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鞋服企業市場規模逐年擴大,主要市場被國際大牌占據,但是隨著近年來國產品牌的崛起,一眾優秀的國產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獲得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其中表現最為出眾的便是安踏和李寧。
李寧成立于1990年,其創始人李寧締造了世界體操史上的神話,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點燃圣火的一幕更成為一代人的永恒記憶,李寧公司也因其獨特背景成為國內最具品牌鮮明度的運動服飾企業,并且于2004年6月在中國香港成功上市。安踏則成立于1991年,于2007年7月在港交所上市,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現已成為國內最大的綜合體育用品品牌公司。
兩家企業各有特色,并且占據了國產鞋服市場的頭兩把交椅,那究竟誰才是國產運動品牌之王呢?
受益于消費者健康意識提升,運動愛好人群不斷擴大,帶動中國運動鞋服行業快速發展,近年來中國運動鞋服行業零售額增速高于服裝行業整體零售額增速。根據歐睿國際,2021年中國運動鞋服零售規模達3718億,同比增長19.1%,增速始終高于中國整體服飾市場增速;預計2022年將繼續保持雙位數增長,零售規模將達4251億元。在滲透率方面,2015-2021年,中國運動鞋服市場滲透率持續增長,由9.7%增長至16.2%,未來中國運動鞋服行業仍有較大成長空間。
從行業集中度來看,2021年CR5上升至58.1%,其中Top2國際品牌占33.7%,Top3國產品牌占21.9%。2017-2021年間,國產品牌經歷了因庫存危機市占率下滑后重新回升的過程。2017-2021年中國運動鞋服市場各品牌市場份額
從國內外品牌市占率來看,根據歐睿國際,從中國市場運動品牌Top20看,海外品牌近年份額萎縮,國內品牌市占率呈穩步上升趨勢,2018-2021年國牌份額由31.8%增長至35.8%。
李寧公司是由"體操王子"李寧先生在1990年創立的體育用品公司,目前是中國領先的運動品牌公司。公司貫徹“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的經營策略:品牌方面,公司以李寧品牌為核心,旗下系列和子品牌包括李寧大貨系列、童裝(李寧Young)、中國李寧和“LI-NING1990”;品類方面,公司旗下有五大核心品類,包括運動時尚、籃球、跑步、綜訓和羽毛球等,主要主要產品包含運動鞋服和配件;渠道方面,公司擁有7137家門店以及主流線上銷售渠道,廣泛覆蓋中國多層級市場。從公司營業收入情況來看,2017-2021年營業收入呈現上漲趨勢,由88.74億元增長至225.72億元,根據公司22年中期報告,2022年上半年營收124.09億元。公司鞋類收入逐年增長,鞋類收入在總收入中占比逐年提升。2021年實現鞋類收入95.06億元,同比增長49.98%;2022H1實現鞋類收入67.59億元,同比增長47.12%。2021年李寧鞋類收入占總收入42.11%,2022H1鞋類收入占總收入比達54.47%,2021H1鞋類收入占總收入為45.06%,份額提升顯著。在凈利潤方面,根據公司公告,2018-2021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增長速度較快,從7.15億元增長至40.11億元,2022H1凈利潤為21.89億元。
在凈利率和毛利率方面,2017-2021年公司凈利率呈現上漲趨勢,2021年凈利率為17.69%;毛利率變化較穩定,2021年公司毛利率為53.03%。2022H1凈利率和毛利率分別為17.5%、49.97%。

在存貨周轉天數方面,李寧在渠道管理和庫存管理方面消費持續優化,2017至2022年營運能力加速效果明顯,存貨周轉天數呈現減少趨勢。2022H1李寧存貨周轉天數為55天。
安踏品牌創始于1991年,2007年上市,是全球領先的體育用品公司。多年來,安踏體育主要從事設計、開發、制造和行銷安踏體育用品,類型包括運動鞋、服裝及配件。透過多元化的品牌組合,包括安踏、FILA、DESCENTE及KOLONSPORT、Sprandi、Kingkow、DESCENTE、Salomon、始祖鳥等。經過二十余年的渠道鋪設和運營,公司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均十分成熟,線下渠道主要為購物中心、街邊店和奧特萊斯等。按產品品類分,安踏體育主營業務收入結構分為鞋類、服飾、配飾,2022H1業務結構占比分別為42.8%、54.1%、3.1%。

在營業收入方面,安踏集團打破國際運動雙巨頭“鐵幕”,營收體量首次超越NIKE(中國)及ADIDAS(中國)。2022H1安踏集團實現營收近260億元,同比增長13.8%。

在凈利潤方面,2017-2021年,公司凈利潤整體呈上漲態勢,2020年受疫情影響,凈利潤有所減少,2021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為77.2億元,2022H1為35.88億元。

凈利率方面,2017年以來,公司凈利率呈現下降趨勢,2022H1凈利率為13.8%;毛利率方面,2017-2022年公司毛利率有所上漲,2022H1毛利率為62%。
安踏實行“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戰略,進行多品牌發展,旗下擁有安踏ANTA(中國)、斐樂FILA(意大利)、迪桑特DESCENTE(日本)、可隆KOLON(韓國)等多個中國及國際知名的運動品牌。2019年3月,由安踏體育、方源資本、Anamered Investments及騰訊組成的投資者財團完成收購亞瑪芬體育公司,亞瑪芬體育旗下的國際知名品牌也加入了安踏集團的多品牌陣營,包括薩洛蒙Salomon(法國)、阿托米克Atomic(奧地利)、頌拓Suunto(芬蘭)等。這些品牌在戶外運動、滑雪、球類及運動器械等各自的運動細分領域位居全球前列,在歐洲、美國和亞太等世界主要市場均有布局。
李寧近年來不斷推出新科技,與球星合作聯名款,自主設計參加各類展秀,走上潮牌之路,其中以“中國李寧”等一系列品牌重塑人們對李寧的印象,獲得巨大成功。在百度搜索上,李寧一直保持著高搜索率,相較于安踏,消費者們更多的關注李寧的動向。
運動鞋服在服裝行業的各子行業中近5年的增速均排在第一,成長性突出。同時,近5年運動鞋服消費在整體服裝行業中的滲透率也在日益提升。2019年國內戶外運動鞋服規模在311億元,5年復合增速12%,2022年戶外露營經濟崛起,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模預計同比增長50%以上,迪桑特、可隆、始祖鳥、牧高笛等頭部戶外裝備品牌呈現高景氣成長。在近兩年國潮涌起的背景下,中國運動品牌公司的增長勢頭與多年前相比更加強勁,而早期表現突出的國際品牌出現較為明顯的放緩。當下的國潮趨勢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前期國產品牌在低線城市大幅擴張不同,當下國產品牌的加速增長呈現量價齊升的趨勢,獲得的增量空間一部分來源于更高消費力的中國消費者的認同,本土品牌與國際品牌的差距在顯著收窄,國產運動品牌迎來了歷史性的黃金發展期。
來源:童裝觀察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