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這就是中國紡織】沭陽:跑出“加速度” 打造千億級紡織產業集群

發布時間:2022-12-15  閱讀數:35284

【這就是中國紡織】沭陽:跑出“加速度” 打造千億級紡織產業集群


圖片

沭陽:
跑出“加速度” 打造千億級紡織產業集群




在創新的引領下,今年以來沭陽紡織服裝產業生機盎然,屢創佳績,不僅投資150億元的江蘇桐昆恒陽化纖年產240萬噸長絲(短纖)項目提前投產、宋和宋智能科技電子提花機喜獲“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沭陽包覆紗更是入選國家重點培育紡織服裝百家品牌“區域品牌”名單,沭陽縣被授予“中國紡織服裝名城”……驕人的成績背后,在刷新“沭陽效率”、彰顯“沭陽模式”的同時,更生動詮釋了沭陽紡織服裝產業補鏈強鏈工程的“沭陽經驗”。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的歷史起點上,沭陽正以奔跑的“加速度”,創新賦能,招大育強,朝著千億級產業集群的目標砥礪奮進。


圖片

短短十幾年間,沭陽紡織產業實現了企業從少到多、產業從弱到強、品牌從無到有、發展從自覺到自信的“華麗轉型”。目前,全縣紡織產業匯集桐昆集團、新東旭紡織等規上企業190多家,建成全國首個智能針織產業園,擁有優質包覆紗、室內空氣凈化面料兩個國家級生產基地,新上桐昆、紅柳、常沭新材三個超50億級項目,形成包覆紗、特色家紡、智能針織、紡織機械四大板塊,先后榮獲“中國紡織服裝名城”“全國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園區”、“全國紡織產業轉移示范園區”、“全國紡織產業結構調整突出貢獻獎”、“國家智慧型紡織園區”等榮譽稱號,擁有綠色聚酯長絲、電子提花機等六個單打冠軍,開票銷售多年位居蘇北縣市前列,“沭陽紡織”已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區域品牌。


圖片

圖片

紅色引擎

黨建促發展


沭陽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背后,離不開“紅色引擎”的有力推動。近年來,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用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圍繞紡織服裝上下游產業鏈做強黨建鏈,推進黨建鏈與產業鏈同步建立、黨建活動與產業活動同步開展、黨建活力與產業活力同步釋放,有力實現了黨的工作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沭陽紡織產業開票銷售連續三年增長30%以上。


圖片

為實現黨建引領,2018年,經開區根據紡織服裝產業發展需要,成立沭陽經開區智能紡織產業黨總支,下轄21個黨支部,全面指導產業黨建工作。20225月,成立沭陽縣紡織服裝產業鏈聯合黨委。產業鏈黨委結合工作實際,不斷筑牢“產業鏈”,強化“人才鏈”,激活“創新鏈”,提升“價值鏈”,實現了“四鏈”同頻共振,“黨建紅”引領“產業紅”的可喜局面。如今,經開區內不少企業深刻認識到黨建工作對發展的重要性,已從被動到主動,紛紛向經開區黨工委提出申請,成立了企業黨支部。通過整合行業資源,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黨建對產業發展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沭陽打響了黨建和產業雙贏,探索出了一條極具沭陽特色的黨建之路。


圖片

作為江蘇省最年輕的產業集群,如今,經開區不僅是全縣工業經濟的重要戰場,其紡織服裝產業更是沭陽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并穩步邁入“機械裝備—紡絲—加彈—織造—印染—成衣”全產業鏈時代,基本實現了從跟隨式發展向引領式發展的轉變。2021年,沭陽紡織產業實現開票銷售230億元,預計今年可實現開票銷售300億元。


圖片

在二十大精神的引領下,沭陽將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黨建為引領,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智能化、信息化“三品二化”為目標,深入實施產業鏈黨建項目打造工程,實現產業鏈上黨旗紅的新局面。


