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首先必須搞清楚鄉村的資源優勢是什么。一般來說,金銀鉛鋅油氣煤等大宗資源都是國控,“山水風光古村落、糧棉蔬菜深加工、男女勞力青壯年”才是鄉村振興的優勢資源,也是鄉村自身可以發揮利用的優勢資源。但山水風光古村落不是哪個地方都有的,且基本無法復制、難以推廣;糧棉油菜等農副產品深加工卻大有可為,只是如何解決好創新、創意、創優等特色問題;鄉村人力資源卻是一篇空間無限的大文章。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河南外省務工人員體量龐大,促進其返鄉就業創業,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力,是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
返鄉就業創業對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意義
返鄉就業創業有利于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往往伴隨著信息、技術、資本、人才等各種生產要素在區域間流動,他們主要依托城鎮郊區、城鄉之間的產業園區實現返鄉就業創業,由此形成的區域協調機制有利于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城鄉之間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融合進程。
返鄉就業創業促進鄉村治理現代化。返鄉就業創業人員具有較為先進的管理經營理念、豐富的社會資源,他們在返鄉就業創業的同時以村干部的身份進入村“兩委”班子參與鄉村治理,以農業經營者的身份參與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由此提升鄉村治理能力,推動鄉村各項事務走向現代化。
返鄉就業創業開拓農業經營新模式。返鄉就業創業者以他們先進的經營理念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公司 + 農村 + 家”、集體農場、等多種經營方式的組合,與農戶開展高效的股份合作,形成分工明確、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農業經濟聯合體,從而顯著提升鄉村農業經濟效益,助力鄉村振興。
返鄉就業創業催生鄉村經濟新業態。返鄉就業創業者能夠將現代生產經營理念與傳統農業相融合,深入挖掘本地資源,利用本地特色資源開創一批集種養深加工、種養體驗、觀光旅游、休閑康養、文化教育為一體的鄉村立體經濟業態,不斷延伸擴展農業產業鏈,促進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返鄉就業創業弘揚鄉村傳統文化。返鄉就業創業者以鄉村古建筑為基礎,挖掘民間技藝,并注入現代理念,創辦具有傳統文化內涵的鄉村小鎮;返鄉就業創業者創新性的將鄉村傳統文化和觀光旅游相結合,通過建立產學研基地,不僅帶動了鄉村經濟的發展,還保護和弘揚了寶貴的鄉村鄉土文化。
返鄉就業創業推動鄉村生態環境建設。返鄉就業創業者以建設生態宜居鄉村為根本理念,多利用鄉村自然資源和“鄉藝、農耕、古居”等鄉村元素,開發種養體驗、觀光旅游、休閑康養等現代化鄉村農業產業,讓鄉村的田園變成休閑公園、種養區變成觀光游覽區,不僅鞏固了鄉村脫貧成果,而且能夠保護鄉村優美怡然的生態環境。
鄉村振興進程中返鄉就業創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當前河南省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的體量日益增長,但是返鄉就業創業助力鄉村振興的能效卻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一下三個方面。一是返鄉就業創業的系統性不強。因為就業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對稱性,同時缺乏對返鄉就業創業者的統一規劃和調配,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具有自發性、盲目性,他們大多數只是根據自己掌握的有限信息或是“隨大流”的形式進行返鄉就業創業,從而造成了用工崗位與返鄉就業創業者不匹配的現象。二是返鄉就業創業者的結構不平衡。河南省返鄉就業創業者整體層次不高,大多是從事低端勞動的農民工和產業工人,高學歷人才、企業家、技術工人的占比較小。三是返鄉就業創業的保障體系不完善。河南省鄉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供給相對薄弱,社會生活環境和生產營商環境有待加強改善,所以就客觀條件而言,河南鄉村地區對人才返鄉、人才引進缺乏足夠的吸引力。
多維度促進返鄉就業創業助力鄉村振興
一是完善返鄉就業創業服務機制。深化省際勞務協作,搭建完善用工信息對接平臺,建立跨區域實時動態就業信息共享機制,對返鄉就業創業趨勢進行常態化動態分析,規避返鄉就業創業者的盲目性,防范規模性失業風險。
二是完善返鄉就業創業保障體系。政府的財政支出要向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傾斜,確保在交通網絡、新基建、文化教育設施等領域的財政支出投入增速高于其他領域。同時,加強財政支出在鄉村基本公共服務方面的投入力度,確保新增基本公共服務支出主要用于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基礎教育等基礎性、兜底性民生改善項目,以此從根本上優化鄉村社會生活環境,為返鄉就業者筑好“巢”。
三是加強返鄉就業創業的載體建設。支持扶貧車間等就業載體建設,鼓勵各級政府將鄉村扶貧車間等就業載體納入招商引資范圍,通過市場化運作,做大做強鄉村特色產業,提高鄉村就業承載力和就業水平。同時加強鄉村創業園區、產學研基地、企業孵化器等創業平臺建設, 打造良好的生產營商環境,為返鄉創業者鋪好“路”。
四是夯實返鄉就業創業的產業基礎。支持鄉村特色產業發展,通過發展農產品產地深加工、農村電子商務、鄉村文旅和農村新基建等新興產業,使返鄉人員實現就地就近就業。同時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提高鄉村吸納創業的能力。
五是加強返鄉就業創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首先增強職業技能和創業技能培訓的資源供給。充分調動各級各類職校承擔技能培訓任務的積極性,推動校鄉建立結對幫扶關系,實現鄉村就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的全覆蓋。其次,堅持市場導向理念,立足鄉村特色資源,鼓勵興辦各類創業培訓機構,建立交叉式創業培訓網絡渠道,全方位組織返鄉創業人員進行創業培訓。
六是加強返鄉就業創業的組織保障。各地要將促進就業創業作為鞏固脫貧成果的一條重要路徑,并列為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指標,通過建立工作臺賬、 加強監督檢查、嚴格考核評價等方式切實加強黨組織對促進就業創業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的保障作用。
文章來源: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