互聯網加速向實體經濟滲透,已在工業、醫療、紡織等多個行業的領域發揮極大的賦能效應。作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路徑,工業互聯網正在以看得見的方式推動中國制造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當前,工業互聯網應用范圍從個別行業加速延伸向千行百業,已形成20個典型場景和上萬個應用案例。眼下,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制造業企業“剛需”。但是,我國不同企業數字化水平仍差異較大。研究顯示,約40%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處于起步階段,亟須加強供需對接,加速規模化應用推廣。工業互聯網該怎么用,才能發揮最大效應?隨記者到浙江諸暨一家襪子企業看一看,這家企業是怎么把生產管理搬到“云”上的。在浙江諸暨一家襪子生產企業的車間里,工人們正忙著調試80臺新引進的數字化一體機。企業負責人戴鐵江介紹:“我們從8月份開始籌劃,到目前已經上了20多臺了,9月底10月初,我們這個新車間會投入生產。”
近兩年,企業在逐步淘汰傳統襪機的基礎上,陸續投用了300臺數字化一體機,并接入了智慧系統,不僅節省了300多萬元人工成本,生產和管理效率也大大提升。企業負責人戴鐵江表示,多少臺機器亮紅燈了,故障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們可以針對性地去分析,包括后道的原料統計包括這個產能的統計,現在全部敲敲鍵盤所有的東西都出來了。
數字化加持,讓企業產能逐年遞增,預計今年企業產值較數字化改造前能夠實現翻番。
在諸暨,“數智”賦能已經成為眾多企業轉型發展中的共同“密碼”,在另一家襪子生產企業,公司總經理還將“數據中心”搬進了辦公室,足不出戶就能對車間的生產情況了如指掌。
這位負責人表示,數字化將成為企業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目前,企業的智能系統仍在不斷更新完善中。
不只是企業忙著數字化改造,當地還專門建立了“襪業大腦”。據了解,“襪業大腦”共擁有35個應用場景,目前,產業地圖、產業動態、行業聚焦等13個場景已上線。
據襪業產業大腦運行服務中心負責人魏曉明介紹:我們35個應用場景將在年內全部上線,更好地為整個襪業產業企業進行賦能。
借助數字化轉型,近年來,浙江諸暨在襪業研發端、制造端、銷售端全面實現了數字化改造,目前,已培育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1個,創建省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2家,在役工業機器人超600臺,聯網襪業設備超5200臺。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