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波司登推出了與瑪莎拉蒂聯名款戶外羽絨服,起售價最低4299元,最高4799元。
這個價格讓不少網友破防,紛紛喊話“穿不起波司登”。
事實上,波司登不是唯一一個推出高價羽絨服的品牌,猿輔導旗下品牌SKYPEOPLE天空人的產品售價大部分都在3000-8000元之間,表明了品牌要走高端定位的決心。
大家恍然發(fā)現,原本印象中走“便宜大碗”路線的國產品牌,似乎都走起了品牌升級的路線,定價敢于比肩國際大牌,是什么給了他們勇氣?
國產品牌就要廉價嗎?
不可否認,國產品牌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靠打價格戰(zhàn)獲取市場的一席之地,導致很多人對國產品牌存在偏見:國產=廉價。以至于當品牌想要進階的時候,消費者們都接受不了:你一個國產品牌,憑什么賣這么貴!
最先接受這波質疑的是運動品牌李寧。自從在紐約時裝周一鳴驚人之后,李寧仿佛脫胎換骨,不僅設計脫離了土氣,變得潮流范兒十足,價格也是水漲船高,“曾經沒錢穿李寧,現在沒錢穿李寧”成為了調侃李寧的金句。
到現在,依然有很多人覺得,李寧的定價虛高。“這個價格,還不如買阿迪或耐克。”在我們的公眾號后臺,經常有人會這么留言。
買什么品牌,是每個人的選擇,但僅僅因為價格就毫無理由地放棄國產品牌,就讓人非常不解:憑什么國產品牌就要廉價?
眾所周知,商品的定價往往是兩方面因素決定的,第一是產品的成本,第二是品牌溢價,通俗點來講,就是你這個產品質量怎么樣,是不是名牌。
從這兩方面因素來說,很多國產品牌其實已經完成了蛻變,比如李寧,近幾年加大了對產品的設計與研發(fā)力度,推出了飛電、赤兔等多款口碑佳作,而在品牌影響力方面,雖然因為創(chuàng)立時間晚于阿迪和耐克而遜色于他們,但通過近十年在國際體育賽事上的頻繁亮相,正在迎頭趕超這些國際品牌。
所以,李寧是有底氣定高價的。
同樣的,波司登憑借40多年積累的國民影響力,推出定價更高的高端系列,也是一條勢在必行的道路。
在我看來,國產品牌“高端化”的最大障礙,不是產品撐不起來,而是大家對于國產品牌廉價的固有印象難以一下子破除。
高端化的上限在哪里?
事實上,國產品牌高端化的條件已經非常成熟了,我們有全世界最發(fā)達的供應鏈體系,也有僅次于美國的消費市場,更重要的是,隨著民族自信心的提升,年輕人更愿意為國產品牌買單,阿迪達斯、加拿大鵝等品牌在華遇冷,正說明了這一點。普華永道9月15日發(fā)布的《2022年全球消費者洞察調研報告》也顯示,更多中國消費者傾向于購買國產品牌。該調研報告表明,中國品牌對本土消費者的吸引力越來越大,與去年相比,45%中國受訪者表示,他們更傾向于購買國產品牌,增長了10個百分點。而隨著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等不斷提升,高端化也成為擺在品牌面前的必然選擇。
但高端化并不僅僅意味著售價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從產品品質、品牌形象、服務質量等全方位的變革。鞋服行業(yè)獨立分析師程偉雄曾表示:“高端化是針對高端化生活場景用戶做定位、做研究,做出符合這個群體生活場景的配搭,符合這個圈層的生活文化品味,是生活方式的共鳴,也是其他尚未進入這個圈層用戶的羨慕與崇拜。”深以為然。從這個層面來說,國產品牌的高端化能做到什么程度,其實也取決于對高端化圈層生活文化的認知在哪里。在當下中國市場,高端化的圈層已經形成,但對這個圈層的理解過于西方化,沒有本土化,所以在本土所謂高端化的發(fā)展依稀看到的依然是西方生活文化的延續(xù)。所以,盡管波司登、SKYPEOPLE天空人都推出了售價數千元的服裝,但為此買單者寥寥,銷量較好的依舊是1000元以下的產品。國產高端品牌,難以出現“一衣難搶”的盛況。而如果國產品牌的價格再往上提一提,達到萬元級別呢?恐怕買的人就更少了。這并不是因為我們的消費者沒錢,而是他們覺得,國產品牌不值這個價。為什么我們愿意為奢侈品牌買單,是因為它品質好嗎?不是的,是因為它是身份的象征。
國際奢侈品牌,幾乎都曾為皇室或貴族提供服務,這讓他們天然就帶上了高貴的品牌基因。但中國品牌是沒有這種基因的,我們的品牌多誕生于為國際品牌代工,在過去一直在機械重復的低端消費層面努力,向下兼容不難,翻身當主人卻不容易,這也是國產品牌難以得到高端消費群體認可的原因。更要命的是,在本就艱難的高端化之路上,還經常出現幾個“豬隊友”,類似抄襲、日本軍裝風設計等問題,讓消費者對本就孱弱的國產品牌更加產生一種懷疑:你們究竟是真心想做高端服飾,還是只想圈我的錢?國產品牌的高端化之路,注定是充滿荊棘和坎坷的,因為我們沒有可以借鑒的發(fā)展模式,只能摸著石頭過河,這需要品牌傾注更大的心力和耐心,全神貫注,才能在黑暗中找出那盞屬于我們的明燈。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