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羊城晚報
又一本土服裝品牌沖刺IPO。
近日,深圳市瑋言服飾股份有限公司遞交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擬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瑋言服飾成立于2009年,主營中高端女裝。公司旗下擁有自有品牌EIN、PURE TEA茶愫、PLAIN PEOPLE,以及海外投資品牌RENLI SU.其中,EIN品牌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為70%左右,為公司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
當前,國內服裝賽道競爭激烈,已經有欣賀股份、地素時尚、安正時尚、歌力思、朗姿股份等知名服裝品牌,對瑋言服飾來說挑戰不小。同時,瑋言服飾本身仍存在著對主力品牌依賴嚴重、銷售費率高于同行以及存貨規模高企等問題。值得留意的是,此次IPO前夕,瑋言服飾實控人葉琳、馬忠紅夫婦慷慨現金分紅2.75億元后再募資補血,更是被市場質疑其存在“圈錢”的行為。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此次瑋言服飾沖A的決心似乎很大,但離“天時地利人和”皆備尚遠。
單一品牌依賴程度高
瑋言服飾旗下雖然有四個品牌,但能打的只有一個。
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瑋言服飾營業收入分別為4.68億元、4.79億元和6.31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116.77萬元、8294.39萬元和1.13億元。
EIN和PURE TEA茶愫是瑋言服飾的核心品牌。
2019年至2021年,兩個品牌的合計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均超過90%。其中,對EIN品牌的依賴更為嚴重。同期,EIN品牌對公司的營收貢獻率分別為71.74%、69.21%和70.54%,成為瑋言服飾的核心收入來源。
而PLAIN PEOPLE和RENLI SU仍處于培育期,品牌的知名度相對較低,品牌收入占比較低。
瑋言服飾在招股書中提到主力品牌銷售占比較大的風險時表示:“若未來出現對EIN品牌和PURE TEA茶愫品牌不利影響的負面宣傳和糾紛,致使其聲譽度和影響力下降,且其他品牌未能及時形成足夠的銷售規模,將可能會影響公司整體銷售業績。”
此外,從渠道上來看,瑋言服飾的銷售渠道分為線上和線下,且以線下模式為主要收入來源。在線下,瑋言服飾采用直營和加盟結合的模式,截至2021年年末,瑋言服飾有133個終端零售網點,包括62家直營店和71家加盟店,多開設在華潤萬象城、王府井百貨以及SKP等中高端連鎖購物中心。2019-2021年,線下渠道實現的收入占比分別為81.53%、67.47%和72.01%。
瑋言服飾從2010年開始從事服裝電商業務,2020年加大電商銷售力度,目前已在天貓、唯品會、抖音、微信商城和京東等電商平臺開設線上店鋪。2019-2021年,線上渠道實現的收入占比分別為18.47%、32.53%和27.99%。
過于依賴線下市場,不僅使瑋言服飾受疫情沖擊嚴重,更使得公司運營成本逐步上升。此外,瑋言服飾作為中高端女裝,多在一線、新一線及省會城市的購物廣場、聯營商場開設門店,同時也需要承擔較高的商場分成、租金和裝修等費用。
公司存貨積壓較明顯
事實上,隨著商業地產租金的提高和營銷廣告費用上漲,瑋言服飾也面臨著較高的成本壓力。
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瑋言服飾的銷售費用分別為2.01億元、1.99億元和2.67億元,占當期營收的比例分別為42.89%、41.44%和42.31%,其中,同期廣告宣傳費用分別為1675.96萬元、1906.46萬元和3443.29萬元。
2021年,廣告宣傳費增加1536.84萬元,瑋言服飾解釋稱是為了加強市場推廣,邀請劉詩詩擔任EIN品牌代言人所致。其在招股書中表示:“營銷推廣方面,公司2021年加大了營銷力度,積極調整品牌的營銷推廣策略,邀請劉詩詩擔任EIN品牌代言人,通過明星代言、時尚雜志推廣、達人直播帶貨等方式,結合微信、微博、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媒體,加強品牌文化、品牌形象宣傳。”
值得關注的是,招股書披露的同行業可比公司同期的銷售費用率均值分別為36.62%、38.86%和40.32%,顯然,瑋言服飾的銷售費用率高于同行業公司均值。
雖然廣告宣傳費等銷售費用節節攀升,但瑋言服飾仍面臨著存貨積壓明顯的問題。招股書數據顯示,2019-2021年,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1.39億元、1.33億元和1.29億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8.11%、21.44%和28.41%。其中,產成品占八成以上。
而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持續擴張,未來存貨規模可能保持增長,如果出現市場環境發生變化、行業競爭加劇等原因,導致存貨不能及時變現,將使得公司面臨存貨跌價的風險,同時影響公司的資金周轉和現金流。招股書顯示,在上述時間內,瑋言服飾已分別計提了7015.46萬元、7715.92萬元和6462.49萬元的跌價準備,占當期末庫存商品余額的比例分別為32.51%、35.08%和32.59%,不可避免地對公司當期利潤產生一定影響。
募資被指缺乏合理性
同大多數服裝店一樣,瑋言服飾也是一家典型的“夫妻店”。
根據招股書披露,瑋言服飾的實際控制人為葉琳、馬忠紅夫婦,兩人合計控制公司90%的表決權。其中,葉琳直接持有瑋言服飾53.49%的股份,馬忠紅直接持有瑋言服飾31.41%的股份。同時,馬忠紅還作為員工持股平臺言利投資的執行事務合伙人間接控制瑋言服飾5.09%的表決權。由此看來,夫妻兩人持股比例超過90%,家族企業色彩濃厚。
有業內人士認為,實控人持股比例過高,往往與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董事會恐成“一言堂”的擔憂聯系在一起,成為部分公司上市的攔路虎。
目前來看,瑋言服飾雖未出現上述擔憂,但其在IPO前夕大筆分紅的做法遭到市場質疑。
招股書顯示,2019年2月,瑋言服飾進行現金分紅2500萬元,2020年11月,瑋言服飾再次大手筆現金分紅2.5億元,兩次累計分紅金額達到2.75億元。而2019年和2020年,瑋言服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68億元、4.79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116.77萬元、8294.39萬元。也就是說,合計分紅金額已遠超這兩年的凈利潤。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瑋言服飾股權高度集中,這就意味著2.75億元的現金分紅大部分都落入了實控人葉琳、馬忠紅夫婦的囊中。
而在大手筆分紅之后,瑋言服飾卻募資“補血”。招股書顯示,瑋言服飾此次IPO擬募資4.02億元,卻將其中1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業內人士指出,瑋言服飾這種前手大舉分紅,后手就上市募資補充流動資金的“圈錢”行為,讓人懷疑其募投項目的合理性。而在公司尚處于擴張期需要大量資金的背景下,實控人卻在上市前夕忙著分紅,如此管理方式之下,公司未來發展難免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