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雙碳”戰略目標的提出和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力度的逐步加大,綠色電力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夠產生一定的減排量,是未來實現“雙碳”目標的能源供給形式之一。為落實《“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以綠電助力紡織行業綠色低碳轉型,11月18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指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資委主辦,“節能服務進企業”暨紡織行業綠電行動助力可持續發展培訓會以線上線下同步的形式在上海舉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原副會長楊東輝、孫淮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主任華珊、副主任程晧,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司節能處副處長歐陽昊明,世界自然基金會(北京)代表處上海區域項目主任任文偉等有關領導和嘉賓,專家學者、相關企業代表等參加了本次活動。會議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資委節能低碳業務負責人張中娟主持。
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司節能處副處長歐陽昊明在線出席并致辭,他首先對此次活動的召開表示祝賀,對紡織行業的綠色發展給予充分肯定。他表示,“節能服務進企業”活動自2006年開展以來,已成為促進行業節能技術裝備進步和經驗交流的一個重要平臺,有力推動了工業領域的能源消費結構和綠色化轉型。紡織行業在這個品牌性活動的引領下,多次開展了富有成效的技術交流活動,希望通過這個平臺能把更多的行業、企業以及先進技術凝聚起來,更好地使用綠色能源、綠色電力,助力紡織行業可持續發展。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主任華珊致辭時表示,“節能服務進企業”活動是推動技術公司與紡織企業對接,將先進技術和裝備引入企業,促進企業綠色轉型的重要途徑。自活動開展以來,中國紡聯環資委不斷創新節能服務新模式,結合紡織行業節能減排中的共性問題,邀請行業專家以及企業技術人員進行交流互動,幫助企業發掘節能潛力,注入創新新動能。其中,2022年共舉辦“節能服務進企業”活動3場,吸引了300余人次參與。她強調,隨著“十四五”紡織綠色發展任務的開啟,綠色低碳關鍵技術創新將有新突破,綠色制造體系建設進入創新攻堅期,綠色節能低碳產業逐步發展壯大,數字化、智慧化節能必將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的進程。此次會議就“十四五”紡織節能降碳過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進行重點分析,包括低碳園區創建、綠電采購等,必將為行業節能綠色低碳發展轉型提供思路和方向。
世界自然基金會(北京)代表處上海區域項目主任任文偉致辭時表示,世界自然基金會與中國紡聯環資委至今已有十多年的深入合作,雙方在節水、節能、資源循環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推動了紡織行業的綠色發展。他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提出了明確的實施“路線圖”,為我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這也充分彰顯了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有態度更有行動。希望雙方在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繼續加強深度合作,特別是在技術交流和業務培訓方面,繼續開展高效務實的精準對接服務,把踐行“雙碳”目標落在實處,做在細處。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副主任程晧以《紡織行業低碳園區創建》為題,從國家低碳園區相關政策、紡織行業低碳園區創建、低碳園區創建的思考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分享,并詳細介紹了紡織低碳園區評價指標和參評要求。他表示,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國家越來越注重工業園區的綠色低碳發展,出臺了相關政策,并開展了試點建設。為推動低碳園區建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和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開展了節能降碳綠色勞動競賽,并探索出了“1+5”評價模式。其中,基本要求一票否決;五是指能源利用、資源利用,低碳生產、低碳管理和企業關聯度。談及國際生態園區的發展經驗,他表示,生態工業園要立足區內生態鏈和生態網建設,最大限度提高資源利用率,從源頭上將污染物排放量減至最低,實現區域清潔生產。低碳園區創建的關鍵,必須要弄清園區碳排放總量及增長情況,制定路線圖,注重產業低碳升級和建筑低碳化,建立低碳管理體系和標準。
遠景能源電力市場戰略總監于進洋以《綠色電力采購及實施碳減排目標的路徑》為題,結合企業發展和應用案例進行了分享。他介紹,為踐行“雙碳”目標,遠景制定了2022 年底實現運營碳中和,2028 年底實現價值鏈碳中和的目標,成為中國最早承諾實現全價值鏈碳中和的公司,致力于讓風電和儲能成為“新煤炭”、讓電池和氫能成為“新石油”、讓智能物聯網成為“新電網”、讓零碳產業園成為“新基建”以及培育綠色“新工業”體系。今后,遠景將加大與紡織服裝企業、產業園區的合作,成為企業綠色發展的“零碳技術伙伴”。
東華大學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院長李峻以《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可持續發展態度與行為研究》為題,結合案例分析進行了分享。他介紹,可持續時尚中心開展的此項研究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研究我國紡織服裝企業在可持續發展、再生能源、低碳技術等方面的認知、行動和需求,推動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建設。他詳細介紹了此次調查研究的情況,指出現在企業越來越重視可持續發展,碳減排戰略與措施正得到企業的積極響應;可再生能源已得到普遍應用,絕大多數企業認為綠色電力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大部分企業已建立或有計劃建立、實施可持續生產體系,并開展可持續時尚的培訓等。他強調,時尚未來即當下,綠色能源將開啟可持續發展紅利期。其中,人才培育是可持續時尚發展的關鍵。
SGS紡織品服務全球技術創新及中國區研發經理王安以《紡織企業的低碳可持續之路》為題,從低碳可持續發展的背景與驅動力、減排策略與循環經濟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分享。他表示,當前,為了實現低碳可持續發展,國家制定了“雙碳”目標,中國紡聯也相繼發布了《紡織行業“十四五”綠色發展指導意見》《紡織行業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框架方案》,與此同時,歐盟也制定了可持續及循環紡織品戰略,這些都倒逼著企業加大綠色低碳發展,踐行碳中和碳達峰。因此,制定科學的碳減排目標尤為重要。其中,減少自身能源消耗;發展新能源、植樹造林;購買綠色電力憑證是達到碳中和的三種方式。邁向低碳循環經濟,必須要堅持可持續原則,通過碳中和宣告規范-PAS 2060,向著低碳可持續目標不斷提升。
上海金堂輕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志君以《節能降碳技術助力紡織印染企業實現“雙碳”目標》為題,結合企業印染前處理零排放工藝和應用案例進行了分享。他表示,印染是紡織工業產業鏈中技術含量高的關鍵工序,決定著產品的最終質量,但也屬高污染行業,印染廢水、污泥產生量和排放量約占紡織工業的80%。為實現行業綠色發展,上海金堂研發出了完成替代傳統堿氧工藝的新工藝、新復合型助劑,以及與其對應的新工藝、新裝備、可減60%-70%COD廢水處理的碳排放、減少污泥80%,實現水全部循環回用,將大大推動印染行業的綠色低碳發展。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原副會長孫淮濱在總結發言時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這為行業、企業今后綠色低碳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方向。“雙碳”背景下,每個行業、每個企業都在積極踐行,是態度更是責任。但在推進過程中,一定要積極穩妥、實事求是,不能脫離了行業和企業發展實際,要注重方式方法,采取有效的技術和路徑來解決。希望通過此次會議,大家互相借鑒經驗、學習先進,在務實高效中穩步推進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