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總結一下目前國潮的生存和經營模式可以大體概括為兩種,第一種更多的是在認真的低頭做事,他們努力地做好自己的產品和設計,甚至在工廠渠道和營銷上的有著自己的思路和主見。而這樣的品牌大多數分散于全國比如武漢,成都等地區。
另一種則可能更加讓人熟悉,在某個區域內會出現諸多從設計到質量再到口碑都十分不錯的品牌群體。這樣的互相帶動久而久之就會讓消費者對這個區域所誕生的品牌和產品有著潛意識里的好感。
而這樣的國潮重鎮到底是哪里,經常關注和購買國潮的朋友一定早已想到是杭州,廣州,這一點并不是毫無根據的,畢竟淘寶平臺提供的大數據給出了相同的答案。而他們更是有著下沙里元宿這樣的大環境和暗地莞這樣的組織團體存在。
暗地莞的主理人們甚至開啟了電影“副業”
其實對于那些對國內原創潮流品牌關注比較早的潮流愛好者來說,上海絕對是國潮最早的發源地,曾幾何時被全中國潮人所熟知的那個地標:長樂路 ,雖然在今年將被整體拆除重新規劃,但它的輝煌絕對不會被忘記!
即使你沒有消費過長樂路上那些曾經存在的店鋪和品牌的產品,但當年這條路絕對是所有國內潮人都想前來“朝圣”的地方。
一家 ACU 和一家 NPC就足以奠定長樂路在中國潮流界的歷史地位
雖然長樂路的輝煌伴隨最后一家已經離開這里的 NPC 的關店而走向了終結,但是在上海仍然有著一群同樣在努力付出,并且想把這一切做好的品牌和主理人們存在。他們早就扎根在了這座城市中。但實事求是地說他們為什么沒有像其他幾座國潮重鎮的品牌一樣享譽全國呢?要深究問題的答案,光靠我們的猜測是遠遠不夠的,而答案可能就在他們自己心中,而我們則希望他們說出來!
李晨對于國潮有著非比尋常的影響力,但在上海像他一樣在做事的人還有很多。
LEX - 上海本土服裝品牌GAON 主理人
|先和大家介紹你一下你品牌現在的發展情況或者說生存狀態吧
LEX:我們品牌真正開始運營是從 2016 年夏天開始,至今差不多是 2 年時間目前至少度過了從零到壹的過程,品牌目前主要售賣渠道分為線上與線下,淘寶直營與其他 APP 分銷共同銷售,線下幾個城市的分銷買手店鋪也在幫忙售賣。
| 你的品牌近期在著重做些什么呢?
LEX:目前團隊已經穩定在 10 人左右,基本都是上海各大服裝院校畢業并且熱愛潮流文化的小伙伴,具體一點的話,因為品牌一直比較注重較為純正的街頭文化發展,17 年我們與許多 rapper 進行了合作,18年依然會繼續相關的深入合作, 18 春節后,我們將會與原來的 ONSTAGE live house 合作于上海開設一家綜合潮流與音樂文化的 live house 生活體驗空間,屆時將會有一個更開放、自由并且有針對性的場所,讓我們這些誕生于上海甚至是其他城市的街頭文化機構有自己的平臺進行一些活動。
| 我們發現你的品牌設計中有許多包含上海傳統文化元素的內容在這其中,這是你品牌會長期堅持的一個設計思路嘛。你怎么看待街頭潮流與上海傳統文化的結合呢?
LEX:“不分國界,無視年齡,源于市井,便是街頭。”這句 Slogan 目前我感覺似乎已經比我品牌本身的名稱更加的受人認可。
說到街頭,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滑板,涂鴉,Hip-Hop 甚至是更多讓長輩們感覺不健康的元素(偷笑),但是我認為,真真實實發生在我們身邊的街頭文化,是沒有這些元素的,我們的童年或是現在所正在影響所有年輕人的一切,都應該是基于更為市井的元素。
比如乒乓,麻將,或是弄堂里那些游戲,雖然我們是誕生于上海的品牌,但是我們也希望能夠隨著品牌的發展,我們所傳遞的街頭市井文化,也可以走出上海,走訪更多的城市市井文化,從而為他們發聲。
| 相信作為上海本土原創設計品牌的主理人,你應該也能感受到上海的國潮發展似乎并沒有廣州和杭州那樣形成規模和氣候。你怎么看待這件事呢。作為上海國潮主理人你是否愿意學習和借鑒下沙里元宿或者是暗地莞這樣的生存模式呢?
