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yè)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yè)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yè)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抗病毒面料走紅,超30家企業(yè)都在布局,是新科技還是老瓶裝新酒?

發(fā)布時間:2022-12-24  閱讀數:16073

抗病毒面料走紅,超30家企業(yè)都在布局,是新科技還是老瓶裝新酒?



抗病毒面料受到關注最早可以追溯到安奈兒于2022年8月22日發(fā)布的一則公告,安奈兒與水木聚力接枝新技術(深圳)有限責任公司簽訂合資協議,成立合資公司進行抗病毒抗菌功能紡織品的研發(fā)、生產、加工及銷售。

安奈兒表示,該面料采用的電子束接枝技術,由清華大學團隊研發(fā),對有包膜的病毒、細菌、部分真菌抑制率均超過99%。安奈兒方面還稱,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檢測報告顯示,安奈兒水木的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對痘病毒抑制率超過99%。

圖片

值得關注的是,近日,深圳市校服行業(yè)協會已向安奈兒拋出了“橄欖枝”。11月22日,安奈兒相關三家公司與該協會簽訂《戰(zhàn)略合作協議》,擬就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在校服領域的應用和銷售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圖片

對于“抗病毒校服”什么時候可以量產,該安奈兒董秘辦工作人員回復到,目前還在建設生產線的過程中,具體量產時間還需過完年才能夠對外有所回復。同時,該工作人員表示,在未來生產線建好后,可以對外接受該面料定做或由買方提供面料安奈兒運用技術形成抗病毒面料。

對于目前市場最需要的“口罩”生產,該工作人員說道:“目前也還是在建設生產線的過程中,而且不會直接面對消費者,會與醫(yī)療企業(yè)合作生產銷售。”

雖然安奈兒的抗病毒面料還在生產過程中,但不斷披露的進展卻點燃了市場的熱情,自11月18日至12月7日,不到一個月時間,安奈兒股價近乎翻了兩倍。

31家上市公司布局抗病毒抗菌專利及產品

抗病毒面料概念板塊的上漲并非偶然。疫情時代消費者愈發(fā)關注紡織品中抗病毒、抗菌等新技術的應用,抗病毒抗菌紡織品關注度不斷升溫。
而此前,安奈兒公告稱,其電子束接枝制備抗病毒抗菌功能紡織品技術具有廣譜高效抗病毒抗菌、安全性和長效性的特征,能夠廣譜消殺各類有包膜病毒、細菌和真菌,且預計明年年初能夠量產。

孚日股份公開對外表示,“公司研發(fā)的抗病毒毛巾和床品處于最后檢測階段,預計明年2月陸續(xù)上市,3月批量上市”。

只有南山智尚的情形相對明朗,公司內部人士表示,“公司的抗菌抗病毒面料每年銷售在30萬米左右”。

在這一熱潮下,多家紡織服裝上市公司在公告和互動平臺上披露抗菌面料的相關消息。值得注意到,多家紡織品、服裝上市公司在被問及抗病毒面料時,總是把“抗菌面料”和“抗病毒面料”一起提及。

而東吳證券指出,目前已有31家上市公司布局抗病毒抗菌專利及產品。其中多數公司僅布局抗菌功能性面料并取得相關專利,僅少數公司如安奈兒、森馬服飾、眾望布藝、如意集團擁有抗病毒相關專利。從涉入產品應用的細分領域來看,除了醫(yī)用口罩和防護服外,還主要包括童裝、成人服裝、家紡用品、運動服飾、其他紡織制造企業(yè)。

抗病毒紡織品技術非一時興起
抗菌紡織品和抗病毒紡織品采用的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技術。抗菌紡織品是對細菌和真菌等具有殺滅或抑制其生長繁殖作用的一類紡織品;抗病毒紡織品是對病毒的侵入有阻隔作用、能夠抑制病毒的生長和繁殖、抑制病毒活性的紡織品。相對來說,抗病毒紡織品更為復雜、技術難度更高。據東吳證券統(tǒng)計,目前我國有31家上市公司布局抗病毒抗菌專利及產品,其中多數公司僅布局抗菌功能性面料并取得相關專利,僅少數公司如安奈兒、森馬服飾、眾望布藝、如意集團擁有抗病毒相關專利。

實際上,紡織行業(yè)對抗菌抗病毒技術一直在研發(fā),且很多企業(yè)都在布局,技術路徑也各式各樣。

2020年,在新冠疫情爆發(fā)后,山東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開始進行抗病毒面料研發(fā),并在2022年取得重大突破,據公司研發(fā)總監(jiān)郭小云介紹,目前該面料已經實現量產,在套西、單西、褲類產品等領域實現應用,正在進行市場推廣。

同時還有東華大學和生納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開發(fā)的抗病毒口罩,該技術將口罩內的納米纖維及外層無紡布負載抗病毒藥物,防護級別達2級99%,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都達到99%,H1N1的抗病毒活性為99.95%,H3N2的抗病毒活性為99.91%。

該項目還包括北京化工大學研發(fā)的一款可讓病毒“迷路”的納米纖維材料。該材料采用“零溶劑”熔體微分靜電紡絲技術制作,這種高壓靜電力可通過靜電微分和“拔河效應”,將聚合物溶體均勻分割成多股流,最終可獲得不同形態(tài)結構的纖維膜,形成錯綜復雜的微孔通道,病毒通過時就會像走“迷宮”一樣被攔截,而且這種口罩經酒精消毒或水洗后其阻隔病毒的功能不會大幅度衰減,可滿足重復使用要求。

錦綸行業(yè)龍頭企業(yè)福建永榮錦江股份有限公司也在2020年初就開始研發(fā)可用于醫(yī)療用品領域的原料錦綸6纖維,并在當年年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醫(yī)療用品的原料緊缺問題。該公司負責研發(fā)的副總經理付重先介紹,公司研發(fā)的這款抗病毒錦綸6纖維的開發(fā)及應用課題也入選了2020年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chuàng)新中心盛虹?應急保障與公共安全用纖維材料及制品科研攻關項目,開發(fā)的FDY、DTY抗病毒錦綸已實現產業(yè)化生產,已在口罩、防護材料及特種服飾用的抗病毒功能纖維等領域實現應用。

不過,也有紡織服裝業(yè)內人士認為,“抗病毒抗菌面料”的營銷概念可能大于實際應用效果,并指出,“通過添加一些染料或助劑,的確可以讓面料達到抗菌抗病毒的功效,但這類面料在行業(yè)里一直都有,只不過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企業(yè)會特別強調突出這類面料”。

而此類面料能否發(fā)揮出抵御新冠病毒的神奇作用,除了實驗數據,恐怕還有待真實使用場景的考驗。

來源:半兩財經,《紡織服裝周刊》,封面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