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2022年12月26日 第07版)
國家新鄉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力打造全球最大的綠色纖維創新基地。
先進的生產線。
全球最大的萊賽爾纖維生產基地之一。
在連續紡長絲技術突破、差異化產品開發、廢舊紡織品回收技術研發等領域均走在行業前列。
特種防護面料和普通印染服裝面料達6000萬米,是國內大型特種服裝面料生產基地……
全國紡織名城——新鄉,在開發區建設的大潮中如何凸顯新作為,在全省產業鏈打造、競爭中如何保持新優勢?

國家新鄉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力度建設新鄉綠色纖維專業園,以“綠纖”為媒,鏈動全產業鏈綠色發展。
砥礪奮進 打造綠色高端紡織產業基地

新鄉——全國著名的化纖生產基地,如何在綠色紡織產業上引領潮流,近年來,新鄉經開區規劃建設了總面積10.47平方公里的綠色纖維專業園區,推動了紡紗、面料、染整、服裝等下游關聯企業集群集聚,初步形成了“供研產銷”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2021年3月,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新鄉市確立了以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發展理念,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三品”戰略為重點,抓住雙循環發展機遇,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優化產業結構,推進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增強發展動能,打造紡織服裝工業強市。
新鄉經濟技術開發區高規格規劃了綠色纖維專業園區,確定將發展綠色纖維、高水平印染、特色紡織、服裝及專業市場等要素,其中綠纖、氨綸、特色紡紗、織造、染色及終端應用領域重點發展,維綸、純粘紡、冷轉移印花等產業適當發展,以期形成產業鏈條相對完整的、以萊賽爾纖維為主線的特色園區。
現代化綠色纖維園區建設成效顯著
綠色纖維專業園自成立以來,堅持“專業園區一龍頭企業一重大項目一產業鏈”的思路,按照“一中心三園區”布局,即生產性服務中心,“綠色纖維”產業區、“白鷺化纖”產業區和服裝產業區,初步形成了“人造纖維一紡紗一織造一印染一服裝”全產業鏈配套的局面。
綠色纖維專業園作為新鄉市規劃建設十大先進制造業專業園區之一,規劃面積約10.47平方公里,總投資約229億元。截至目前,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0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44.3億元,實施各類項目23個,完成投資75.69億元。
按照“專業園區—龍頭企業—重大項目—產業鏈”的發展思路,先后吸引了新鄉化纖、中紡綠纖、香港飛勝、新鄉護神特種織物等30余家紡織服裝企業,以及中紡院中原分院、白鷺新材料研究院、新鄉天鎧特種防護服研究院等10余家研發平臺入駐,初步形成了“人造纖維—紡紗—織造—印染—服裝等終端紡織品”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在產能上,實現化學纖維產能34萬噸,其中粘膠長絲10萬噸(世界第一)、綠色纖維9萬噸(全國第一)、氨綸15萬噸(全國第二);紡紗約10萬錠、機織印染約1.4億米、服裝約1090萬件。
增長迅速 營收有亮點
今年以來,新鄉經開區緊盯“結構層次高、創新競爭力強、比較優勢明顯”發展目標,繼續充分發揮新鄉化纖和中紡綠纖品牌優勢,綠印潮流小鎮和河南服裝出口基地等開放平臺優勢,進一步完善配套生產體系,不斷提升園區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
截至目前,綠色纖維專業園入駐企業23家(其中規上企業8家)。2019年至2022年11月底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96.65億元、110億元、134億元、150億元,同比增速都在20%以上。
項目建設快馬加鞭,目前,園區正在加快河南服裝出口基地列入市級孵化器平臺的申報工作,進一步完善企業入駐孵化器的相關措施,提高企業實施孵化項目的技術能力、后續開發及生產能力,截至目前,河南服裝出口基地20棟廠房主體已完成,A1、B1、B3已達到入駐標準;3棟宿舍樓F1、F3正在施工中,F2已達到入駐標準;產品展示樓二次結構已完成;園區水電已正式使用。
短短幾年,綠色纖維專業園取得喜人成效,經濟體量在經開區占主導地位,成為新鄉市經開區的產業園區名片。2021年新鄉市經開區營業收入約為171億元,園區主營業務收入134.05億元,同比增長21%,在經開區占比達到63%;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稅收6.4億元,增速155%。連續三年穩居全市先進制造專業園目標考核前列。
2022年1—10月份綠色纖維專業園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7億元,同比增長21.3%。實施項目8個,總投資48億元,已完成投資21億元。目前,園區完工項目2個,總投資10.52億元;在建項目11個,其中續建項目6個,總投資48.7億元;新開工項目5個,總投資16.68億元。
創新發展模式 做全國聞名的專業園區
今年以來,新鄉經開區綠色纖維專業園積極推行“產業園區+創新孵化器+產業基金+產業聯盟”發展模式,做精做實做專“鏈長制”,未來五年,聚焦戰略先導產業,以紡織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瞄準高端綠纖及產業延伸的諸多產業,進一步發展特色智能紡紗與織造產業,高水平、高標準引進印染、服裝面料等項目,吸引和推動優勢企業和資源向園區集中,提升園區紡織產業的整體競爭實力,力爭在2023年先進制造業專業園區考核中保二爭一,確保“十四五”末園區實現銷售收入突破200億元。
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將圍繞以下三點來強力推進工作。
一是加強政府產業基金頂層設計。區管委會優化各類產業基金的功能和作用,突出重點投資領域,強化錯位互補,進一步做大做強優勢產業,推動產業集聚地轉型升級。二是多措并舉發展壯大基金規模。充分發揮經開投資集團公司產業基金資源,不斷壯大基金規模。積極開展與大型金融集團的戰略性合作,將投資政府產業基金作為合作內容,擴大合作空間,吸引大型金融資本。三是探索市場化改革措施。借鑒先進地區做法,探索基金市場化運營改革措施,提升國有資本參與創投的市場競爭力。
文章來源: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