LEX:這個確實是我們身為土生土長的上海原創品牌需要反思以及深思的一個問題,我們是一定需要學習以及借鑒來自于下沙、廣州、深圳、東莞以及武漢這些先進品牌的發展模式的,
不過究其原因,我感覺無論是城市的規劃,城市人的生活習慣與生活態度還有各方面業態與經濟等因素都決定著這么多年,上海這個城市給人的感覺似乎更加商務,冰冷,甚至是多變一些。
所以做品牌、做文化、做原創,在這么一個城市肯定起步點就會高于其他地方,所面對的壓力與挑戰也是無與倫比的,再加上上海人一直以來對于自我發展,職業規劃以及家庭觀念的重視,別說是做潮流,感覺對于創業都要比其他城市的人來的保守,沒有一個很好的契機或是更多的幫助,或許很難成就或是促使一個人或是一個品牌的長期發展,這是我作為創業者以及在這個城市生活了 30 年,經歷過多家外資 500 強公司、國企以及私營企業和各種世間冷暖的普通人角度的看法。
然而,挑戰與機會永遠是并存的,可能在上海,供應鏈問題,發展成本問題,人員問題等等都能夠直接給大多數人筑起一座座大山,但一旦跨越這些大山,隨之而來的,多元化的發展方向,先進綜合的資訊來源,得天獨厚的城市資源等等,都是能夠讓品牌快速發展的武器,這也是我能夠至今都信心滿滿的原因。
LEX 其實成長于服裝世家,從小對做衣服耳濡目染,很多人還不知道他還有著定制高級正裝的手藝。
加上這么多品牌經過這么多年的努力與試錯,給我們創造了很好的借鑒與學習材料,并且,現在越來越多在上海的品牌也意識到了一些問題,愿意擯棄一些原有的發展觀念,共同謀求生存,大家取長補短,互幫互助,反而會建立良好的革命友誼,一同前進,這也是我所希望看到并樂于參與的改變。
小熊 - 上海本土服裝品牌FA2LO 主理人
| 先和大家介紹你一下你品牌現在的發展情況或者說生存狀態吧
小熊:對于大家來說,我算是一個比較新的品牌吧,FA2LO 的生存狀態和品牌的理念是一樣的,我更希望通過品牌幫助到在各個領域中和我一樣有想法有能力的人,一起更上一層樓吧。品牌的名字能脫胎于上海話“不套路”的諧音。我們的品牌會致力于打造出“高品質,不套路”的產品。
| 你的品牌近期在著重做些什么呢?
小熊:一個新的品牌還是著重于產品吧,同時我們也在做一些跨界的合作。之前我在香港和香港的玩具品牌 Steven House,談一些合作。我們會和他的 Pinky Mons 系列玩具做一個聯名,我們也會通過視頻的形式去記錄這個聯名產品誕生的過程。最后希望在今年舉辦一個同時包含了我的服裝,玩具,裝置藝術,DJ 音樂等在一起的綜合展覽。
| 我們知道你曾經是長樂路上 NPC 的店長,自己其實也從一名普通的潮流愛好者一路走到今天,成為了 KOL 和品牌主理人,你是怎么看待這幾年上海本土的原創設計品牌和潮流文化的發展的呢?