圖片

圖片

智能引領

探尋產城融合新模式


圖片


智能制造作為新時代下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標簽。近年來,沭陽持續深化“互聯網+紡織”,不僅搶占了產業發展的新賽道,更通過搭建功能完備的載體平臺,有力推動了沭陽紡織服裝產業的智能化、數字化轉型。


圖片


早在2016年,沭陽便抓住“智能制造”的機遇,規劃建設了全國首個智能針織園區——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率先站在了行業發展前沿,為紡織業智能制造、轉型發展打造了一個良好載體。不同于一般園區,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打破了傳統政府出讓土地的一貫思維,提出政府“精裝修”、企業“拎包入住”這樣一種全新的服務理念。目前,該園24.5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全部投入使用,并獲批省級科技產業園,為資源集約節約、工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沭陽樣本”,得到了工信部、發改委和中國紡聯的一致好評和高度認可。此外,沭陽還依托產業優勢,打造了省級眾創空間——沭陽智能紡織科技綜合體,已吸引近60家入孵企業和創新創業團隊入駐,形成了“科技+人才+產業+生活”新模式,為產城融合發展貢獻了“沭陽經驗”。


圖片

為實現數智賦能,沭陽還先后科研院所合作成立了武漢紡織大學沭陽產業技術研究院、東華大學沭陽技術轉移中心等平臺,積極引導現有企業開展“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數智轉型。目前全縣擁有紡織類國家高企20家、省級以上研發機構25個、市級以上智能車間13個,沭陽經開區獲批“省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特色產業基地。如宋和宋電子提花機產銷量世界第一,先后獲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等稱號;伍佳紡織采用業內最為先進的智能裁床、機器人、全新智慧蛛網式吊掛系統,產品實現從面料入庫到出庫全流程自動傳輸,已成為“江蘇服裝智能制造示范企業”。


圖片

未來針織靠智能,智能針織看沭陽。今后,沭陽還將圍繞構建現代化紡織產業體系,深入實施企業培育“5321”工程,持續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圖片


圖片

務實高效

打造蘇北最強“鏈”


沭陽之所以后來居上,在行業里有口皆碑。除了區位優勢、產業優勢,最讓人為之點贊的,就是沭陽的營商環境、幫辦服務和契約精神,不僅吸引了大量投資商,更引發了一連串的“帶動效益”。如近兩年以桐昆集團為依托,沭陽先后引進常沭新材、三德力襪業等投資超10億元項目10余個。


多年來,沭陽始終堅持“有諾必踐、有困必幫”服務理念,“換位思考”當好“店小二”,全力塑造“政策最優、成本最低、辦事最快、服務最好”“四最”營商環境。一方面,強化平臺助推,堅持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積極與中國紡聯等行業協會、政府組織合作,為在沭企業搶占行業制高點、享有話語權提供載體支撐。另一方面,不斷強化幫辦服務,嚴格做到講誠信,強化契約精神;講效率,聚焦項目全周期管理,推行重特大項目100%確保落戶、承諾事項100%跟蹤落實、落戶項目100%專班服務;講公平,堅持企業貢獻度決定幫辦力度,用真心、細心、耐心換得企業家的放心、省心、舒心。


圖片

在強化集群集約,高質量打造綠色供應鏈的同時,沭陽還始終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著力在鏈條產業上“做加法”、環境容量上“做減法”,以龍頭帶集聚,以協同促集群,構建環境友好型生產模式。如在項目招引上鏈式突破,精準編制產業鏈圖譜和招商線路圖,瞄準重點企業、重點區域、重點客商,大力引進“強鏈補鏈延鏈”項目,提升產業集聚度和競爭力。


圖片

花鄉大地創偉業,經緯之間繡前程。為全面融入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今后沭陽將繼續按照“龍頭企業牽引全鏈優化、‘鏈主企業’帶動全鏈受益”思路,著力招引一批加彈、精編、成衣等“價值鏈”和“產業終端”類項目,加快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努力讓產業更強大、鏈條更強韌、企業更強健,全力打造蘇北首個縣級千億級紡織產業集群。


圖片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