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隨著國家防疫防控政策的進一步優化,生產、消費、投資都有了新的氣象。重拾信心,再戰新征程,紡織人也開始奮力備戰2023。
海內外觀眾翹首以盼









“每次紡機聯合展我們公司都會派專人來看展,目的就是為了了解紡機設備新技術情況,以確保公司的設備改造升級能夠跟上最新的趨勢,畢竟,現在國內外的競爭壓力都很大,企業不把握住自己的優勢很難有發展。”
——紡機聯合展專業觀眾
"現在碳纖維的需求量很大,未來的市場潛力也會不錯。我們目前已經開始對接一些設備廠,因為投資比較大,我們還希望能有更多資源橫向比較一下。紡機聯合展是個不錯的平臺,國內外優質企業都在,會很大程度上降低我們對比同類設備的時間成本。希望今年借助這個展會實現我們的目標,在今年把這個項目開起來。"
——紡機聯合展專業觀眾
“我們公司在用的粗紗機和清鋼聯都是進口設備,車間整體的連續化和自動化水平特別需要提升起來。目前用工成本高,且工人很難招,所以,我們希望盡快實現更高自動化、更高效的生產。很期待新一屆紡機聯合展,我們會抓住機會,把設備的升級問題更好地解決掉。"
——紡機聯合展專業觀眾



目前,離參展報名工作截止還有不到兩個月時間,組委會也同步開啟了觀眾組織工作。海量國際國內專業觀眾資源庫,高效的傳播營銷手段,精準的商貿邀約計劃,密集的宣傳喚醒頻次,以及隨時赴海外進行路演的熱情一觸即發,只待年后高頻密集展開,為供需商貿交流提供更多助力。
全球紡織產業在疫情期間未停止前行,特別是在亞洲地區,作為承接世界訂單的重要區域,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越南、土耳其等國家在內,紡織產業升級、裝備升級的步伐扎實有力,不遺余力地打造著自身的紡織產業優勢。2022年前三季度中國紡織機械出口額41.59億美元,同比增長18.56%,其中,出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的總金額同比增長25.81%,占同期出口總額的75.73%。此外,在“雙循環”發展格局之下,國內外紡織企業、紡機企業的合作和交流將進行更多新的探索。《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也將為區域貿易、投資帶來更多機會。
總體來看,國內紡織行業的持續升級、海外產業不斷恢復都將持續提升設備需求,隨著全球產業鏈的進一步重構,全球紡機貿易將重拾升勢。




國際市場步履不停,國內紡機也在克難前行。疫情三年中,國內紡機行業通過中國紡聯科技成果鑒定的項目有80多個,其中,達到國際先進或者國際領先水平的項目占鑒定項目總量的比重超過了91%。比如,服務于新型纖維領域的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千噸級干噴濕紡高強/中模碳纖維產業化關鍵技術及應用”;在助力行業智造升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筒子紗數字化自動染色成套技術與裝備”;以及為行業高效、柔性、高質生產提供支持的“化纖卷裝外觀在線智能檢測系統”等。




期待與新老參展企業再次相聚上海!
文章來源:紡織服裝周刊