小熊:其實我最早從讀高中的時候開始接觸到潮流文化,進入到 NPC 從什么都不會到現在成為了 KOL 和品牌主理人,我覺得這些都是緣分吧。當然這中間要感謝李晨和潘瑋柏兩位老板。
身兼 KOL 身份的小熊有著不少狠貨
在 NPC 我從店員做起慢慢地開始接觸造型和市場,發現了自己喜歡的東西,才開始做品牌。有了這些經歷再去看,會發現上海本土的品牌和潮流文化發展其實是挺好的,但是目前并沒有一個品牌可以真正的代表上海的潮流文化,這也是我接下來想做的一個事吧。
雖然上海有很多原創設計品牌,但真的要說代表上海潮流文化的到底是什么?沒人能說的出來,我自己也想不出來。所謂的風格即使在全中國的原創潮流品牌中也沒有一家能作為代表。所以我覺得產品里所代表的內容更能凸顯出文化,我覺得未來我們上海品牌能通過內容讓大家知道上海有許多好玩的東西并且了解到上海的潮流文化。
| 其實國內的潮流愛好者曾經對上海的原創設計品牌十分熟悉了,那時候大家依托長樂路的實體經營模式打造了諸如 NPC、FLY 等等十分知名的品牌和店鋪,如今伴隨著長樂路的重新規劃改造,在沒有實體店鋪的情況下,你會選擇盡力再去打造實體還是繼續目前的網絡銷售和推廣模式?如果選擇網絡,你有沒有什么與眾不同的想法在這種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生存呢?
小熊:對于我來說,我之所以做這么多聯名性質的活動,為的還是將來能打造實體店鋪,雖然我目前可能還沒這個能力和資本。但現實一點說最終還是網絡和實體店鋪混合的模式。
網絡可以讓更多消費者認識我并且購買我的產品,實體存在的意義更多的是讓消費者了解到你產品的設計啊,面料啊。之前我有一季產品中有一件“漢堡”MA-1 你看上去那只是一件印花的 MA-1 ,其實它的實物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使用了防刮絲的材質。
實體是好的,未來實體店會慢慢回到大眾的視線中。實體是一個品牌必備的。網絡渠道固然是一直向好的,但大家也要看到,有多少人是買了就退的呢?這樣的體驗對消費者自己是傷害,對品牌同樣是傷害,來回浪費時間去買一件衣服。
淘寶我也會在今年去做一個持續的推廣讓更多人知道,其實網絡店鋪是為了讓自己生存,但在生存下來以后就需要有一個實體店,實體店更多的是一個形象吧。
諾諾 - 上海本土服裝品牌OXY STUDIO 主理人
| 先和大家介紹你一下你品牌現在的發展情況或者說生存狀態吧
諾諾:我們從2014年到現在做了3年半,作為一個十人以內的小微創業團隊,有 OXYSTUDIO 同名網店但還沒有線下直營店鋪。此外線上線下擁有一部分訂貨商代理,也進駐 Yoho 和 NPC 販售。
雖然品牌還是挺燒錢的。不過我覺得大趨勢是市場向好的,尤其在國力和國內文化崛起的同時,我對未來比較樂觀;同時競爭也肯定存在,僅僅 3 年也不算有明顯的品牌護城河,而且初創企業未過五年都算危險期吧,畢竟比爾蓋茨都說:微軟離破產永遠只有 18 個月。
| 你的品牌近期在著重做些什么呢?
諾諾:生產 18SS 的大貨,籌備拍片,和一些文化產業交流吧。我們品牌全稱就包含原創和青年兩個詞匯。原創是由產品設計來體現的,而青年文化可能就是 2018 的工作重心,今年會在這個方面更多努力。
| 作為科班出身的你又是國內知名的設計院校東華大學畢業,你覺得這樣的經歷和背景對自己做潮流品牌有什么幫助和影響嘛?
諾諾:其實我在東華大學畢業生里是一個異類,因為我大多數的同學如果做了自己的品牌,那一定是那種偏時裝性的設計師品牌。但是我更喜歡街頭文化,我覺得文化的傳遞可以讓我 Get 到酷,Awesome 的感覺,有時候僅僅一句 Slogan 或者一張 Picture 的印花也可以打動我。
然后我現在做的事情主要還是因為我愛好街頭潮流,倒不是因為我從東華畢業的背景,而且我其實曾經蠻學渣的,所以畢業后和學校、老師聯系也不多,此外的影響可能是我會在衣服上用上一些別的品牌不太常用工藝手段吧,讓我在街頭圈又顯得有點異類。
我有兩個同學就很厲害了,他們東華畢業去了中央圣馬丁讀研并且畢業被評為優秀畢業生,直接被選中在 Dover Street Market 和連卡佛銷售,現在成為了上海時裝周的重要新銳力量,他們可能才是比較典型的科班生。總之學校每年畢業生講座從沒邀請過我哈哈(哈哈,哭著笑臉)
| 實事求是地說如今上海的國潮發展確實不如廣州和杭州等地,你覺得這其中的問題在哪里呢?是上海的潮流大環境與廣州和杭州不同嘛?
