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一直是紡織行內的說法,其地位不比三到五月“小陽春”差。意在每年的九月和十月,環比同年任何一個月份其銷售都異常得好。究其原因,其一是行業規律。進了九月也就相當于進入第四季度,服裝企業面臨國內雙十一、外貿圣誕季、全年銷售目標等方面的原因,會促進銷售。其二是天氣。入九秋涼,適合新一季服裝的銷售,而像七八月高溫淡季,縱使再火熱的行情,扛著酷暑賣布也是一種折磨。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種布市換季銷售的習慣。
但是仔細觀察今年你會發現,在市場多方因素的挾持下,“金九銀十”已經開始被迫失靈。
滌綸長絲再次陷入惡性循環
本月從原料方面來看,美聯儲通脹數據再創新高,11月加息的可能性大幅增加,油價依舊面臨下跌風險。隨著市場看空,聚酯原料期貨就開始急轉直下。以PTA為例,3天時間狂跌300元,到了18日,PTA現貨價格也在期貨的影響下也開始跳水。
而PTA作為滌綸長絲的原料,它的漲跌對聚酯工廠的影響極大。進入十月中旬后,PTA的跌價,導致下游對滌絲價格看空,滌綸長絲的產銷也開始變差了。整個滌綸長絲市場再次陷入價格越低產銷越差,產銷越差價格越低的惡性循環了。
江浙、廣東等沿海地區織布廠
開機率再次下降
與上游原料市場的頻繁波動相比,近半個多月來不僅坯布價格陰跌不止,而且很大一部分中小紡織廠累庫率上升,生產、銷售、回款壓力增大。山東德州某中型紡企表示,紡織業“金九銀十”成色不足,加上近期部分地區疫情出現反復,防控措施升級,江浙、廣東等沿海地區織布廠開機率在經過8月中旬至9月中旬短暫回升后再次下降,企業接單、排單、采購原料的心態發生較大變化。
外貿訂單降幅明顯
內貿實際落單減少
從產業方面來看,“金九銀十”旺季預期下,9月份下游市場有所回暖,但好景不長,10月市場需求再度停滯,后市信心持續回落,提前掀起了“寒潮”。
紡織市場九月份經歷了一波短暫的訂單潮和去庫存后,近期降溫明顯。國慶節布行放假較多,一些截至目前也是開開停停的狀態。佛山圓機開機率在4成左右,低于上個月,但布的庫存不高,約在20-30天左右。從外貿市場來看,盡管人民幣貶值、海運費下降等對出口形成利好,但在疆棉禁令以及全球消費放緩的影響下,外貿企業反映訂單依然降幅明顯。
國內需求仍受疫情反復的影響較大,春夏季訂單放樣增加,但多以人棉、化纖、差異化等品種為主,純棉的訂單偏低,且小樣訂單實際落單的不多。需求不樂觀使得布行備貨愿意低,且普遍認為原料價格還會進一步走低,因而也會盡量降低采購規模,以隨用隨買為主。
總的看來,經歷著上游化纖原料市場大漲之后的大跌行情,又面臨著外部貿易局勢對終端紡織服裝出口市場的壓制。在買漲不買跌的心態下,今年九、十月的紡織市場不溫不火,已經擔不起“旺季”的名號了。
來源:棉花展望、中儲棉信息中心、化纖邦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