諾諾:大環境肯定是不同的。前段時間看過一篇文章《上海是怎么錯失這些年的互聯網機遇的?》,這篇文章的一部分觀點可以對應互聯網之外的行業。地緣上來說上海的確不屬于一個小微企業麻雀變鳳凰的好地方,因為上海接受外企、金融資本這樣的高大上行業已久,崇尚精英文化。
上海不是一個一起玩一個文化就能慢慢玩出來的地方。這點政府也不是很有心培養,從長樂路業態下滑到市政拆遷可以看出。此外我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從身邊朋友來看的個人感覺,上海人創業的競爭心相對不是很強烈。而且上海的創業者們團體意識也不是很強。
雖然我不覺得這一定不好,但是可能個人的想法和力量確實有局限性,對比杭州下沙里原宿,廣州一城數十個品牌聯動,東莞暗地莞聯合體,上海都沒有這樣的體系。
當然廣州和杭州都有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杭州是 Alibaba 大本營,電商氛圍濃厚,各品牌淘寶運營都是強項。廣州作為生產大本營,供應鏈優勢明顯,成本控制和出貨速度經常讓我艷羨。而上海其實也不是沒有優勢,許多活動經常在上海舉辦,品牌公關云集,但是街頭潮流圈的我們如何對接好這些資源也是一個課題。
而且我還有一個特別想說的現象就是,我覺得上海的品牌其實基數不多而且年齡斷層比較大,就是我知道的品牌很多是十年以上,比如 Corade 和 TheThing,都放棄小眾街頭圈轉型百貨品牌了。然后 NPC 是自有店鋪的品牌,也9年了,其實上海幾乎很少五到八年的中生代品牌,新生代品牌圈都在三五年以下,品牌上就存在代溝的感覺,有時候想要問前輩討教經驗的話發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和我交流的比較多的上海品牌幾乎成立時間都比我更短。
雖然說有著“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么一句老話,但對于上海國潮在發展中所遇到的問題。通過以上三位當局者自己的看法我們多少能看出一點其中的緣由。上海作為一座世界級的超級城市,確實能最快,最容易吸收全球的潮流乃至時尚和藝術文化為己所用。
入選《Louis Vuitton City Guide》的 NikeLab X158也是全區首批,大陸第一家 NikeLab 店鋪。
這固然能讓上海出現許多像以上三位被采訪對象這樣有想法的年輕人去通過原創設計品牌像世人傳達他們的理念。但在上海同樣有著其他國內城市無法比擬的壓力,這其中也包括了前文所提到的,創業環境,成本乃至這座城市的人文傳統給人在觀念上所帶來的保守。
令人壓力山大的魔都不是白叫的
而對于經營潮流品牌來說,無論你如今的生存模式有多么的依托網絡,能夠開出實體店鋪可能才是最終的目標之一。這一點上,雖然上海同樣有著世界級的店租成本,但是這與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曝光度是相匹配的。
維密算的上是有足夠曝光度的商業演出了,其國內首秀同樣選擇在了上海
這些因素對于打造一個原創國潮品牌來說可能都是負面的,同時這些都是導致上海沒有出現類似暗地莞沒有打造出下沙里元素的原因。但這些都不能阻礙上海的國潮品牌去團結起來的理由,早前我們采訪 NPC 主理人李晨時他就一再的表達出,目前國內的原創潮流品牌一定要團結的觀點。
確實,國內的原創潮流發展才剛剛起步,相對于已經是后起之秀的杭州下沙和廣東東莞,既然選擇了在上海這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城市打造原創設計品牌就更加需要團結起來。
已經頗為成功的下沙模式
其團結和諧的關系不僅僅存在于某個品牌內部,更是充斥在各個品牌之間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要去復制下沙和東莞的模式,而是在更多的時候去互相交流,甚至是共享一些資源和一起解決遇到的困難。不過至少現在這幾位上海的國潮主理人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并且努力嘗試做出改變。
只要能做到這一點,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上海的國潮都不會不行,在不久的將來,當上海再度成為國潮的中心時,也請不要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